2024年4月1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支援部隊,在北京八一大樓正式建立,而這也是我軍第一次成立的專門信息化部隊。
有人說,我軍的信息化部隊已經超越了美軍,已經處于全球領先地位,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千萬不要吹過頭了!
那么,在號稱“軍事強國”的美軍眼里,中國軍隊的信息化和信息戰水平,究竟和美軍還有多大差距呢?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祖國的武裝力量構成:包括四大軍種(陸海空和火箭軍)和四大兵種(軍事航天部隊、信息支援部隊、網絡空間部隊和聯勤保障部隊),以及武警等力量構成。
其中,這支新成立編組的信息支援部隊,便擔負著整個軍隊的網絡信息安全等任務,這就讓我想起了最早建立的“網絡藍軍”,主要任務便是提高全軍的網絡安全防護水平。
同時,信息支援部隊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可以把所有的軟硬件串聯起來使用,進而用來統籌整個戰略打擊網絡的搭建和運用。
其實,之所以要建立這支部隊,一方面是為了實現軍隊轉向高技術發展,另一方面便是俄烏戰爭給了我們極大的戰爭啟發,信息戰是未來戰爭的核心,作戰方式將得到顛覆式改變。
比如無人機集群作戰,以及無人作戰單位控制等,便是新戰爭環境下的全新戰爭模式。其實,就好比當年海灣戰爭,美軍的現代化戰術,讓我軍開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假如中美爆發戰爭,可不會像俄烏戰爭那樣,滿天的農用無人機,導彈時不時飛來,還有成堆報廢的坦克、裝甲車,這種戰術還停留在二戰階段,在現代化的戰爭環境下早就落后了。
信息戰,才是未來軍事作戰的主流。在前段時間的中俄演習中,我軍動用一個重裝合成營,直接消滅對方一個團,耗時40分鐘。
如此來說,就是開戰即決戰,一戰定乾坤,而戰斗的勝利便依賴于,信息戰帶來的全方位態勢感知能力!
同時,在信息化戰爭里,各種黑科技層出不窮,比如一個電磁脈沖導彈,就可以讓一個區域內的電子設備全部癱瘓趴窩。
這就好比美國電影《終結者》中的天網,但凡你在山里抬頭看一下天,下一刻,一顆導彈就已經在截擊你的路上了。
同時,在現今全球電子信息化的發展下,一旦電子設備癱瘓,不僅會造成通訊中斷,而且損失也是無法估量。
所以說,信息戰也是現代戰爭環境下的“原子彈”!在信息戰下的我軍無人機,可別單純以為就是四旋翼飛行器,那只能算是玩具,根本無法實現軍用偵查、轟炸,抗干擾能力很弱。
在現實中的軍用無人機,具備察打一體能力,就比如四川生產的雙尾蝎無人機,具備全球首創的雙發大型高端無人機系統,從最初的民用已經轉為軍用版本了。
這種無人機的應用,依托我軍信息化技術,能在新的戰斗環境下,實現戰斗效率和成功的成倍提升,而且最大程度減少我軍傷亡。
沒錯,這就是目前我軍信息化部隊的真實現狀,而相對于組建時期更早的美軍,他們在網絡攻防和信息支援能力方面,依舊還是優于我軍,中美的信息戰差距還是有近10年的技術差距。
就比如美軍的第67網絡聯隊,其前身便是1993年在拉克蘭德空軍基地成立的第67信息戰聯隊,而后在2006年7月改組為第67網絡聯隊。
目前,這支網絡聯隊,已經成為美軍唯一的專業網絡戰部隊(下轄5個情報大隊,信息作戰室35個情報中隊以及分隊,合計近萬人)。
當然,除開美軍,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的信息化部隊能力,能夠強過中國軍隊。在美軍眼里,中國軍隊信息化發展水平很快,是他們必須要面對的強硬對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