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合資品牌來說,國產新能源汽車的崛起搶走了大量的潛在客戶,而隨著留給燃油車的市場空間越來越小,合資車企的競爭也變得愈發激烈,優勝劣汰的腳步在這一刻也在變得快了不少。當然,對于大眾、豐田這樣的一線合資品牌來說,即便是銷量出現了一定的下滑,因為“底子厚”的原因,暫時還無法傷及到根本,不過呢,像一些二三線合資品牌的日子就不好過了,比如同為韓系品牌的現代和起亞,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8月份這兩大品牌的具體銷量情況。
現代
現代家族的銷量擔當依然是伊蘭特,這款緊湊級家用轎車在8月份“僅僅”只賣出了4188輛,環比下滑了10%,而上一次它的月銷量低于4200輛還是在2022年的5月份,距今足足過去了27個月,不止如此,從5月份開始,伊蘭特的銷量便一路走低,如今已經是連續3個月銷量下滑。
途勝以2037輛的表現緊隨伊蘭特之后,銷量環比8月份也出現了小幅度的下滑。對于途勝來說,它本身的產品力并沒有什么問題,8AT變速箱的質量也足夠穩定,奈何競品車型降起價來眼都不眨一下,像豐田RAV4榮放的入門版車型售價已經來到了12萬多,留給途勝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
現代家族另一款月銷量超過1000輛的車型是ix35,這臺緊湊型SUV憑借著不到10萬元的起售價格,在8月份賣出了1543輛,環比小幅增長了6%。銷量超過500輛的還有索納塔和庫斯途,兩臺車的月銷量分別是943輛和653輛,其中新款索納塔上市后月銷量一度沖到1802輛,不過隨后便是一路走低,如今已經連續兩個月銷量未能超過1000輛。
菲斯塔與勝達排在了榜尾,對應的月銷量分別是378輛和132輛。全新一代勝達剛剛在成都車展上迎來了上市,方正的造型以及不錯的顏值讓它受到了不少的關注,或許能夠成為現代家族新的銷量增長點。
起亞
相比于北京現代三款車型銷量超過了1000輛,起亞這邊的表現就暗淡了不少,僅有賽圖斯一款車型銷量破千,達到了1996輛。和ix35的處境類似,賽圖斯不僅要面臨國產SUV的競爭,像鋒蘭達、逍客等合資SUV售價的下移也對其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起亞K3環比7月份增長了40%,看著數據似乎挺令人振奮,不過呢,這臺緊湊級家轎8月份只賣出了988輛,如今的緊湊型轎車市場,已經很少能聽到起亞K3的名字,那啥,軒逸、卡羅拉都已經被國產新能源汽車打到沒脾氣,又何況起亞K3呢?
獅鉑拓界、奕跑、EV5、智跑、K5、嘉華、煥馳以及索奈分列第3至10名,對應的銷量分別是949輛、520輛、436輛、262輛、211輛、153輛、27輛以及14輛。對于消費者來說,以上除了智跑、嘉華等車型還能叫得上名字外,其余車型的存在感幾乎聊勝于無,銷量不佳自然也是預料之中的事了。
寫在最后:把時間拉回到8年前,把韓系車和“冷門”一詞相掛鉤似乎會被很多人嘲笑,畢竟當時僅北京現代一家車企的年銷量就超過了百萬輛,然而在今年上半年,現代的總銷量只剩下10萬輛,并且在7/8月份進一步走低。誠實的說,韓系車的產品力一直在增強,中高端車型都用上了8AT變速箱,1.5T和2.0T發動機也足夠先進,但是國產車的崛以及一線合資品牌的售價下移讓韓系車的生存空間變得越來越小,總而言之就一句話:不是韓系車不夠好,而是消費者們的要求有點兒高!那么,你眼中的韓系車是什么樣子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