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了都市繁忙的喧囂,才知道旋律悠悠的美好。體驗過深圳匆匆的節奏,才能體會龍華悠然的文化生活。
深圳的文化,是從“兩城一都”的建設開始的。
一個“圖書館之城”,讓深圳遍地布滿了大大小小的圖書館,讀書氛圍全國領先;一個“設計之都”,讓深圳的設計語言走向世界,深圳的設計美學也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深圳的文化,是從“兩城一都”的建設開始的
還有“一城”,便是“鋼琴之城”。露天擺放的公益鋼琴,等著每雙與音符共舞的手,當旋律響起,彈響它的是郎朗,還是農民工老易,或許都不重要。
如今,一段段旋律在龍華響起,讓龍華成為了“鋼琴之城”里的“愛樂之都”。
國際鋼琴博物館藝術周
8月10日,第二屆國際鋼琴博物館藝術周在龍華大浪時尚小鎮啟幕,為深圳增添了一抹古典色彩和國際風情。
這是一場國際文化的藝術交流,開幕式邀請了英國著名鋼琴家羅賓·斯巴達、以色列小提琴家尤美德和俄羅斯大提琴家康雅談三位藝術家,攜手演繹了前蘇聯作曲家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二鋼琴三重奏》。
第二屆國際鋼琴博物館藝術周正式啟幕
指尖的跳躍引領琴弦的振動,三種樂器的音色交織,編制出動人心弦的樂章,喚醒在場來賓內心深處強烈的情感共鳴……
8月至9月,無需遠赴歐洲音樂之都維也納,在龍華國際鋼琴博物館(籌),就能聽見那些流傳的經典曲目,欣賞大師同款鋼琴的百年重現。
大師同款鋼琴的百年重現
走進國際鋼琴博物館籌辦中心,歐洲古典韻味躍然眼前,交響曲之父海頓、古鋼琴之父克萊門蒂、音樂神童莫扎特、樂圣貝多芬、鋼琴詩人肖邦、鋼琴之王李斯特等音樂家生前使用過的鋼琴或同時期鋼琴,以及40多幅音樂家油畫陳列于此。
展廳精心規劃分區,引領觀眾親歷每位音樂大師的輝煌成就及其與鋼琴不解之緣,輕掃音樂家簡介旁的二維碼,即可即時沉浸在他們的經典旋律之中。
歐洲古典韻味躍然眼前
本次展覽從深圳國際鋼琴博物館(籌)負責人、古鋼琴收藏家許經燕收藏的600余臺歷史古董鋼琴中,精選70臺于十八世紀至十九世紀制作的各類代表性鋼琴展出。
這些鋼琴的展出,不僅讓鋼琴藝術愛好者有機會近距離接觸這些珍貴的樂器,更能夠了解鋼琴背后的歷史故事。這種珍貴與稀缺,也吸引了來自廣州、惠州、香港等周邊城市的鋼琴藝術愛好者前來參觀。
許經燕(右)向嘉賓介紹鋼琴背后的故事
浪漫主義時期代表肖邦、古典主義時期代表貝多芬等音樂大師的經典曲目交替演奏……婉轉起伏的旋律響徹深圳國際鋼琴博物館(籌)。
未來,這將是全國最大規模的鋼琴博物館,將展示許經燕先生收藏的400多臺歷史古董鋼琴和3000件相關物品,助力龍華、深圳擦亮國際鋼琴之城的新名片。
未來,這將是全國最大規模的鋼琴博物館
隨著琴曲悠揚,第二屆國際鋼琴博物館藝術周也迎來了尾聲。9月13日晚19:30,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藝術周壓軸活動「琴韻心聲不忘初心雙鋼琴音樂會」將同步上演,屆時將有十多位灣區青年鋼琴家同臺演奏。
龍華文化正生長
指尖輕舞黑白鍵,經典音符躍心間。
《海上鋼琴師》里說:“我們的生活就像一首交響樂,只有通過和諧的相處,才能演奏出最美的樂章”。
龍華文化正在生長
體驗過深圳匆匆的節奏,才能體會龍華悠悠的文化生活。
作為深圳版圖的中脊所在,龍華也悄悄地站上深圳文化的“C位”。
比如前段時間,龍華「鹽田千春·顫動的靈魂」系列巡展,在華南首展的盛況,洗刷了每個深圳人的朋友圈。
「鹽田千春·顫動的靈魂」
紅與黑的絲線交織成網,鋪展于整個展覽空間,網住了每個觀者的心靈,也兜住了深圳人的文藝生活。
而此次展覽的舉辦地,正是龍華全新的城市地標——深圳美術館(新館)。不僅是深圳新時代的文化坐標,更是建筑美學與自然景觀的完美融合。
深圳美術館新館與深圳圖書館北館共同構成的“龍華兩館”,未來將作為國際藝術的窗口,承載中國藝術與國際藝術的交流,也承載著深圳人的文化記憶。
深圳美術館(新館)
去年,西甲俱樂部主題展中國區首站在龍華盛大開幕。作為中國首家西甲俱樂部主題展,龍華為廣大球迷帶來一次足球文化盛宴。
球星墻、球員通道、20+俱樂部站陣……百年西甲,傳奇巨星,都在西甲的歷史長河中滾滾流淌,也讓龍華的文化生長綠意盎然。
西甲俱樂部主題展中國區首站現場
龍華的國際范也日益顯現,深圳·米蘭雙城時尚周,這場夢幻大秀正是在深圳龍華大浪時尚小鎮開幕。龍華的大浪龍華區花之卉創意產業園,便是15場時裝秀的上演之地。
一眾國際知名時裝品牌,都將攜自家時裝精品,輪番亮相??倢а萃跫t民稱:“相當于把米蘭秀場搬到龍華來了!”
深圳·米蘭雙城時尚周
一場場重磅活動紛紛選擇在龍華落地,深圳在地文化與國際潮流在此交匯融合,成就了每個深圳人的文化生活,也成就了龍華作為文化中心的“C位”。
文化生態的“C位”
深圳文化的蓬勃發展,離不開的是龍華文化生態的良好生長。
生態不是一束花,不是片樹林,而是一整個生態體系。而良好的文化土壤,必將結出豐碩的文化果實。
2024“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現場
近期,2024“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在成都舉行。龍華區以打造高質量文化強區,作為全省唯一受邀單位,成功入選2024絲路文化建設案例。深圳是“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而龍華正是深圳版圖的幾何中心,文化C位的地位不言而喻。
過去幾年,龍華區積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持續擴大全球“朋友圈”。在龍華,各種重大文化設施陸續落地,這是“以文潤城”的堅持;文化與產業共融,這是“以文興業”的活力;文化與人文共舞,演出展覽沙龍賽事不斷,這是“以文化人”的特色。
龍華有代表深圳古早歷史文化的根基
龍華有代表深圳古早歷史文化的根基,觀瀾古墟、碉樓公園等歷史建筑,在深圳飛快的發展進程中,是這座城市珍貴的“時光切片”
龍華有深圳時尚的先鋒所在。在大浪時尚小鎮,特立獨行、不拘一格、引領潮流的瑪絲菲爾大廈,和它的時裝產品設計風格一脈相承,這種創新創造的文化力影響了整個城市的文化氣息。
龍華有深圳時尚的先鋒所在
龍華有成熟的商業文化。如果說壹方天地是深圳人的“快樂老家”,那么紅山6979則是深圳年輕人眼里的“夢幻樂園”。這里有趣、有文化、有得玩,這里也是北上港人簇擁的目的地。
龍華有成熟的商業文化
龍華打造了深圳城市文化的基底。除了上面龍華新兩館中的美術館,還有深圳圖書館(北館),圖書館是深圳的排面,也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傳承,不僅為深圳人提供了藝術欣賞和全民閱讀的文化陣地。
龍華打造了深圳城市文化的基底
有圖書館,有城市書房,更有小書店。“轉角遇到書,書房在身邊”,龍華至今已打造105家城市書房,書香彌漫,賦予這座城區更深厚的文化底蘊。 龍華還有無數個體的、個性的、各類主題分布在街頭深巷的小書店,正成為年輕人周末的新去處。他們以民間的視角,提供了一個精神文化的棲息地,也孕育和滋養了龍華的文化生態。
有圖書館,更有小書店
還有中國版畫博物館、深圳首家生態文明實踐主題展館、深圳望野博物館……不論是古典的藝術文化,還是前衛的設計風格,你都能在龍華真正體會到藝術走進生活的美好。
龍華正悄然占據深圳文化的“C位”
作為深圳版圖的C位,龍華也在力爭文化C位。從傳統到現代、從政府到民間、從在地到國際,共同筑造了一個多彩龍華的文化生活,龍華正悄悄站上深圳文化的“C位”……
文|深圳客編輯部
圖片來自網絡
說說你在龍華的文化生活?
留言區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