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好消息你知道嗎?中國在芯片半導體領域再次完成技術突破,該項技術在半導體晶圓制造的應用僅次于光刻,打破歐美日曠日持久的技術壟斷,牽頭該項目的是一家央企,真抓實干,不計成本,苦心鉆研,終成正果。
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快給童子點個贊,咱們繼續往下看。
1.發生了什么
國家電投9月10日消息稱,國家電投(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公司核力創芯,完成首批氫離子注入性能優化芯片產品客戶交付。國家電投表示:“這標志著我國已全面掌握功率半導體高能氫離子注入核心技術和工藝,補全了我國半導體產業鏈中缺失的重要一環,為半導體離子注入設備和工藝的全面國產替代奠定了基礎”。
氫離子注入這項技術是半導體晶圓制造中僅次于光刻的重要環節,在集成電路、功率半導體、第三代半導體等多種類型半導體產品制造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該領域核心技術及裝備工藝的缺失嚴重制約了我國半導體產業的高端化發展,特別是 600V 以上高壓功率芯片長期依賴進口。核力創芯的技術突破,解決了壟斷和卡脖子的問題,意義非常重大。
這項新技術的全稱是“功率半導體高能氫離子注入”,大家不用害怕,聽著懵,實際是兩個詞“功率半導體 + 高能氫離子注入”的組合,分別了解下就很簡單了。咱們先來搞清楚什么是功率半導體。
2.什么是功率半導體
高性能功率半導體是指那些在特定應用環境中能夠提供卓越性能的半導體器件。這些器件通常被設計用于處理高電壓、大電流或者在高溫條件下工作,而且需要具備較高的轉換效率、更低的功耗、更快的開關速度以及更好的可靠性。
高性能功率半導體應用場景目前有以下7個方向,核心關鍵核心部件如果不在我們手里可控,被卡了脖子都會致命。
1)電動汽車(EV)和混合動力汽車(HEV):
在電動汽車的動力系統中,功率半導體器件是驅動電機的關鍵組件,用于控制電機的速度和方向,以及電池充電過程中的能量轉換效率。
2)可再生能源系統:
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系統需要使用逆變器來轉換產生的直流電為交流電,以便并網或直接使用。高能效的功率半導體可以提高逆變器的轉換效率,減少能量損失。
3)工業電機控制:
在工業自動化和機器人技術中,功率半導體器件用于控制大型電機的速度和扭矩,提高機械系統的響應速度和精度。
4)軌道交通:
在高速列車和其他軌道交通工具中,功率半導體器件用于牽引系統,實現高效能的能量轉換和列車運行控制。
5)智能電網:
智能電網需要高效的電力轉換和管理技術來支持分布式電源和負載的動態平衡,功率半導體器件可以實現這一點。
6)消費電子產品:
在一些需要高效電源管理的設備中,如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的充電適配器等,也會用到功率半導體器件。
7)航空航天與國防:
在航空航天和國防領域,高可靠性、小體積、輕重量的功率半導體器件是關鍵部件,用于飛行器的電力系統、通信設備等方面。
上述這些方向中,目前大部分功率半導體我們都已實現國產化,代表企業就是比亞迪,但在一些特定需求場景里還要依賴進口,一旦被卡脖子危害非常大,全部國產化確實意義重大。
那么如何實現全部國產化呢?就靠氫離子來注入。
3.氫離子注入
氫離子注入技術是一項專門用于提升功率半導體器件性能的關鍵工藝。這項技術通過將高能量的氫離子注入到半導體材料內部,來改變材料的物理和電氣特性,增強器件的耐壓能力,減少漏電流,進而優化功率半導體器件的工作性能,提高器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
4.突破的意義
半導體制造業一直是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
長期以來,我國在高端半導體材料和設備方面依賴進口,人家一旦不給就會被卡脖子。
當下,核力創芯掌握了功率半導體高能氫離子注入的核心技術和工藝,并成功建設了國內首條功率芯片質子輻照生產線。
這不僅填補了國內半導體產業鏈中的一個關鍵空白,也為我國半導體產業的自主可控奠定了堅實基礎,使得我們向芯片制造全環節國產化又邁進了一步。
功率半導體器件是電力電子系統的核心元件,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工業電機控制、軌道交通等領域;高能氫離子注入技術作為制造高性能功率半導體的關鍵工藝之一,其重要性再明白不過。
中國在這一技術上的突破意味著國內企業現在終于有能力自主生產高性能的功率半導體器件,從此可以減少對外部技術的依賴,有助于推動半導體行業全面國產化的持續發展。
這對于國家的能源戰略、智能制造以及其他高科技產業的發展都有著積極的意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