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來,寶馬在華都過得相當風光,2023年還奪得了國內豪車的銷量冠軍,把奔馳和奧迪都甩在了身后。然而,汽車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稍有一個不正確的決策,就有可能被競爭對手反超,寶馬在近兩個月就體會了一番。
隨著8月份的品牌銷量陸續出爐,大家關心的A之戰也有了新的變化。根據最新數據顯示,8月份賣得最好的一線豪車是奔馳,銷量達到了49506輛,緊隨其后的則是奧迪,銷量也達到了47900輛。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寶馬不僅是其中墊底的存在,8月份的銷量甚至連3.5萬輛都沒達到,僅賣出了34846輛新車。
BB
可以說,寶馬這個成績是相當“嚇人”的,雖然還不至于說是斷崖式下跌,但也比上個月的自己足足少了1.4萬輛。而同比來看的話,它比去年8月份更是少賣了2.2萬輛,在退出“價格戰”后,寶馬顯然已經快要頂不住了。
要知道,在7月份,為了能夠緩解經銷商的壓力,提升利潤,以寶馬為首的豪華品牌紛紛結束了“降價保份額”的策略。不過,盡管都釋放出了退出“價格戰”的消息,但是奔馳和奧迪卻沒有像寶馬那樣實誠,后者旗下的車型都有一定的漲價,其中寶馬i3(參數丨圖片)的價格回調幅度算是很大的,上漲了2-3萬元左右。
毫無疑問,在車市整體都在打“價格戰”的背景之下,寶馬貿然退出來,顯然就不是明智的選擇。可能在它看來,之前降價都沒有取得什么銷量成績,倒不如收緊策略,因為不少人對于豪車會有“買漲不買跌”的心態,有錢人也會覺得買寶馬更體面,畢竟這不是“降價貨”。可國內汽車市場本就今非昔比,而寶馬也沒想到這次玩脫了。
一方面來看,在目前的國內汽車市場,優秀的汽車產品層出不窮,新能源車更是當之無愧的“主角”。比如說從乘聯會給出的數據顯示,8月份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達到了53.9%,這也是繼7月份后,新能源車滲透率再次取得過半的成績。很顯然,燃油車的頹勢也非常明顯了,而寶馬作為燃油車時代的霸主已經顯得力不從心,畢竟僅靠“減產保價值”來維護豪車效益,不去提升產品力的話,恐怕還是很難長期與新能源車相抗衡。
另一方面來看,寶馬自身的新能源產品也沒什么競爭力,此前寶馬i3還能靠著對半折的價格來吸引消費者,畢竟這性價比確實太高了,對于寶馬這個品牌感興趣的人來講還是很香的。但當價格回漲之后,寶馬僅存的那點優勢也沒了,像是價格比它還便宜的小米SU7,不僅設計就如同豪車,同時其在性能與續航上更是遠超寶馬i3,其CLTC純電續航最高達到830km,零百加速僅需2.78s,你說寶馬比性能比不過,比續航比不過,再加上國產車在智能化與舒適性上也走在了前列,哪個大冤種還會去買漲價的寶馬呢?
無疑,站在寶馬的角度來看,作為一家知名度頗高的豪華品牌,不卷價格戰的目的其實就是保住品牌價值,同時也能夠提升一定的利潤。可從結果來看,保住品牌價值的代價就是“犧牲”了銷量,將市場“拱手相讓”,兩個月銷量的連續下滑便是最好的證明。所以,2024年還剩下4個月,不曉得寶馬還能扛得住嗎?它到底是保價值還是保銷量呢?我們也拭目以待。
“圖片來源于網絡嗎,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