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國足:一將無能累死三軍#印象里這是人民日報最直接的一次批評了,說的很準確,但是人民日報沒法代替足協,這下足協有點騎虎難下了。其實我們也選過世界頂級的主教練,也有本土的優秀教練,但是都沒用、都無法長久。所以根本問題并不是主教練,主教練只是諸多問題最終的直接體現,他們更多情況下成為了成績的“背鍋者”。
估計每個主教練下課后都是這個想法“誰愛干誰干!”
因為中國足球這么多年壓根也沒什么系統性的、一貫的戰術思想。要說場外的問題一大堆,各領域、各環節、各級別的腐敗、造假;說了多少年的青訓到底如何也沒有一個客觀的評估,一出問題就可以說青訓沒做好;所以現在的球員水平就這樣你能咋辦?完全沒有靈活性,完全沒有創造力,不敢創造機會,只是保守的完成任務。我們經常說的踢球的“血性”,并不僅僅是五五開時勇敢的沖撞,不是盲目的跑死自己,我們期待的是敢于、勇于創造機會,哪怕技術不精失敗了,沒關系還可以再來。我們不希望每次都是怕丟球、怕出錯而選擇了一個無比安全的回傳、停頓,沒有人在強大的對手面前勇于突破、展現自己——這樣的球員,換什么樣的主教練可以調教好?中國足球,換什么樣的足協領導能選好主教練?人民日報的觀點非常之正確,正確的點不僅僅適用于中國男足,還適合各行各業,適合每個小團體機構,也適合一個整體——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很多人心思都放在“老板喜歡什么樣的人”……
從社會各個行業、階層你都看出這屆年輕人的問題,也是整個社會的問題。在很多領域都出現了一種困境,就是好像怎么努力都沒辦法!我們經常會歸罪于很多原因,其中就包括抱怨現在的年輕一代,開始大面積的失去創造力、活力,沒有“恰當”的反叛能力,最擅長的就是“唯命是從”——你讓我做一我絕不會去做二,你告訴我哪個能做哪個不能做我就一直遵守這個“規矩”。安全性已經深深植入到這屆年輕人的腦海里,越來越少的人敢于挑戰權威、敢于質疑、敢于創造新事物。當他們不滿、反感時,直接簡單的消極、放棄甚至撂挑子。然而這樣的年輕一代是如何被教育出來的呢?
不用長大就明白,你們不就是要聽話的人才嗎?
要說中國足球的問題,真是說幾天幾夜也說不完,因為中國足球的問題,是中國社會各種問題的一個特別典型、集中的體現。無論是管理體制,專業精神,組織架構,長遠思路規劃,具體落地實踐,還是人才培養模式,幾乎全都有問題。但幾乎每個問題似乎都可以歸結到一個問題,就是“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無論是哪方面、哪個行業的工作,都會有一個“將”來統領“三軍”。但如果細想的話,作為個體的我們是需要一個“將”來統領,但是在一個所謂的“市場”里競爭、經營,這個市場是否也需要一個“將”來管?是否所有的事都需要“將”?就像年輕人的成長,是永遠都需要“將”、家長、老師、教練來教育、管理嗎?這可能是個更深層次的問題!
這是在說誰呢?心理有數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