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探店
#hz,485
推開這件小館的門,老板娘拿著菜單迎上來,第一句話便是:“我們米飯賣光啦!面還有的,要不吃面吧?”
我愣了一下,心想本身不是沖著面來的,就說還是點菜吧,大不了就不吃米飯了。
老板娘欣然同意。
要了一道黑魚二吃,本來還想要一道回鍋肉,被老板攔下,說肘子肉更好吃。
一個人三道菜,就算沒有米飯,吃飽肯定沒問題,甚至還算得上有點奢侈。
剛吃幾口,老板笑瞇瞇走過來,問我要不要弄一碗泡飯。
我點頭,不一會兒他就把泡飯端了上來,略帶抱歉的說:“這就是鍋底的一些鍋巴,你反正想吃就吃,不吃就放著也沒事。”
短短的對話,一個淳樸、憨厚、好客又實在的江浙男人形象就出現在我面前。
我這人啊,口味雜,好不好吃都先塞進嘴再說。
況且這鍋巴,小時候用土灶煮飯時是常有的,經常幾個小孩搶著吃,那叫一個香。
到了現在用電飯煲煮飯,鍋巴就少了,有些年歲沒吃,一時間吃到還會覺得懷念。
這家店開在秋石高架下的一個小區門口,社區店,店里是夫妻二人。
開了二十多年,燒家常菜,不講環境講味道。
還有一點就是,老板堅持不做外賣。
老板看上去五十多歲,剃一個寸頭,長得有點像《鄉村愛情》里的趙四。
但他說話一點也不結巴,相反的很流利,很熱情。店里的熟客居多,來了總能嘮上兩句。
問起不做外賣的原因,他告訴我,一個是經過運輸,菜就不如剛出鍋的好吃;第二個,成本會增加,他覺得沒必要。
看得出來,對于做餐飲,老板心里有自己的一把尺。
說回菜的味道。
剛出鍋的肘子肉冒著熱氣,配上青紅辣椒,還有茭白,視覺上就給人一種食欲大增的感覺。
做法和回鍋肉相似,肘子肉肥瘦相間,雖然少了一絲回鍋肉的焦香,但多了一份軟糯的口感和豐富的肉香。
瘦肉筋道,肥肉豐腴,調味不是那種瘋狂的咸口,而是正好的鮮香。
就算不就著米飯,我也能夠炫下一整碗。
黑魚兩吃 ,很多杭幫菜館都會做這道菜。
做法不難,講究一個食材新鮮。但要做的好吃,就考驗廚師對火候的把控。
黑魚必須是當天現殺,才不會有沖鼻的泥土味。
魚肉切片,用配料大火炒制出鍋,是為第一吃;魚骨用油微微煎一下后澆入熱水,再下豆腐,等湯煮白后關火出鍋,是為第二吃。
他家的黑魚片嫩、滑、彈,夾起來肉片不松散。魚新鮮,火候把握的精準,才能做出這樣的效果。
入口是淡淡的咸味,魚肉很嫩,一點也不腥。
噥,給你們看我拍的動圖。
魚湯也鮮,里面的魚骨肉微焦,肉不算少,還起到一個增香增鮮的作用。
湯里的豆腐很滑嫩,舀一碗湯配上豆腐送進嘴里,奶香奶香的,滿足。
要說缺點也有,那就是湯燉的時間還可以稍微延長一些,讓湯底更醇厚一點,喝起來口感更佳。
但是這樣的小店,一個人在廚房里應付鍋灶,著急出餐,也能理解。
終于得空下來,老板又拉著我聊天,大抵是因為店里好不容易來了個年輕人。
他說上次有三個客人從上海過來吃,就是因為看了網上的點評。
他不懂互聯網那些,承蒙來吃的客人口口相傳,有些把照片上傳網絡,才慢慢有了口碑。
本來店里只賣炒菜。疫情那段時間,生意不好,才加了面條和蓋澆飯,現在也就保留下來。
聊天的間隙,靠里面的座位傳來歡笑聲。 那是一桌快遞小哥,上午的工作結束,幾個人相約來這里吃一頓飯,喝一頓酒,舒緩疲憊。
老板說自己懶,也不知道這間小店還能做多久。但其實,他每天早上十點到店里,會一直待到晚上十點多才關門離開。
臨走前,他拉著我,說下次再來。
我用力點頭,這樣的小店,好吃,溫馨,性價比也高。我是真的還會再來的。
本圖文版權歸小O獨有,
歡迎留言,嚴禁盜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