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國將帥當中有很多都沒有參加長征,這期間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葉飛當時在閩東,盧勝更是遠在閩南,比如烏蘭夫,他長期戰斗在內蒙。還有陜北紅軍的很多高級干部,也不可能參加長征。
而在元帥中有一位沒有參加長征,開國大將中更是有兩位沒有參與。那么,當時他們都在干什么?
元帥當中陳毅沒有參加長征
陳毅是唯一一位沒有參加長征的元帥,倒不是他不愿意。
在第五次反“圍剿”中,陳毅在江西身負重傷,雙腿站立不起。一直關心著陳毅的毛主席囑咐周恩來,一定要給陳毅做手術,帶上他。
盡管手術做了,但考慮他的身體,也就把陳毅留在了中央蘇區,繼續領導剩余蘇區的工作。
雖然陳毅沒有參加長征,但他留下來打游擊這三年。這三年時間,陳毅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期間,他還寫下了著名的《梅嶺三章》。后來,“七七事變”爆發,全國百姓對于國共聯合抗戰一致對外的呼聲高漲,國民黨被迫停止對南方游擊隊的清剿。
開國大將中有兩位沒有參加長征,分別是粟裕和許光達
粟裕參加過南昌起義,后上了井岡山,參加歷次反“會剿”和全部五次反“圍剿”戰爭。按說他是可參加長征的。
而早在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開始后不久,中央組建了紅七軍團,粟裕擔任軍團參謀長。后來在7月份,紅七軍團組成了北上抗日先遣隊,奉命北上閩浙贛皖一帶。
在1934年11月,根據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命令,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與方志敏領導的紅十軍及地方武裝合編,成立紅軍第十軍團,粟裕擔任軍團參謀長。
隨后,因為作戰失利,部隊建立浙西南游擊區,粟裕擔任挺進師(四百余人)師長,領導隊伍在江南打游擊,直到迎來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國共合作,粟裕領導的隊伍匯入了新四軍。
許光達是黃埔軍校第五期炮兵科,他曾在國民黨軍中秘密從事兵運工作。不久身份暴露,被迫輾轉各地躲避,后去了洪湖蘇區作為黨中央代表,從事軍事斗爭。此后,他也成為了賀老總的部下,也是他倚仗的一位猛將。
1932年初,許光達在應城戰斗中身負重傷。因蘇區醫療條件差、子彈取不出來。于是,他被送往蘇聯治療,并入莫斯科國際列寧學院學習。
一直到1937年11月,許光達才在王稼祥等人安排下離蘇返國。
在1955年許光達被授予大將軍銜,而他在給主席的請求降銜的信中明確寫到,在戰士們最難的時候,自己卻在蘇聯平平安安地念書,覺得十分愧疚,希望毛主席能幫他把軍銜降一降。
只不過,上級考慮到他的貢獻并沒有同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