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昔今
編輯|齊木
9月5日深夜,國泰君安與海通證券合并的消息傳出,券商從業者們又度過了一個無眠之夜。
基層的金融民工,關心的并非兩家券商合并后1.68萬億的總資產,而是28108名員工的去留——這回又有多少人降薪,多少人裁員?
寒意從上層傳導到金融實習生的招聘市場,出現了冰火兩重天的現象。
一端是“清北復交”學歷含金量的水漲船高,普通985、211的金融專業迅速貶值。曾經是文科錄取分數制高點的金融,大多數需要考慮貼錢買一份實習機會,為簡歷鍍金。
而另一端,投行、券商研究所的招聘者們,發現校園群里發布的JD,越來越難釣來優質實習生。過去沒錢都搶著干的小黑工們,忽然硬氣地挺直腰桿,挑剔起薪資待遇。
實習留用的大餅不香了,誰都知道,在寒冬里,這是張“白嫖”廉價勞動力的空頭支票。
當金融退潮,當不了“王公子”的實習生們,不得不趕在畢業前,重新調整就業航向。趁年輕,他們或游向銀行、國央企,或涌入互聯網和制造業,尋找下一個避風港。
2018年讀金融,
就像在4000點買入A股
2018年開年,上證綜指站上3307點。券商們滿懷信心,預判A股將會在這一年迎來慢牛結構牛,并會站上4000點?!?/p>
6年過去了,打開同花順看眼上證指數,仿佛時間停滯了一樣,
2018年初,券商們普遍樂觀,海通證也預料不到2024
這一年,上市券商員工人均薪酬的TOP5排行榜里,海通證券和國泰君安分別以61.09萬和51.31萬元,位列第二和第五。這二位也是今年這場合并大戲的主角。
高薪給券商員工鍍上一層精英光環,身著西裝革履,上班開保時捷,下班打高爾夫的VIP王公子,某種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對于金融精英的刻板想象。
百萬年薪,誘惑著各省學霸涌入。被譽為中國財經類院校天花板的兩財一貿——中央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分數線遠超普通985。
當年,中央財經大學在陜西的文科投檔線為632分,計劃招收16人。戴靖以全省第200名的優異成績被錄取。
而北京的雪莉,憑借六百七十多分的成績,也進入了這所學校。
他們兩人擁有相似的背景:來自城市普通中產家庭,親友對金融的理解,還停留在銀行、會計之類的基礎工作上, 而年輕人則是望向了券商,基金,PE,VC其他財富更為聚集的工作類型。
彼時,寒門學子擇校路上,還沒有張雪峰指路。填報志愿,就像在參加超市年末積分兌換活動。聽取師長意見,精打細算,爭取讓每一分都物有所值。“能賺大錢”的金融自然成了首選。
“讀商科的話也不用為工作發愁?!笨吹綄W校當年97.58%的就業率,戴靖感覺未來安穩落袋。而雪莉則默默盤算:“枯燥的理科,并不符合自己的個性發展。在文科專業里,最有錢景、分數線也最高的就是金融?!?/p>
學長學姐CBD逆天改命、跨越階層的傳奇,也在學弟學妹們之中流傳。
雪莉回憶,自己熟悉的一位學長,在三所頭部券商里都有過長期穩定實習經歷,畢業后順利留在投行部?!?021年之前,當時一個IPO項目,他們七人小組的獎金池就有幾百萬。”
國貿和陸家嘴都是寸土寸金的金融行業聚集地
然而入學之后,金融行業的走勢誰也沒有料想到。2018年成了全球金融資產表現最差的一年,這一年結束時,上證綜指定格在了2493.9點。
券商投行年薪百萬的時代已然過去,證監會嚴把上市入口關,IPO持續收緊。券商投行的業務越發艱難,營收接連下滑,三年間,收入在億元以上的投行,近乎減半。
隨之而來是節衣縮食,降薪裁員。Wind數據品牌統計顯示,從2021年到2023年,九成以上券商薪酬下降。2021年,海通證券的人均年薪達到78.45萬元,但到了2023年,這個數字跌落到49.4萬元。
寒意是普遍性的,銀行制定并實施了績效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金融民工遭遇“反向討薪”。市場波動,投資者信心低迷,規模縮水,公募基金管理費腰斬。過去財大氣粗的公司,現在開始計較起了員工的差旅費、餐飲費報銷。
寒意傳導進校園,金融學子們也完成了一次對行業的集體祛魅。
雪莉談到,“這個行業里有一些人確實自我感覺良好,喜歡炫耀?!钡谛袠I降薪普遍達到30%-50%的背景下,大家也都認清了金融牛馬的現實?!斑€精英呢,周圍同學一打聽,可能就券商賺得最少?!?/p>
這些在2018年選擇金融的名校生,像被套牢的A股散戶,眼睜睜看著學校錄取分數線一降再降。
“兩財一貿”、金融研究生學歷,難入HR法眼?!斑@個暑假實習,同組競爭的十個人,八個是清北的,只有一個中央財經,一個對外經貿?!?/strong>
沒有名字的小黑工,
貼錢打白工
券商行業降薪裁員,實習生小黑工招聘形式也攻守易勢。
往年,無薪資、不留用、甚至無實習證明的小黑工不愁招,因為“你不干,有的是人干。”如今券商業績下滑,不確定自己是否會留在金融行業的實習生們,不再為簡歷鍍金委屈自己。
他們主動詢問:“是否提供實習證明?能否支持背調?有沒有工資補貼?”
下行周期里,實習生開始拒絕做金融牛馬,制造業也吃香
不過,即便社交媒體上,實習生們呼吁不要做免費勞動力,但卷成麻花的金融就業市場,總會有人妥協做小黑工。哪怕是“兩財一貿”這樣的重點院校,貼錢打工依然是普遍現象。
對于沒有背景的普通學子,進入金融行業的墊腳石,就是穩定長期的實習工作經歷。
有人通過金融實習招聘類小程序、實習生公眾號、JD群之類的渠道聯系,也有像雪莉這樣,直接通過社團的學長學姐“傳幫帶”。
“我們的實習資源,其實都是學長學姐傳遞下來的。說得好聽一點,就是我們本著興趣,去幫他們做一些雜活累活。行業里面一般叫dirty work,比如查找數據、清洗數據、整理到excel中,形成底稿。”
券商行業研究,是小黑工盛行地帶。
為了能夠新財富評選,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曝光量,每個券商研究所都會對報告的數量作出一定要求。行研報告每周都要更新,涉及大量數據的整理,需要許多高素質人才參與。因此也有了免費小黑工的“妙招”。
沒有實習證明,是因為本質上都不是走HR途徑,不過是免費的勞動力。但是小黑工是金融行業默認的“潛規則”,可以將其作為項目經歷寫入簡歷。招聘者看到后,自然心知肚明。
盡管雪莉課上學的是高深的貨幣銀行學、計量經濟學,但她的第一份實習工作,簡單得連小學生都能輕松完成——打開手機某生活APP,點開買菜界面,逐個記錄品類的SKU。“比如說茼蒿,有多少克,賣多少錢?!?/p>
金融民工的普遍生產力工具:think pad
每到周末,雪莉就會坐在電腦上,用整整四分之三的時間整理數據。一連半年時間,她都在重復著這樣機械化的勞動。“這件事沒有任何意義。有時候我數著數著,就感覺自己被奪舍了?!?/p>
帶教學姐許諾她,等數據做扎實之后,可以讓她跟進一篇深度報告。然而雪莉早被這些繁瑣的工作磨得失去了熱情,直到離開,也沒有參與其中。
回憶這段實習經歷,雪莉直到大三才醒悟,自己只是人形計算機和數據處理器,她根本不了解這些報告的邏輯和匯報過程?!耙苍S當初做這個項目時,應該問一問帶教?!?/p>
即使招聘小黑工,985院校也是最基礎要求,受訪人供圖
雪莉的這次實習小黑工經歷,主要是線上遠程工作。雖然枯燥,好在沒有通勤費用。
那些線下實習的小黑工,只能賠本打工。每天早上擠早高峰地鐵,從校區趕往公司。沒有門禁卡,沒有電腦,沒有工位,仿佛公司里的隱形人。午休時間,沒有餐補,還得自己點三十多一份的外賣。雖然沒有薪水,手機卻要24小時開機,隨時準備接帶教的電話。
為了得到一份入行的通行證,金融實習生們甘愿壓榨自我。有時,看著周圍卷得風生水起的同學,這些卷王們甚至還會暗暗懷疑:“是我不夠吃苦嗎?”
當金融行業欣欣向榮的時候,當小黑工是一種榮耀,當下行時,當小黑工的變成了傻子。
越努力越不幸,成了這群學子不得不面對的殘酷現實。
選擇下一個避風港
金融行業普遍降薪后,敏銳的金融實習生們微一盤算,發現這已經不再是一件高性價比工作。
最聰明的牛馬,值得最合理的報價。
外界或許誤以為,券商們的薪資不過是從百萬跳水到了五十萬而已,但實際上,基層金融民工,現在第一年的薪水也不到20萬,普遍的工作強度卻是長時間出差,24小時待命,隨時應對上級或客戶的要求。
卷不到好工作的名校生們開始為自己尋找退路。在經歷了券商實習的高強度“摧殘”后,雪莉在這個暑假實習期選擇躺平。接下來,她打算豐富自己的實習經歷,為進入商業銀行或國央企做準備。
金融實習生,最怕和碼農比收入
金融行業盛行的鄙視鏈里,哪怕咨詢公司和都要在商業銀行之上?!皟扇昵?,在我們學校,只有中下游水平的人才去銀行,但現在,可能會有50%的人,都會選擇去商業銀行。”
商業銀行的工作,有一套標準化流程,每個人都只是流水線上的一顆螺絲釘。
雪莉還記得,自己在國央企實習時,有一位帶她的老師,就曾勸誡她,碩士畢業后,不要再讀博深造,要趕緊出來就業。當時,雪莉還有些懵懂地追問:“博士來做的話不是精細化程度更高嗎?”
可是實習一段時間后,她發現這些工作和專業關系不大,不繼續做研究和學術,大多數都是“唯手熟爾”,每個人都只是在重復模版。
不過在敲開券商研究所的大門后,實習生們也同樣會在“草臺班子”的落差感中,夢想幻滅。
“我說這話或許有些得罪人,可券商的大部分重復性工作,沒有多少技術含量。核心在于混圈子,拼資源如何喝酒拉客戶,爭搶IPO業務,從而收取上市后的承銷費用?!?/p>
戴靖說出了自己眼中的一些亂象:本該是市場守門人的券商,成了造假者的同謀。為了幫助企業上市,一些券商習慣掩蓋問題。他們正是如今A股一蹶不振,行業蕭條的責任人。
雪莉則在一遍又一遍美化PPT的過程中,體會到了行業的虛無?!氨举|來說,金融就是去舔更有錢的客戶,讓他們感受到你的專業性。fancy(精致)就是你的門面,可這并沒有什么意義。專業的人在聽到演講時,就已經知道你在說些什么,并不需要漂亮的圖表?!?/p>
社交媒體上,實習生們卷PPT的真實心態
既然同樣都是螺絲釘,那何不干脆去一個更安全的避風港?雪莉決定放過自己。
而渴望高收入,想要繼續卷的年輕人,及時調頭,開始在互聯網行業尋找出路。
2018年考入港中大金融專業的劉致遠就是其中之一,他進入某頭部大廠做策略運營的實習生。他原本以為,內卷嚴重的互聯網行業,也要過007的生活,但沒想到這份實習的工作量不到在投行時的三分之一,還能有充足的時間吃午飯,喝下午茶。
以前在投行實習,他拿著每天一百塊的薪資,去客戶的項目地駐扎,跑二十來個公司做盡職調查?!?022年的時候,國慶七天我沒有放過一天假,基本上每天都在干活,即便是出去玩,也要隨身帶著電腦。有時候半夜還會被電話吵醒開會。因為第二天早上,公司上層領導就需要開緊急會議,我得從床上爬起,連夜趕工,做好材料文件?!?/p>
相比于上下級關系分明,壓力層層傳導的金融行業,互聯網企業的氛圍更加平等。他不用再小心翼翼伺候客戶,“老板”“老師”的稱呼,也變成更加親近的某哥某姐。,聯網黑話也不比財報更難學習。
累還是累,但更加年輕化, 脫掉金融的西裝外套,換上互聯網的T恤衫,對于精英來說,不過是換個地方開卷。
結語
張磊在《價值》的自序中寫道:人生的每一次選擇都是一次重要的價值判斷,而每一次判斷都來源于人們的底層信念。
然而在這個震蕩悲觀的下行周期里,那些曾經想做"時間的朋友"的信仰者們也開始紛紛熬不住了。
每個人的職業黃金期都是寶貴的,不論是實習生還是畢業生,不論是25歲的嗎嘍還是35歲的牛馬,但是在大環境的背景下,所有人只會濃縮為歷史上的一行簡單的概述。
2018年選擇金融行業的高材生們,注定不能像他們的前輩那樣,吃到時代紅利,把握拐點,乘風而上。但是人生是馬拉松,走的每一步都是未知,唏噓完只能依舊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