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節氣已過,北方地區逐漸入秋,北京城可謂秋意漸濃。
自古以來,提到秋天的風物,人們總會感嘆“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然而秋日的故宮里,同樣是群芳競秀,充滿了生命力,未嘗不是一種“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宮墻下的菊花 |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官微
說到秋天的花草,大家最容易想到的就是菊花。的確,“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在古人的生活中,賞菊是秋日里不可錯過的一大勝事。
故宮的菊花 | 圖片來源:故官博物院官微
在故宮里,我們不僅能見到每年秋天新鮮綻放的菊花,也能收集到菊花在古人生活中出現的瞬間。例如在華麗的清宮服飾和織物中,菊花也是常見的紋飾主題。
團壽菊花紋襯衣 |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官微
上面這件襯衣,采用了平金銀的工藝,在藍色的底色下,更加突顯了菊花在秋日的無限光華。
事實上,除了在種種紋飾中出現,在吟詩作畫時,菊花也是常見的題詠對象。乾隆皇帝就曾親自署名,留下《秋英六種》的圖冊,顧名思義就是秋天的花卉,其中當然少不了菊花的身影。
乾隆《秋英六種》菊花 |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而千古佳作《秋風辭》中“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正是同為一代雄主的漢武帝劉徹,在秋風起時慨然留下的歌。在“夕餐秋菊之落英”的楚辭文化傳統中,“秋蘭”也是反復出現的義項。因此,乾隆皇帝也將蘭花歸入“秋英”之中,信筆勾勒,疏落有致。
乾隆《秋英六種》蘭花 |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此外,圖冊中還包括葵花、海棠等花卉。電視劇《甄嬛傳》開篇大選秀女時,甄嬛為安陵容簪上了一枝秋海棠,安陵容因此被皇帝嘉獎了一句“鬢邊的秋海棠不俗”,從而得以入選。由當時的畫作看來,海棠也確實是紫禁城秋日里不可或缺的一抹艷色。
乾隆《秋英六種》海棠 |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說了這么多,還有一種著名的秋季花卉沒有出現——那就是桂花。上面說到的圖冊里,并非沒有描繪桂花;在菊花被奉為九月的花神時,桂花也當之無愧地領了八月花神的頭銜。每當說到秋景、特別是中秋時令,桂花總是頻繁地出席。
五彩十二月花卉紋杯中的桂花 |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官微
然而,北京的氣候條件,對真正的桂花樹而言,顯然太過寒冷干燥了一些。緯度相近的北方地區,很難見到桂花的身影;北京也不例外,要得到八月桂花的這份芬芳,往往只能采取盆栽等手段。
蜜蠟桂花盆景 |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官微
盡管如此,為了“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的秋日景致,當時的人們也想出了各種各樣的辦法,包括用珠翠寶石制成盆景,用金黃色的蜜蠟琥珀模擬小巧、幽香的桂花,其生動與華美令人嘆為觀止。在沒有桂花的地方,也要把桂花置于秋日群芳之列,這說明宮中的秋日賞花,看的不僅是花卉本身,更是統一文化譜系下的意象與內涵。
【小提示】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僅為配圖表達。如有問題,請私信聯系【松蘭書社】小學士說明,萬分感謝。轉載文章需經【松蘭書社】授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