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競爭白熱化,裁員潮在車圈洶涌澎湃。
剛剛進入 9 月,東風本田、上汽大通相繼被爆大裁員,而大眾汽車集團也深陷裁員風波之中。據不完全統計,近一年時間內,有 24 家車企和供應鏈企業傳出大規模裁員消息,涉及員工數額超過 8 萬人。 9 天內,三家車企突發大裁員。
近一年車圈大裁員信息匯總
多位網友在求職平臺發帖稱,上汽大通關閉釘釘考勤打卡,開始內部裁員。有員工曬出釘釘停用考勤打卡截圖,稱 8 月底公司逐個找在職員工談合同解除,當月走多賠償一個月工資。還有員工透露,140 人裁 80 個,各部門均有涉及,裁員比例近 60%。
同期,東風本田也在進行大裁員,預計 2000 名員工被裁,將給予被裁員工 N+2+1 補償。此前,本田中國已宣布關停兩家工廠,廣汽本田計劃 10 月關閉年產能 5 萬臺的第四生產線,東風本田計劃 11 月將年產能 24 萬臺的第二生產線停產休業。
海外汽車集團巨頭大眾也未能幸免,有消息稱其將發起多輪裁員,首輪或將涉及 2 萬名員工,且考慮關閉其在德國的一家汽車制造廠和一家零部件廠,涉及 2.5 萬名員工。 車賣不動是裁員主因。
上汽集團數據顯示,2024 年 8 月上汽大通單月銷量為 1.53 萬臺,同比下滑 14.62%,且從今年 4 月開始已連續 5 個月下滑。8 月本田在中國的終端汽車銷量為 5.7 萬輛,同比下滑 44.3%,今年前 8 個月累計銷量同比下滑 27.2%。
大眾汽車集團也面臨同樣困境,首席執行官奧博穆提出要在德國本土關閉兩家工廠,理由是汽車銷量下滑導致工廠產能過剩。大眾還考慮終止與工會達成的就業保障協議,以提高短期內的競爭力。 11 家車企賠償方案曝光,日系補償較慷慨。
近一年來,無論是海外車企巨頭、本土傳統車企還是新勢力,都掀起了大裁員。上汽飛凡智駕開發團隊、阿維塔、特斯拉、Stellantis 等均有裁員動作。目前 11 家車企的賠償方案中,東風本田、廣汽豐田、特斯拉、蔚來等曾給出 N+3 的賠償方案,廣汽本田更是給出 N+2+1.8 的福利,在已知車企裁員補償中最高。 海外供應鏈企業加速轉型,或將裁掉超 4 萬人。
裁員潮不僅覆蓋車企,還涵蓋了汽車產業鏈供應商。英特爾 8 月宣布全球裁員 15%,涉及 1.75 萬人,并為愛爾蘭員工提供高達 50 萬歐元的自愿離職補償金。德國零部件巨頭采埃孚預計將在 2028 年底前削減德國員工 1.1 萬至 1.4 萬人。大陸集團計劃全球裁員 3.6%,約 7150 人。博世在未來三年內計劃在軟件業務部門裁員 1200 人,去年年底也曾披露將裁員至多 1500 人。法國汽車零部件公司法雷奧宣布全球范圍內裁員 1150 人。大眾集團旗下軟件業務 CARIAD 部門計劃裁員 2000 人。
這些供應鏈企業裁員本質都與汽車電動化轉型有關,傳統供應商在燃油機時代的競爭優勢被削弱,裁員成為車企快速降本的選擇。
車市轉型伴隨陣痛。對于新能源車企來說,新能源市場潛力大但競爭激烈,價格戰壓縮利潤空間,裁員是控制成本的手段。對于傳統車企及供應商,燃油車市場增長乏力,還需應對電動化轉型,大量投入搞研發,相關部門必然遭受波及被優化,轉型過程必會經歷裁員及人事調整陣痛期。
車圈人來人往,這些裁員和組織結構的調整是汽車行業轉型的一個縮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