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錫調查 ——
一聲一生感念師恩
民調反映百姓心聲
一生念師恩
一朝沐杏雨
朗朗晨吟,孜孜暮讀,
循循善誘,諄諄教誨。
一支粉筆,兩袖微塵,
三尺講臺,四季耕耘。
亦師亦友,亦父亦母。
教師節的由來
“教師”一詞最早出自《學記》“教師者所以學為君也?!弊饚熤亟淌侵袊膫鹘y,早在西周時期,就提出“弟子事師,敬同于父”。
教師節的正式確立是在1985年的第六次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上。在會議上,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國務院關于建立教師節的議案。因此1985年9月10日為中國第一個教師節。每個節日都有它的意義所在,而教師節的意義正是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出的貢獻。
古詩詞里的師恩
師恩難忘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更是把“老師”的職業精髓闡述得精煉明確;而“老”字是古時對公卿大夫的尊稱,后將兩字合在一起稱作“老師”,便成為了對教師職業的稱呼。
【釋】此詩運用借代的修辭,以桃李代學生,表現了對一個老師桃李滿天下,芳名遠播的贊美。
【釋】此詩多用來贊揚老師,形容老師循循善誘,身教言傳,像潤物的春雨一樣默默奉獻,在潛移默化中教育學生。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
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這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諄諄教誨
教育者,非為己往,
非為現在,而專為將來。
這是北大校長蔡元培的心之所愿
專項調查服務政府部門
教育局直屬單位公眾滿意度調查
自2015年起,無錫市教育局與國家統計局無錫調查隊攜手合作,共同啟動了“無錫市教育局直屬單位公眾滿意度調查”項目。通過全面、深入的數據收集與分析,為無錫市的教育體系提供一個科學、客觀的評估視角,進而推動教育質量的持續提升和公眾滿意度的不斷增長。
調查過程中,通過收集學生、家長及學校的上萬條反饋,為科學評估教育服務的整體質量、教育過程存在的問題及需求提供了科學、精準的分析。同時,也促進了家校溝通,搭建了一個高效、開放的溝通橋梁,促進了信息的雙向交流與共享,為推動教育創新、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提高教育滿意度、增強社會影響力做出了積極貢獻。
歷年調查現場圖集▼
(文中部分圖片來自于網絡)
編輯:喬玥
審核:施旗東
發布:顧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