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皮太薄的普通人過不好生活,為啥呢,聽我慢慢聊。
殷桃最近演了兩部家庭劇:
一部是《小夫妻》,改編自滬上女作家毛利的《全職爸爸》。我看了幾集果斷棄劇。感覺編劇太小看現在的觀眾了,寫家庭劇的思路還停留在十年前。
毛利的風格輕喜劇,全職爸爸本身就是熱點,編劇卻為了蹭“小某某”系列IP,改成了現在這樣,關鍵現在這個調調顯得又假又裝,不討喜,尤其是齊溪的那部分劇情,看的我生理不適。
另一部是《凡人歌》,這名字不討喜,演員都不錯,我倒沒主動去看,害怕占用太多時間,抖音刷了一些片段,感覺劇情挺抓人。
主要是,這部劇里殷桃遭遇的劇情,我們很多工作半上不下的中年婦女應該都遭遇過,可以說是很有生活了。
只要全職帶娃超過兩年再回職場,管你什么經理總監,統統打回原形。年齡差距也是實打實的,有人憋著壞叫你一聲“大姐”,就夠惡心你好幾天的。
殷桃飾演的女主已經足夠務實了,愿意從專員做起,拿個一般畢業生的薪水,就算是老板的同學也要受同事蛐蛐的難堪。現實里大多數人是不會有這么好運氣的,恰好有個欣賞你的老同學又恰好開了個公司等著你來。
當然,換成我即便是有這么個同學我也不可能去人家那里討生活,除非家里生活實在過不下去,孩子嗷嗷待哺老人癱瘓在床之類的,要不咋說臉皮薄沒前途呢。
我之前入職某知識付費公司的時候,感受到過女性遭遇的職場壓力來自四面八方,比如工作時間上沒法兼顧照顧家庭,這只是最基本的難題。
還有外地過來的單身男上司無家庭壓力,每天帶著剛畢業的小孩加班到十來點的壓迫,我陪不起,當然也就要遭白眼。
男上司喜歡剛畢業的小姑娘,因為可以恭維他,聽他吹牛還崇拜他,我這個中年婦女實在沒心情天天哄著一個愛吹牛的猥瑣中年男。
還有90后小同事背著你竊竊私語,偶爾用看遠古野生動物的眼神看你,你要硬著頭皮融入他們,去聽自己完全不感興趣的話題或者聽自己根本不懂的笑點。
臉皮薄只是表象,實質是我缺少殷桃那種頂頭硬上的勃勃生機,在生活里是個精神太過脆弱的人,所以很快離職。
疫情在家待了快兩年之后,有一家公司主動找我,女老板不錯,我也入職了,但是她也沒有給我說好的職位,收入打了個小折,雖然如今回想,那對我已是不可再現的高薪,只是當時已惘然。
在那里,我的直接領導是個90后姑娘,她原來是女老板的心腹秘書,并非做內容出身,我因為在內容行業還算資深,她非常提防我,什么重要會議都不讓我參加,總之就是搞了一堆我最不屑的職場小動作。
公司招一個有經驗的人也沒那么容易,HR天天催我辦社保,我舍不得自己4050政策的優惠,擔心公司干不長,一直沒轉,這也算是先見之明了。
然后上司小姑娘就出大招了,我本來是審核各種稿件的,她故意把一堆寫最基礎稿件的工作讓我干,基本就等于在使喚生產隊的驢了,她大概覺得我是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不敢離職吧。
我找HR談了,他們打算轉我到另一個部門,我一聽那個部門的業務感覺太扯,就很剛地直接離職了。那個部門的負責人感覺就是個老油條,業務能不能做成不好說,但他還好心勸我說不要直接離職,到這來壓力也不大,先干著唄。
后來離職的時候,辦手續的另一個HR很發愁,她招人很難,但是老板秘書趕人很快,我不是第一個,估計也不是最后一個。
工作中我遇到的工作機會都挺好的,但我不是個適合職場的人,好機會我也抓不住。臉皮薄,個性剛,做事簡單直接不懂迂回,很難想象,這樣的人在復雜的職場中怎么周旋,怎么養家糊口。
上次看了那個一直考公然后死在出租屋的女孩兒,我在想,如果我也單身一個人,家庭工作處處不順,我可能最后也會做出她的選擇。
臉皮薄還很難放下身段,不肯勇往直前地想辦法去讓別人認可,要是我碰到殷桃這種情況,直接就“老娘不干了”。
前一段朋友圈里認識了十來年的一個老熟人招人,我去聊了聊,還是不能接受比以前低了一截的薪水。后來和老公兒子鬧矛盾的時候想再談談,他說他們不僅不招人了,可能還得裁人,不管是真話還是敷衍,都能理解。
所以40歲后你得接受現實,承認自己的市場價值,即便你很能干活,但在市場眼里,你就是被貶到不值幾錢。
實話說,我早已把自己職場的路堵死了,我是故意這樣做的。因為我看透自己不適合職場,沒必要一次次去試錯。
但是我又高估了自己克服惰性的能力,以為堵死那條路,我就會在自我成長的路上更快一點。實際是每天被各種消磨,意志就會越來越松散。
當然,如果我真的需要去賺生活費了,出去也不至于就掙幾千塊,現在只是還沒有那個需要,我不想以那種消耗的方式讓自己從此精神死亡。
那么,走過半生,在終于看懂自己之后,我對類似我的這種人該怎么在這個薄情的社會里生存有什么建議呢?
我自己沒有很好的規劃,事情沒發生的時候我不會著急的,做事情也沒有毅力,屬于想的多行動跟不上的類型,加上家庭的拖累,就變成現在的狀態。
但是如果能夠穿越回30歲之前,我會換一種狀態生活。早早學著認識自己是什么樣的人,適合什么樣的工作,培養一種不依賴任何公司和平臺也能生存的能力,找一個自己真心喜歡的事情并堅持下去,自己養活自己。
比如我那時候寫過網文,后來還組織過社群活動,都是很好的開端。可惜我周圍的人都在打擊我,于是就都放棄了。歸根結底,還是不夠自信,害怕不能保證生活沒有堅持。
現在的孩子們從小條件好,年輕沒負擔,敢于嘗試探索生活的人越來越多,挺好的,謀生這個事兒,你只要有一次戰勝了自己的恐懼,你就再也不會恐懼。
另一個建議是,沒有足夠的人力支撐就先不生孩子(不是建議不生孩子,孩子依然是我們人生幸福的重要來源,是動力是希望),你的工作還毫無所成的時候,又沒有家庭成員的支持,拖上一個孩子就基本等于職場自殺,自毀前程了。
但是,女性里有很大一部分,本身就是注重家庭大過工作,年齡一大架不住別人催,就生娃了,生完之后徹底失去自由和自我,工作保不住很正常,尤其是家里沒有有力支撐的,這個苦自己不經歷很難想像。
一般來說,個性強自我意識強的人不適合在公司里或者體制內久待,要早早地構建自己養活自己或者自己給別人發工資的能力。
這類人適合選擇有一定自由度的工作,比如大學老師、咨詢顧問、自媒體、導游、自己開公司等等。任何行業哪怕是收破爛都有做的很好的人,關鍵看自己的能力,就算只混個溫飽,但自由可貴呀。
我現在觀察我娃,這也是個頭鐵的孩子,極其有主見,不是乖乖聽話的小孩兒,這樣的孩子不適合進體制內。就算辛辛苦苦考進去了,最后變成馬翔宇,馬翔宇清華的有人撈,咱娃不一定有那個命呀。
所以還是由著孩子自己的心思和個性去探索更好,這也是我堅決不會PUA孩子去考公去爭當黨團員班干部的原因。
人生的路都得自己走,誰也控制不了,走著走著自己就明白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