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大鯢的生活環境:百川融匯濁成湖,一股清流泉自出!
近日在四川樂山峨邊縣一河邊,一條身披鐵銹紅棕斑斕外衣的奇異生物,悠然游弋于淺水之畔,其身軀長達近1.5米,行動略顯遲緩,疑似受傷,但依然難掩其不凡氣勢。細觀之下,寬額大嘴,小眼閃爍,正是國家珍稀保護動物——娃娃魚的典型特征。面對此景,目擊者迅速采取行動,向警方救助。
警方聞訊即至,當欲施以援手,卻遭這水中“怪魚”婉拒。娃娃魚非但未顯困頓之態,反以穩健之姿緩緩爬上岸邊,原來并不是受傷被困。經過一番細致測量,這條娃娃魚體長1.45米,體重高達59.6斤,堪稱成年個體中的佼佼者。
經過漁政部門的工作人員檢查,娃娃魚的身體狀況良好,也沒有受到外傷,作為國家二級保護的野生動物,將會被帶到環境適宜的無人區域放生。
相對較大的成年個體是有多大?
談及娃娃魚的年齡,不禁讓人遐想連篇。作為自然界中的活化石,娃娃魚擁有著長達50至60年的悠長壽命,更有甚者能跨越世紀,活到130歲高齡。眼前這條體態龐大的娃娃魚,其歲月痕跡或已悄然累積半個多世紀,逼近花甲之年,見證了無數歲月變遷。
曾在2021年,在寧夏六盤山自然保護區的發現同樣令人震撼,一條體長1.35米、重約40斤的巨型娃娃魚,其年齡亦被推測為逾半世紀。這些記錄無不昭示著娃娃魚生長之緩慢而堅韌,每年僅增重1至1.5斤,野生的大鯢長到30斤需要20-30年的時間。
大鯢是體形最大的一種兩棲動物,體長一般為1米左右,最長的可達2米,體重為20-25千克,最大的達50千克,根據大鯢的一般生長的情況,大鯢的生長速度較慢,野生狀態下需歷經數十載方能成就如此龐然大物。
當然在人工養殖條件下,由于食物供應充足且營養全面,沒有其它獵食者的威脅,人工養殖的大鯢的生長速度會更快,大鯢可能會在較短時間內達到30斤這一體重。
大鯢要長到如此重量,其生長速度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水溫、食物供應、生活環境等;除了與它們自身的遺傳基因有關外,更離不開適宜的生長環境和充足的食物來源。在野外,大鯢通常生活在清澈、無污染的水域中,這樣的環境有利于它們的生長和繁殖。同時,豐富的食物來源也為它們的成長提供了必要的營養支持。
關注六維自然 順其自然認識大自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