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繼續閑話。
四、先殺
2017年,搬到南城居住,房子2010左右建的,有電梯,還算較新的樓盤。
剛搬來時家徒四壁,有一個前房主留下的空調,人家沒拆走,也沒要我錢,交接時把遙控器塞給我,囑咐別弄丟了。
先買了一個床墊,再買了一個投影儀,下班回家躺在床墊上看投影,半夜醒來墻上人影重重。
接下來,每月發工資便買一件家具,雙十一參加了幾個活動,到年底,竟然把幾間屋子都填滿了。
加了小區業主群,看了看,有人說遛狗不拴繩,有人說電梯有人吸煙,說最多的基本是三句話。
第一句,大早上的,誰家裝修啊?
第二句,大中午的,誰家裝修啊?
第三句,大晚上的,誰家裝修啊?
從前住的小區規劃比較亂,20幾棟樓7家物業,物業多只管收費,業主之間也少有聯絡,反而是這回有一種重返人間的感覺。
某天晚上,起床如廁,坐在馬桶上睡眼惺忪,突然發現,正前方由右向左有一只小生物爬過。
“小強!”
掐指一算,已三四年沒見,有一種老友見面的恍惚,特別是在這個萬籟俱寂、宇宙洪荒的時刻,一屋之內,一人一蟲,有了種莫名的親近。
那一刻,也多少明白了余樂天管蟑螂叫小強、當寵物的心情。
孤身一人,住在不太熟悉的居所,事業生活又不是那么順利,這時候有蟑螂冒出來,心情恐怕會壞到極點,老天,連條蟲也來欺負我。
但如果將心境輕輕一轉換,大方地向自己、朋友介紹,這只小昆蟲,其實吧,是在下養的一只寵物。關系,瞬間轉換了,日子也沒那么難捱了,也算種生活智慧。
智慧歸智慧,見到小強,還是要戰斗。
脫下右腳拖鞋,伸手要去拍,它卻已爬遠,鉆進臉盆架下。
從馬桶上迅速下來,一手提內褲,一手舉拖鞋,用左腳把臉盆架支開,再次現于光線中的黃褐色小蟲表現得略有吃驚,不待其反應,神鞋已經從天而降,一拍不中,它沿墻邊向南逃逸,墻縫夾角影響了拖鞋表面壓強,二拍遂發狠力,微有傷及,小強還在掙扎著爬行,三拍、四拍、五拍,終于不動。
從前有人發視頻說,見到小強千萬不要用拖鞋打,母蟑螂的卵會沾在鞋底,搞得滿家都是。
見到這種人我就有氣,見到小強不打才有病。
為什么用拖鞋?
拖鞋就在手邊,等你找到噴霧小強早跑沒影了。再說,用拖鞋打最解恨,要有AK47我早突突了。
其次,上述情形僅限于被打的是懷孕的母蟑螂,再詳細些,便是處于性成熟且和情螂戰斗過有了愛情小結晶的懷孕母蟑螂,這種概率有多大?
最后,打完之后還是要處理的。小強雖不生病,身上卻有各種病原體,遺體紙巾包了扔垃圾筒,拖鞋底清洗,地板噴殺蟲劑。
你若不打,它一樣爬到角落里大肆生產,
要我說,這副你不懂你不知道這都是為了你好煞有介事的專家嘴臉,比蟑螂都可惡,一見到我就想摸拖鞋。
有蟑螂的不只我家,很多業主在物業群里提及,有人猜,可能是新搬來業主帶來的,但這種猜測也不會有什么結果。
物業在群里發了通知,請專業人員上門滅蟑螂,讓各家注意到時留人。
我按時在家等著,果然有人敲門,本來以為是穿著工作服、衣服上印著公司LOGO的服務人員,結果來了個小哥,一身運動裝,單肩背著個大包,很帥氣。
進門后,小哥各屋看了下,問家里有沒有貓狗或者小孩,我說都沒有。小哥說,那就簡單了。
他先到廚房,打開各個櫥柜,從包里掏出藥包,在各個角落輕點,每處都有一小堆黃色粉末,看起來像玉米面。
小哥囑咐說,這是蟑螂藥,別碰,灑在角落里,家里的米面油都有包裝,不會碰到,蟑螂就喜歡鉆這種地方。還有,家里食物別暴露在外,有垃圾及時清,邊邊角角都要打掃到。
說完,他又到廁所灑藥,接著和我說,廚房、廁所,這倆地方弄好就差不多了。
臨出門前,我問還有什么要注意的,小哥好像又想起來什么,回頭對我說,我這里只有藥,你有空再上網買些蟑螂屋,客廳、臥室擺擺,足夠了。
我謝過小哥,回屋把櫥柜收拾了下,特別是米面,搬得離蟑螂藥遠遠的。
打開手機,查詢小哥說的蟑螂屋。奇怪,我給自己買房子住,給蟑螂還要買屋,這是怎么個思路?
一查才知,蟑螂屋是誘捕蟑螂的紙殼,當中有誘餌和膠板,蟑螂一旦鉆進去便會被粘住,和粘鼠板一個原理。
下單買了十個,到貨之后,按說明書安裝起來,一時之間有給小強扎彩出殯的感覺。
按小哥說的,在客廳和臥室角落都有擺放,買的多,廁所和廚房也都加放了。
擺完后,直到下個周末才想起來,費了這么多功夫,效果如何?
到廚房灶臺下,拿起塞在角落的蟑螂屋,透過縫隙一看,乖乖,五六只大小各異的小強,身姿萬般,正呆立膠板之上,頻頻擺動觸須,對我眉目傳情。
我也是第一次和小強們這么近距離接觸,心動過速了一下,但很快平穩下來,幾位都動不了啦,安全。
打開櫥柜,再去檢查蟑螂藥,在黃色的藥粉周邊有一些倒伏的褐色小蟲,猜想可能是蟑螂幼蟲,吃完藥之后馬上毒發身亡。
灑藥、擺屋一兩個月之后,基本沒在屋子里見到蟑螂跑了。
不過,這只是解決了存量問題,未來可能還有增量,也就是說外來的蟑螂,怎么辦?這東西是會沿著下水道跑的。
上網查詢,找到幾款帶單向閥門的地漏蓋,只可向下,不能往上,貨到之后,趕緊裝上。滅不滅蟑另說,這東西下水速度慢,用了一段時間干脆放棄。
還是持續斗爭吧。
五、再滅
有了殺蟑經驗之后,漸漸竟成了科普的小能手,這是我最初沒想到的。
孩子姥姥那邊,為照顧老人起居換了底層的新房,裝修入住之后不久發現了蟑螂。
兒子小狗把這件事情告訴我,我取了蟑螂屋,讓小狗動手裝了一只,又給了他兩盒。
小狗回去一周左右,給我興奮地發視頻,說蟑螂屋捕到蟑螂啦。
我打開視頻一看,密密麻麻一群小強,觸須亂搖,身體扭動,躍躍欲飛,視頻伴著小狗激動興奮的叫喊聲,這小子竟然興奮得不知害怕。
單位新來一位女同事,工作上面碰到些問題,說著說著,哭了起來。
身邊的老員工趕緊安慰,但也奇怪,遇到這么點兒困難就哭,是出啥事兒了吧。
姑娘說,她租住在附近老舊小區,住下之后發現有蟑螂,在廚房、廁所爬來爬去,小姑娘沒見過,嚇壞了。工作上一給壓力,想到回家還要面對蟑螂,又氣又惱又怕。
一聽,這我專業。第二天,帶給人家一盒蟑螂屋,教怎么使用,小姑娘按計而行,幾天后和我說捉住不少,慢慢研究過后,便沒那么可怕了。
其實,面對小強這類昆蟲時,可怕的不是它造成的危害,而是你對它的無力感,一旦你找到應對它的辦法,便沒那么可怕了。
用的是這款,效果不錯
寫到這里,一定有人接著問,為什么不給人推薦噴霧或者蟑螂藥呢,效果豈不是更好?
噴霧,是個主動技能。首先,你得不怕蟑螂,敢盯著它噴。讓個膽小的姑娘對著蟑螂瞄準、發射有點兒難。即便不怕,也得有點兒技術含量,遠噴無效,近噴還能撩自己一臉。蟑螂是活物,噴一下它就跑,鉆進床底飯櫥,要么鞭長莫及,要么投鼠忌器。
現在用的是這個膠餌,軟管噴涂更方便
蟑螂藥是個被動技能,藥效起作用有個過程,蟑螂吃完之后,可能跑到陰暗處甚至別人家才會死去,你也不知道它是真嘎了還是跑別人家串門去了。
相較之下,蟑螂屋雖是個被動的技能,但一來安全,對家中寵物、幼兒無傷害,二來效果明顯,放在蟑螂出沒過的路徑,有收獲馬上有體現。曾有一次,睡前在廁所見到有兩只蟑螂爬上洗手臺,躲到水龍頭后面,只剩觸須在外面耀武揚威。伸手從柜子里掏出一個蟑螂屋,兩分鐘組裝完畢,放在洗手臺一側,早上起來一看,難兄難弟已到位。
最后,被蟑螂屋捕獲的蟑螂最終餓死、悶死,這個處決過程解恨程度僅次于拖鞋。
總結一下,如果家中出現蟑螂,還是建議將拖鞋、蟑螂噴霧殺蟲劑、蟑螂藥和蟑螂屋結合使用,并且更要注意家中衛生、干凈,垃圾盡量不要過夜,避免過多雜物,裝修老化出現的溝溝縫縫及時注意填補,勿給小強留下可乘之機。
六、反思
小狗今年讀初二,前兩天他不舒服,預約了個下午號去醫院。他媽說,提前把醫保卡放他書包里了。
當天中午,把他從學校里接出來,媽媽發信息過來,帶醫保卡了么?
小狗說,沒帶。回學校又取了一趟。
我問怎么回事,小狗說,學校里有事情,一急忘記了。
出門坐地鐵,他一掏發現沒帶公交卡,說早上換了條褲子。
每逢此時,我都特別想和小狗說,你看人家小強,啥都吃,從來不挑食,啥環境都成,從來不抱怨,出現困難就適應,發現危險就裝死,一有機會就嗖嗖跑,一不留神就發展成了大公司,再看看——你。你就不能學學人家小強,別啥事兒都找借口?
當然,這些話后來我都忍了下去,只說了一句,下回注意。
這些話也是說給自己的。
我做事時,常有完美主義傾向,常要等這個、望那個,總想著要在最好時機出手,相信存在一蹴而就的機遇,于是眼睜睜看著一個個窗口離我而去,最終將責任推卸給一個個客觀原因。
而打不死的小強,不抱怨、不講條件、不畏困難,積極主動,永不言敗,給一線機會,還萬丈光芒。這樣看來,貌似低等生物的小強,體現的生存智慧和技能,很值得我這個人類好好學習。
七、尾聲
今年天氣特別熱,空調有以舊換新的活動,下單買了臺格力空調。
空調主機在一個上午送到,沒拆,說安裝另有人來。下午來了一對夫妻,幫我拆開、組裝,男人爬出陽臺安裝空調外機,女人在里面幫忙遞送工具。
正在這時,樓下有人喊,師傅,我們家空調壞了,您能來給看看不?
低頭一看,是一對在小區花園散步的母女,見到安裝空調的師傅,順便問了一句。
男人在半空中對樓下喊,我這兒還有一會兒,你們是哪座樓的,說一聲,完事兒就過去。
我這邊裝完后,男人收拾好工具,著急帶女人往外走,走時有些歉意,說了句,包裝箱要不您自己處理下吧。
揾食不易,我也理解,包裝箱放門口,一會兒大媽就收了,不用擔心,就答應了。
他倆走后,我坐在客廳藤椅上刷手機休息,突然之間,一只敏捷靈活的小強,從包裝箱附近鉆了出來,四處打量了一下,然后啟動,從客廳奔向廚房。
說時遲,那時快,我摘下一只拖鞋,手起鞋落,將小強哥拍扁在客廳地板上。
看了看這只小強的體態,不由感慨道:“看來,還真是從珠海發的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