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周末閑談的時候了,今天咱們聊聊藥企部門負責人的基本要求:大視野、大格局!
先說一個老生常談的例子:人站的高看的遠。站在十樓看風景和站在一樓看風景不一樣。
這個例子的背后還有另外一個邏輯,那就是十樓也能看到一樓的風景,但在十樓看一樓的風景和一樓看一樓的風景體感完全不同。而藥企各部門的負責人,需要站在十樓的視野,帶領一樓的兄弟們往前沖!
如上圖,leader位置高,視野開闊,可以看到B和C,但是要到B和C先需要克服A。尤其對于創新藥,一款藥“十年、十億、十個點成功率”,如果視野不開闊很可能迷失自我!
當坐上Biotech部門負責人的位置后,我們??吹絺€錯誤的管理方式:第一個是到一樓和小伙伴一起克服A,陷入細節中;另一個選擇是高高在上,逃避具體問題,頤指氣使的指揮小伙伴,坐而論道了。
這兩類錯位的本質是:缺少大格局和大視野!
先說一下我個人認為的最佳答案,部門leader要在一樓和十樓來回跑,既要知道一樓的情況,幫大家克服實際的困難,又要時刻保持對B和C的感知,給一樓的兄弟們指明方向。
01
如何做到“大格局,大視野”?
Biotech部門負責人通常選拔于一線,所謂“猛將拔于卒伍,宰相起于州部”。這類人在自己崗位技術精湛、貢獻突出,是團隊的佼佼者,也是行業中出類拔萃分子,而當他們走上管理崗位,他們會面臨幾個難題:
1、負責的崗位職責更多。以抗體的藥物生產為例,一個批次的生產包括發酵、純化、制劑等近十個工序,每個工序背后的原理、使用物料、設備以及操作均不同,部門經理需要全部對這些崗位負責。
但部門負責人個人在以前的崗位上優秀,不代表在所有崗位優秀。因此,實際工作中經常遇到自己并不熟悉的問題,會出現害怕判斷出錯、害怕被下屬小伙伴挑戰、嘲笑及超越的心態。
久而久之就會逃避這類問題,而最好的逃避方式就是“站在十樓”指揮,利用所謂的職權,強制帶動團隊。顯而易見,這會對藥物研發造成傷害!
2、負責的人員增多,從群體概率來看,一個部門的人的素質必然“良莠不齊”。部門負責人的個人能力出類拔萃,常會有認為別人都和自己一樣的誤區。認為人人都可以,拿自己個人能力的標準作為團隊的標準。
有的部門負責人在一線崗位的時候能力強一崗多能,在實際工作中,由于目標的壓力,會下意識的認為下屬也會一崗多能,但是大部門的結果是不盡如人意,這時候最簡單的解決方案就是自己沖上一線,帶大家解決問題。
3、需要為結果負責,除了對技術崗位負責,還要負責部門的管理工作。通常是公司給到部門任務,以及對應的資源,部門負責人需要合理分解任務分配資源,從而拿到任務目標。
在大多數Bitoech的日常中,任務是超量的,而資源是短缺的!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常說部門負責人需要有“創造條件,拿下山頭”的能力。
比如,質量控制部門在進行檢驗分析時,通常會用到各種試劑盒。在一塊96孔板上,需要設置標曲、對照等項目,扣掉這些才是檢測樣品的孔。但是每塊板子只能進行一次檢測,這時候如果一塊板子只測一個樣本成本就很高了,如果其它批次或者其它項目的樣本能協調到一起測,那成本將會大大降低。諸如此類,需要部門負責人提高部門的全局效率,這時候得到“十樓”的位置去思考了!
02
突破自我,做個合格創新藥leader!
其實解決上述幾個問題的根本點在于:突破自我!
人的本性是在乎小我的“個人感受”,而且面對復雜問題的時候,本能的會選擇簡單的方式去應對,底層邏輯還是不考慮客觀的難題,而是在乎主管的感受!這一點,在優秀的員工身上更甚!
建議有幾個:
1、技術層面,總結流程、方法論。不要陷入技術細節,要明白個人能力的局限性。創新藥行業的技術,通常不會太“高深”,更多的是實際操作的體感,一個人不可能同時去一線各個崗位救火。就拿層析工藝來說,這一步會有各種不同填料的柱子,各種不同規格的柱子,各種不同規格的設備,難道要全部都學會么?
這時候通用的、快速的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思考維度就非常重要了。 所以 部門負責人要 能夠 總結自己在專長領 域做的“出彩” 的 底層邏輯,并能夠 靈活的 給到下屬培訓、指導,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我會把我以前做過的項目、技術認真梳理一遍,然后反復的打磨,一方面找到解決技術難題的規律,另一方面可以作為“案例”,去給到一線員工指導?。?/p>
還有一點,不要自視甚高,最近流行一個詞“厭蠢”,很多優秀的人都把這個詞放在嘴邊。部門leader覺不可以這樣,要認識到“尺有所長,寸有所短”,這才是真正的大胸懷、格局和氣度!
當你覺得一個人“很笨”的時候,一定反過來對自己說:你就是這個人的領導,什么樣的領導才會有什么樣的人!
所以說,當你到一樓和小伙伴并肩作戰時,需要你提供的并非是“添人頭”的功效,而是通用的“解決問題”的邏輯、以及浩瀚無邊的情緒價值!
2、要打破心理上“草履蟲”式的應激反應。當被質疑,當被挑戰時,所有人都會有不好的心理體驗,這時本能的會反擊。作為部門負責人要能克服這個點,因為我們是“不計一城一池”的得失,上游發酵的問題可能通過下游純化來得到解決。一線員工肯定是希望自己負責的部分不出錯,是最好的,但是部門負責人對全局負責,“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而非在一個點,一個人身上較真!
我最初收到這類“不好的心理體驗”也會應激的“發飆”,最終還得為自己任性發飆的行為吞下拿不到“結果”的后果。后來我想了個辦法,就是再遇到類似事件后會反復的想,可能會一兩天持續想這件事。為的就是不停的讓自己不好過,不停的“虐”自己,讓自己形成耐受!這樣久了,再次面對這些的時候就坦然應對了。
3、要強迫自己不停的“到十樓看風景”。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上面的建議都是術的層面上,而這一條是道的層面上。
做創新藥要不停的要看自己管線之前的研發過程、后續的開發計劃,還要不停的去看同類競品。
我會把研發資料反復的看,定期搜集競品的市場信息,從自己的角度分析負責的項目未來發展的方向并定期形成資料(比如,PPT),除了部門事務,更多的精力放在這上面。如此持續了一段時間(不到一年),突然一天“豁然開朗”!不光不會在乎“自我”的感受,連團隊的價值都不再糾結,因為從“宏觀”視角來看,這些事情那就真的“不值一提”了!
03
國內的生物醫藥行業前幾年發展很快,從我的角度,忽視了中層管理人才的培養。很多中層干部,都是精通技術,但不通“人性”!甚至有些C level的管理人員也有很多類似的毛病。
看看這幾年圈子里各種新聞,一個藥物推進的速度,一個技術轉化的成功與否,一個公司的“樓起樓塌”,絕對離不開管理的混亂,中層干部的缺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