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真快,雖然學生們的新學期才剛剛開學,但是2025年似乎已經不再遙遠。
所謂“金九銀十”,汽車消費似乎也進入了今年的“黃金時代”,大餅身邊也是有不少朋友,把買車計劃排在了這個時候。
不過對于很多消費者來說,目前最大的糾結,可能還是到底選擇燃油車還是新能源呢?
大餅今天就和大家聊一下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夠給準備買車的朋友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無論燃油車還是新能源,都在較勁
從最近汽車市場的表現,尤其是成都車展來看,當下隨著大家消費意識越來越謹慎,其實無論是燃油車還是新能源汽車,似乎都在較勁。畢竟市場本就那么點大,大家消費意愿不強,蛋糕本就在縮小,只能靠內卷來求生產。
一方面是傳統燃油車市場,這里毫無疑問還是合資品牌主導,首先是在售車型價格不斷下探。像別克君威(參數丨圖片)、君越等合資B級車已經來到了10萬出頭的裸車價格。此前一貫“傲慢”的日系雅閣、凱美瑞、亞洲龍等車型也給出了堪稱勁爆的價格。即使是奔馳C級,網傳優惠似乎也已經達到了6位數。
再者是新車型的推出越發主動,凱迪拉克XT5換代,帕薩特要出Pro版,似乎已經被大家疑問的韓系車也在換代。
另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車市場,似乎更卷一些,尤其是隨著競爭進入下半場,造車新勢力們似乎已經到了生存與否的關鍵時刻。今年上市的新能源車型越來越多,而且各個都是競爭力十足的選手,比如剛剛上市的小鵬MONA M03,網傳訂單已經超過了6萬。而價格則是一降再降,同樣的價格,和去年這個時候對比,續航里程、配置和級別似乎都是巨大的飛躍。
燃油車還是新能源,關鍵看用車場景
除了提速感受,還是原地駐車開空調等少數場景外,對于很多消費者來說,燃油車和新能源的區別更多的來自于賬面數據,而非實際駕乘體驗。
目前兩者最大的區別,還是由于工作原理不同帶來的應用場景差異。先說大餅的看法,如果日常駕駛以短途為主,長途行駛極少數情況,那么大餅覺得優先選擇新能源,而且是純電車。就拿一輛標稱續航600km的純電車來說,假設夏季實際能開400多,冬季300多,那么對于絕大多數車友來說,可能也就是一周一充電,偶爾開個長途,只要不是高速免費的長假,補能充電也很方便。
有的朋友可能會說,目前保費補貼,6年的新能源就能拿。開幾年二手新能源沒人要。大餅覺得就沖目前燃油車的優惠情況來看,比保值率,燃油車和新能源應該是不分伯仲了。而且車已經這么便宜了,大餅覺得再過幾年時間,10年左右的二手車最好的歸宿可能就是報廢了。
對于極少數幾乎天天長途的朋友來說,那么別猶豫,就得燃油車。大餅身邊就有這樣的朋友,臨近省份跑業務,經常早上在上海,下午到南京,晚上可能還得去徐州的。你要整個純電動那可得是急死人,當然混動也是可以考慮的。除此之外就是商務接待,目前豪華品牌幾乎都是燃油車,那種情況,也沒得選,只能是燃油車。
等到明年會更便宜?
大餅覺得這應該沒啥懸念,明年買車相比于今年肯定是更劃算。因為可以預見的,大家掙錢都很難,當高檔餐廳都開始推出“窮鬼套餐”的時候,汽車市場又怎么獨善其身呢?
所以,如果你不是非買車不可,那么大餅覺得大可以再等一年,就到明年的九十月份,大餅大膽預測對標小鵬MONA M03這個級別的純電新能源可能價格來到10萬以內。
而燃油車市場,毫無疑問的將受到新能源更大的沖擊,目前除了南北大眾和豐田、本田外,像是通用這個層級的合資品牌其實也已經面臨很嚴峻的生存危機。而可以預見的是,短期內合資品牌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不太會有大的變化。
所以,今年買車到底是燃油車還是新能源,相信你應該心中有數了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