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地,一種特殊的人文地理現象,指隸屬于某一行政區管轄但不與本區毗連的土地。
根據地區與國家間的相對關系,分為:
“外飛地”(Exclave),如美國的阿拉斯州、丹麥的格陵蘭島等
“內飛地”(Enclave),如阿塞拜疆的納希切萬地區。
美國、丹麥、英國、法國、荷蘭、新西蘭、西班牙等國家都擁有面積不小的外飛地。
格陵蘭島,距離丹麥本土3000公里,主權屬于丹麥,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飛地。
阿拉斯州,距離美國本土1700多公里,主權屬于美國,是世界上面積第二大的飛地。
我國有沒有外飛地呢?
歷史上,我國也曾擁有外飛地。
熊津都督府(今韓國西南部)——距離大唐本土約150公里,唐高宗顯慶五年(660年)滅百濟,設立設置了“熊津、馬韓、東明、金漣、德安五都督府”,676年熊津都督府被新羅兼并。
耽羅島(今濟州島),距離大元大陸海岸線174公里。元世祖于1273年設置設耽羅國詔討司,后改成耽羅軍民總管府,駐軍約1700人,大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在高麗、大明的雙重壓力下,該島駐軍向高麗投降,是我國歷史上管轄時間持續最久(約120年)的外飛地。
舊港宣慰司(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巨港),由大明直接管轄、任命官員的海外飛地,1407-1440年。1405年廣東籍華商協助鄭和艦隊消滅陳祖義海盜集團,1407年被明成祖冊封為首任舊港宣慰司。
你,還知道中國有哪些海外“飛地”?
注:圖片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