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建筑業暨房地產業“渝水天山 同心共建”展示推介活動將于9月9日—12日在烏魯木齊市環球國際大酒店舉辦。為充分發揮重慶西部大開發國家戰略地位和優勢,加強兩地住房城鄉建設領域的深入交流,本期特別推出解讀重慶城市價值新聞報道,讓在新疆干部群眾對重慶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為他們來渝購房置業提供更有益的參考。
在投資中,精確的錯誤不如模糊的準確,投資實質上是未來復利的增長。樓市也是如此,它的價值投資,從學會分析城市價值開始。
當前,正是全力拼經濟的時代。城市競爭日趨激烈,各大城市正“甩開膀子”積極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國城市格局迎來大洗牌。
其中,超大城市已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重慶是8.24萬平方公里、3400萬人口的超大規模城市,發展空間巨大。按照《重慶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預計到2035年,重慶將成為集超大城市、交通樞紐、工業重鎮、文化名城和人民城市于一身的超大型城市。
從紐約到東京,從北京到深圳,超特大城市的更新,引發土地稀缺性增加、基礎設施改善以及人口的不斷流入,都會對樓市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從而推動房價的上漲。
那么,重慶這座超大城市的實力究竟如何?
重慶城市夜景。
邁上“3萬億”新臺階
從基本面來看,重慶地處我國西南內陸腹地,它不僅是長江上游地區經濟、金融、科創、航運和商貿物流中心,更是我國最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西部金融中心、西部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和國際門戶樞紐,整體實力十分強悍。
當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已經被列為和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并列的國家經濟增長第四極,未來發展不可限量。
2023年重慶將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定位為“一號工程”,在這一國家戰略牽引作用下,川渝兩地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協同發展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2023年,重慶市GDP首次登上3萬億元臺階,達到30145.79億元,比2022年增長6.1%,成為我國中西部地區首個GDP超過3萬億元的城市。
就2023年重慶的經濟數據來說,重慶的一、二、三產業都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
經濟規模是產業升級、城市發展的基座,重慶GDP躍過3萬億元門檻,是城市發展的一個新起點,未來也將有更多投資者關注重慶,并選擇重慶。
“科技—產業—金融”新循環
研究城市的真實市場價值,必須找到背后更加穩定的支撐因素和內生動力。而國家對重慶的定位不僅僅是“戰略備份”,還有“改革尖兵”的角色。
3月20日,市經信委印發《重慶市加快推動“科技產業金融一體化”助力“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建設工作方案(2024—2027年)》,提出到2027年,全市制造業融資計劃新增500億元以上,制造業貸款余額占全市各項貸款余額比重提高至10%以上,組織項目路演活動20場以上,基金支持硬科技企業50家以上,境內外上市制造業企業累計達到100家以上。
當前,重慶正在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創中心,過去幾年,重慶科研投入在持續增長,科研院所的數量出現井噴,尤其是西部(重慶)科學城的橫空出世后,科技正在成為重慶這座城市轉型升級的主要推動力。
產業是一座城市的立身之本。重慶提出要打造2個萬億級產業集群,一個是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重慶已經擁有長安汽車、賽力斯、力帆科技等本土企業,另一個是電子制造業,已經有京東方、華潤微電子等來渝大手筆投資。
2024年8月初,重慶印發了《重慶市加速推進現代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提出要促進生產性服務業與“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融合發展。讓制造業向價值鏈高端躍遷,是重慶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的必然選擇。此次《行動方案》亮點頗多,重慶將以打造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為抓手,讓重慶制造升級為“重慶創造”,真正實現制造強市目標。
在金融方面,截至2023年末,重慶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貸款余額2140.55億元、1164.18億元,同比分別增加29.35%、20.88%。
重慶城市面貌。
央企密集入渝加碼合作
在重慶強大的產業實力與發展潛力之下,也加快了央企入渝加碼合作的步伐。
3月22日,中國中車集團兩家子公司同時落戶重慶。在此前不到10天的時間里,中國商飛公司、中國物流集團、國藥集團等央企,紛紛來渝深化合作,簽署相關合作協議,推動更多項目落地,攜手打造更多央地合作標志性成果。
要知道,央企作為國家的重要經濟實體,是國家戰略的執行者,具有規模大、產業鏈長、實力強等顯著特點,長期以來都是各地爭取合作的重要對象。
重慶房地產市場潛力巨大
市民在樓盤項目選購商品房。
城市能級是城市能量、活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集中體現,城市能級的躍升,也意味著重慶在新一輪城市競爭中,被推向了更高、更新的發展層面。
房地產業作為城市發展的重要產業之一,其發展跟城市價值緊密關聯。業內人士指出,隨著城鎮化、城市提升的推進,房地產業發揮著積極作用,持續為城市建設、人居品質提升、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從供需來看,為了契合城市發展步伐,政府及時調整供地節奏,致力于去庫存、供熟地、供好地、供配套齊全的土地。這種供應節奏的調整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優化城市空間布局,也能滿足購房者的需求,提升市場信心。
與之同時,重慶的人口也多,全市3191.43萬的常住人口,住房需求同樣無比旺盛。
可以說,未來的重慶房地產市場仍有較大“量”的增長空間和“質”的提升空間。
今年,為打通老百姓換房堵點、滿足高品質住房需求,重慶也出臺了不少房地產新政,從供需兩側協同發力促進房地產市場回暖和健康發展。
作為新一線城市,重慶超高的城市戰略定位之下,必然帶來政策資源的傾斜,吸引源源不斷的優質產業進入,隨之而來的是精英人才產生的持續居住需求,房地產的價值就會持續存在。相信隨著重慶城市能級的快速提升,城市價值進一步體現,將對房地產市場的長期穩定健康發展形成堅實的支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