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載自:劍膽琴心的流水賬
有長在肝上的肺 長在肝上的肺——肺隔離癥,也有長在小腸上的胰腺,人體真是復雜多變的!
胰腺是一個腹膜后器官,長在臍部上方肚子里面的后面。能分泌胰島素控制血糖,還分泌胰液用以消化食物。咋還長到小腸上呢?
這還得從一位患者說起。一位王女士,60歲了,退休前做了個體檢,做上腹部ct時發現腸道上長了一個腫瘤,約2.5厘米大小。她大為緊張,平時非常注重自己的飲食起居,飲食清淡,休息規律,情緒平穩,而且自己也沒有任何不舒服,咋就會長腫瘤呢?而且還是在小腸上?
圖1 CT所見的小腸腫物
經過醫生朋友推薦,她來到上海交通大學附屬新華醫院找到施寶民主任,并盡快安排住院。施主任安慰她說,根據增強ct的結果,應該考慮良性腫瘤,一般腹腔鏡下微創手術就可以切除,切掉后若恢復順利,以后就徹底治愈了,不必過于緊張。她一顆焦急的心算是暫時穩定下來了。
經過完善的術前檢查和準備后,開始手術了。麻醉醫生順利全麻成功后,先在肚臍下方開一個10mm的小孔,腹腔內充氣,進入腹腔鏡攝像頭,在腹腔內直視下另外開了2個5毫米和兩個12毫米的孔,進去腹腔探查,根據術前ct定位,病變是在近段空腸。果不其然,在小腸上發現了一個灰白色,鵪鶉蛋大小的腫物。
圖2 腹腔鏡術中所見小腸壁異位胰腺
施主任觀察了一下,根據腫塊的特征,估計是異位胰腺,不像是真正意義上的腫瘤。但即便是異位胰腺,也是需要切除的,因為它長的地方不對,會引起潰瘍、出血、穿孔,有的還會引起癌變。
隨后順利地將腫塊切除,送快速冰凍,冰凍報告出來后,果然印證了先前的診斷,異位胰腺。
圖4 切下的標本及病理結果
將小腸完整縫合,手術40分鐘左右就結束了。石蠟切片報告,還是異位胰腺。術后恢復順利,6天后王女士就出院了,迄今無任何不適。
5年前施主任曾經診治過一例胃竇部的異位胰腺病人。病人是70多歲的男性,反復胃病和消化道出血,經過胃鏡檢查發現在胃竇部有個2厘米左右的病灶,活檢顯示有胰腺組織。于是準備手術,先做了一個局部切除送冰凍,術中冰凍發現有癌細胞,考慮異位胰腺癌變。又擴大做了胃癌根治術。
圖5 胃竇部的異位胰腺
胃鏡下所見;CT 所見;術中所見。
什么是異位胰腺呢?
異位胰腺(heterotopic pancreas)是胰腺本身以外生長的與正常胰腺組織沒有關聯的胰腺組織,屬于一種先天性畸形。首次由Jean Schultz在一例尸檢新生兒的回腸憩室發現(1727年)。異位胰腺可見于腹腔的任何部位,以十二指腸最多見,約占27%;胃次之,約占25%;空腸約占異位胰腺15%;回腸與Meckel憩室約占3%;偶爾也可見于膽囊、膽管、肝臟、脾臟、腸系膜、大網膜、橫結腸、闌尾、臍孔等處。大多數為單發,多發者少見。病變通常較小,生長緩慢;一般無癥狀,易漏診,常偶見于其他原因的手術和尸檢患者。
異位胰腺的發生原因與胚胎發育異常有關。在人胚的第6?7周時,當背側和腹側胰始基隨著原腸上段旋轉融合過程中,如果有一個或幾個胰始基細胞停留在原腸壁內,由于原腸縱行生長而可將胰始基帶走。背側胰胎基產生的細胞組織,將被帶到胃;腹側胰始基產生者則被帶到空腸,成為異位胰腺。如果胰始基伸入胃腸壁、膽系、網膜甚至脾臟,就會在這些器官中出現胰腺組織,也為異位胰腺。
異位胰腺可以引起出血、潰瘍、梗阻和癌變,一般情況下一旦發現,還是需要處理的。因為這些異位胰腺一樣會發生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囊腫、腺瘤、腺癌等。
專家簡介
施寶民
主任醫師 教授 博導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 肝膽胰外科
擅長
普外科各種疑難雜癥的診治,尤其是肝膽胰脾良惡性腫瘤、各類膽石癥、門靜脈高壓癥的外科治療及胃腸肝膽外科疾病的微創外科治療。
簡介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肝膽胰外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2000年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獲得博士學位,2004年赴法國歐洲微創外科中心進修腹腔鏡外科。2007年~2008年國家留學基金委全額資助在德國洪堡大學Charite 醫學院作訪問學者,并獲得德國醫學博士學位。
主要從事普外科尤其擅長肝膽胰脾外科及其微創外科的基礎和臨床研究。對于肝膽胰及消化道腫瘤、復雜的肝內外膽管結石、門靜脈高壓癥的外科治療和微創外科技術有較深入研究。作為高級訪問學者,在德國師從著名外科學家、歐洲外科學會主席Neuhaus教授。開展各類腹部大型復雜及微創外科手術,實施手術數千例,以創傷小、并發癥低、恢復快、遠期臨床效果好為特色。
近年來相繼開展保留十二指腸的胰頭切除術、保留幽門的胰十二指腸切除術、保留脾臟的胰體尾切除術、精準半膽或肝段切除術、部分脾切除術、合并部分肝及胰十二指腸切除的膽囊癌擴大根治術、合并半肝切除的肝門部膽管癌的擴大根治術等多種新術式,贏得國內外同道的認可及廣大患者的好評。
腹腔鏡微創外科技術可以熟練應用于各類肝膽胰脾及胃腸外科手術。腹腔鏡下肝葉切除、胰腺腫瘤切除,腹腔鏡下膽總管切開取石、腹腔鏡下脾臟切除及脾段切除術等,積累了豐富經驗。還開展了經臍單孔膽囊切除、肝囊腫切除等單孔微創外科手術。不但見效快,同時疤痕小或者無疤痕,做到了術后較好的美容效果。
先后承擔國家自然基金等國家10項。多次赴歐美等國家參加國際會議并大會發言。獲得省部級三等獎多項。國內外發表論文100余篇,SCI收錄雜志20余篇。主編專著2部,副主編2部,參編專著10部,英文專著《Liver cancer: new research》在美國NOVA出版社出版。
擔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分會實驗與轉化醫學學組委員,上海市抗癌協會膽道腫瘤專委會副主任委員,科技部國際合作計劃評審專家、上海市普外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普外專業委員會膽道外科學組委員、上海市普外科質控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上海腫瘤醫師分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上海普外醫師分會委員、上海中西醫結合外科委員會常務委員、上海中西醫結合外科委員會腹腔鏡微創外科學組副組長,上海市醫學會第四屆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專家、中國微循環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肝膽胰學組副組長、中國醫院協會醫療技術委員會肝膽胰腫瘤專家組組長、中國研究型醫院協會數字分會膽道損傷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基金評審專家、《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世界華人消化雜志》編委,《國際外科學雜志》編委,《中華實驗外科雜志》編委,《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青年編委,《中華醫學雜志(英文版)》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