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今墨,高曉松外婆的舅舅,被譽為“京城四大名醫(yī)”之一,是民國時中醫(yī)的泰山北斗。
施家的方子特別厲害,經(jīng)常藥到病除,不過也有一個規(guī)矩:到藥房抓完藥之后,藥方必須當場撕毀。
▲施今墨
清末民初時期的中醫(yī)不像今天,有系統(tǒng)的理論可以學習。當時主要的學習方法,就是跟著師傅學。但像施家這種,收外徒極少,如果外人想學,就只能偷學施家開的方子。
防止別人偷學,撕毀藥方自然是一種很有效規(guī)避的方法。
不過,施先生宅心仁厚,撕毀藥方并不僅僅是防止別人偷學,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同樣的病癥,不同的人開的藥品劑量,甚至是方子都是不同的。如果僅僅是照抄方子,很可能不但治不好病,還會造成生命危險。
后來,新中國成立后,施先生將自己一生珍藏的藥方,都獻給了國家。
施先生并不是一開始就學醫(yī),而是選擇了仕途。
施先生出身于官宦之家,外公李秉衡曾任山東巡撫、長江水師大臣,是與張之洞、劉坤一兩位總督一同列名東南互保協(xié)議的重臣,《清史稿》中對其評價為“大氣節(jié)”。
▲矮大緊
施先生年輕時入學山西大學堂,但因反對山西大學堂西齋主持人、傳教士李提摩太,被校方開除,轉(zhuǎn)學入讀了山西法政學堂,后來因為太過優(yōu)秀,又被保送到京師法政學堂。
在這里,施先生認識了同盟會的領(lǐng)導(dǎo)人之一黃興,便追隨之,還參加了1911年的辛亥革命,為推翻清王朝作出了突出貢獻。
并以山西代表的身份,被邀請參加孫先生的大總統(tǒng)就職典禮。還協(xié)助當時的陸軍總長黃興,制定陸軍法典。
不過,后來進入軍閥混戰(zhàn)時期,施先生厭倦了官場上的爾虞我詐,“不為良相,就為良醫(yī)”,毅然棄政從醫(yī)。
▲陸士嘉在德國,照片中的小蘿莉正是高曉松的媽媽
高曉松的外婆陸士嘉(著名流體力學家、教育家)就是由施先生撫養(yǎng)大的。
高曉松的外婆命途多舛,祖父陸鐘琦是最后一任山西巡撫,被軍閥閻錫山殺害,祖母、父親也一并被殺。母親便帶著陸士嘉投奔了施先生。
后來陸士嘉去歐洲留學的高額費用,就是施先生出的。
▲絨線胡同
當時的施家因為醫(yī)術(shù)高明,也積攢了豐厚的家財,當時在京城中樞之地的絨線胡同,有一個四十八間半的大宅子,就是施家的。
參考資料:《中國醫(yī)學通史》、《施今墨生平傳略》、《清史稿》、《魚羊野史》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