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摩登消費
作者 | 星空
編輯 | 蛋總
美編 | 李雨霏
審核 | 頌文
在珠寶行業的璀璨星河中,周六福以其獨特的品牌魅力和廣泛的市場布局,成為了眾多消費者心中的明星企業。
然而,隨著周六福步入20歲的成長關鍵期,消費者的質疑與行業挑戰接踵而至,尤其是其消費者信任方面的危機,成為了制約周六福進一步發展的瓶頸。
1、消費端質疑:信任危機的警鐘
今年3月,山東青島的一起消費者投訴事件,將周六福推上了風口浪尖。
據濟南日報旗下的新黃河新媒體報道,一位王姓消費者在山東青島平度市揚州路86號的周六福珠寶門店花費1.6萬元購買了一款足金手鐲,卻未能在顯著位置找到周六福的品牌鋼印。
此外,這位顧客掃描手鐲檢測證簽上的二維碼,彈出的網頁卻提示“運行錯誤”,這些細節讓消費者瞬間對產品的真偽產生了嚴重質疑。
門店方面對王先生的反饋是“因為出貨量大,漏打鋼印,可以返廠打,也可以選擇退貨或者換貨”,對于掃描檢測證上的二維碼出錯的問題,該門店也表示是因為“因為入庫慢,沒查詢到”。
這一事件無疑暴露了周六福在質量控制和門店管理上的疏漏。
周六福的品牌鋼印作為產品真偽的重要標識,其缺失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更對品牌的信譽造成了較大損害。
無獨有偶,今年315期間,周六福也曾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在江西都市頻道聯合多省市媒體的突擊檢查中,鷹潭市余江區果喜大道的周六福門店拒絕提供一口價金飾品克重信息的行為,引發廣泛爭議。
該門店店長以“新員工未接受詳細培訓”為由進行辯解,雖然看似情有可原,但實則反映了公司在員工培訓、服務標準化及消費者透明度方面的嚴重不足。
在消費者日益注重知情權與選擇權的今天,信息的不透明只會加劇消費者的不信任感,增加維權難度。
今年8月,一位浙江消費者也對周六福的產品質量產生質疑。據深圳報業集團旗下的讀特新聞報道,該消費者購買的18K金首飾,到手后經檢測卻僅為15K,她認為純度嚴重不符,并向門店討要說法。
周六福的網店最初不承認純度不夠,要求出具第三方檢測報告,于是該消費者拿出了置換店的第三方檢測報告,周六福網店又要求消費者證明相關產品是周六福的產品,才能解決含金量不足的問題。
該消費者表示將在第三方的見證下,拍攝送檢國檢的全過程,繼續維權,并通過12315對周六福進行了投訴。
對于珠寶品牌而言,產品的純度與品質是“生命線”,面對消費者的質疑,周六福作為品牌方也需要拿出更多誠意與之積極溝通,商討解決方案。
「摩登消費」注意到,截至9月4日的最近30天內,周六福在黑貓投訴上獲得了152起投訴,其中已完成數量為31起。其中也包括消費者投訴周六福黃金不按要求稱重,產品質量差等質疑。
成立于2004年的周六福,如今已經來到第20個年頭,在消費端的服務仍有提升的空間。
2、資本市場的挑戰:IPO之路坎坷
在珠寶行業,不少品牌都冠以“周姓”,多數原因是其創始人都姓周。
例如,周大福的創始人叫周至元,他1929年創辦了首家周大福金行。周生生的創始人叫周芳譜,他1934年在中國廣州創辦周生生。周大生的創始人叫周宗文,他在1992年創辦了周大生。
但是周六福的創始人并不姓周,而是姓李。2004年4月16日,只有高中學歷的李偉蓬和陳創金分別認繳出資50萬元,共計100萬元設立了周六福的前身:深圳市周天福珠寶首飾有限公司。
一年之后,也就是2005年4月份,李偉蓬的親弟弟李偉柱以50萬元的價格買下陳創金所持的周天福珠寶的股份,此后深圳市周天福珠寶首飾有限公司成為了李偉蓬和李偉柱兄弟倆的公司。
2012年3月,周天福公司正式變更為深圳市周六福珠寶有限公司。
目前在周六福公司內部,弟弟李偉柱擔任公司的董事長兼執行董事,哥哥李偉蓬則擔任周六福的執行董事兼總經理。
經過15年的發展后,周六福曾于2019年4月份第一次向證監會申請在A股深交所上市,但當年他們選擇的會計師事務所正中珠江因為牽涉“康美藥業財務造假”丑聞,最終周六福的首次上市也于同年底折戟。
(圖 / 攝圖網,基于VRF協議)
2020年,周六福再次遞交上市申請,但其加盟模式以及存貨相關情況遭到發審委的追問。
比如,發行人對加盟商管理的內控制度是否健全并有效執行,加盟商是否存在大量庫存積壓等等。最終他們還是沒能獲得首發通過。
2023年2月,周六福第三次申請在A股上市,同年3月份他們收到了上市問詢,問詢涉及前次申報、商標權屬、業務模式、內控制度、加盟模式、電商模式等10大類問題。7月份周六福對問詢函進行了回復。
但2023年11月8日,周六福及其保薦人向深交所提交了撤回上市申請資料的請求。
三次沖刺IPO失利之后,周六福在今年將目光投向了港交所,2024年6月底他們遞交了赴港上市招股書。
據招股書顯示,周六福在2021年、2022年和2023年,營收分別為27.83億元、31.02億元、51.5億元。同期的凈利潤分別是4.254億元、5.752億元、6.597億元;毛利分別是9.746億元、12.001億元、13.509億元。
周六福的上市之路比較坎坷,如今他們第四次沖刺IPO,能否順利在港交所上市,仍需要時間給出答案。
3、加盟模式的“雙刃劍效應”
周六福招股書披露,截至到2023年12月31日,該公司的門店總數已經達到4383家,其中包括4288家加盟店和95家自營店。
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周六福的加盟門店數量分別凈增了88家、280加和314家。該公司的加盟門店數量占總門店的比例高達97.8%。
相比之下,友商周大福的加盟零售點占其內地店鋪總數的比例約為77%(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數據);周大生的加盟門店占其門店總數的比例約為93.4%。
加盟模式無疑是周六福實現快速擴張的重要法寶。
(圖 / 界面圖庫)
從2021年至2023年,周六福的門店總數從3764家增長至4383家,這一數據充分說明了加盟模式在公司發展過程中的巨大貢獻。通過加盟模式,周六福得以迅速占領市場,提升品牌影響力,實現規模效應。
然而,過度依賴加盟模式也為周六福帶來了諸多隱憂。
一方面,加盟店數量的激增使得公司在門店管理和質量控制上面臨巨大挑戰。由于加盟店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其經營行為往往難以完全受總部控制,導致服務質量參差不齊,消費者投訴頻發。
在上市招股書的風險因素中,周六福也明確表示,他們的門店網絡主要由加盟商經營的加盟店組成,而他們對加盟商的控制有限。
并且在過去,周六福曾因加盟商銷售未經授權的第三方產品而遭到知識產權侵權糾紛、產品質量索賠及負面宣傳。
他們要求加盟商在進行銷售及推廣方面嚴格遵守公司的政策及指引,但無法保證所有的加盟商會嚴格遵守這些政策及指引。
另一方面,隨著門店數量的增加,周六福的存貨金額也持續增加。
2021年、2022年及截至2023年12月31日,周六福的存貨結余分別為人民幣12.464億元、人民幣16.147億元及人民幣19.127億元,呈現逐年增長趨勢。這對公司的資金管理和運營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何平衡擴張速度與管理質量,成為周六福未來要解決的問題。
總的來看,20歲的周六福正處于發展的關鍵時期,卻面對消費端的質疑與挑戰、IPO之路的坎坷以及加盟模式的雙刃劍效應等多重考驗。
在此情況下,李偉蓬和李偉柱兩兄弟仍需要強化質量管控、提升信息透明度、加強員工培訓以及做好售后服務等工作,確保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消費體驗,周六福的未來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文中題圖來自周六福官方微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