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西部時間2024年8月27日,由美國柯布研究院(Cobb Institute)主辦的“作為橋梁的中美過程哲學暑期班”研討會成功舉行。波士頓大學教授、美國柯布研究院院長穆爾女士主持會議,中美后現代發展研究院創院院長、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小約翰·柯布(John Cobb, Jr)博士等近60位中美過程學者參加了研討會。
穆爾(MaryElizabethMoore)院長在主持會議
美國過程研究中心中國部主任,中美后現代發展研究院項目主任樊美筠博士在研討會上做了主旨發言。美國著名過程哲學家,建設性后現代思想家杰伊×邁克丹尼爾(Jay MacDaniel)教授、美國阿肯色里昂學院前代理校長保羅×布伯(Paul Bube)教授、美國華盛頓州有機哲學中心主任凱文×克拉克(Kevin Clark)博士、美國當代著名哲學家,《過程-關系哲學-淺釋懷特海》作者羅伯特·梅斯勒(Bob Mesle)教授,美國格里斯蘭大學教授芭芭拉·梅斯勒(BarbaraMesle)教授,美國中美后現代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美國過程研究中心中國部執行主任王治河博士也依次做了發言,對中美過程哲學暑期班在過去近二十年的蓬勃發展進行了回顧。
樊美筠博士在發言
首先,樊美筠博士簡要追溯了中美過程哲學暑期班的發展史。她提到,在上世紀末克萊蒙對于大部分的中國人來說是聞所未聞的。而在近三十年后的今天,有“生態城”美譽的克萊蒙則成為了揚名中外的過程哲學研究中心。此番欣欣向榮之景,與中國過程思想家們的共同努力特別是美國過程研究中心中國部以及美國中美后現代發展研究院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其中中美過程哲學暑期班居功厥偉。自2006年桂林暑期班開始,中美過程哲學暑期班便由中美后現代發展研究院與美國過程研究中心聯合在中國大陸舉辦。其旨在使國內中青年哲學工作者較系統地了解當代西方過程哲學和建設性后現代主義的基本理論、研究狀況和發展動向,進而融通中西文化,開闊學員視野,為未來的新文明做好思想上的準備。至今為止,已有五六百名學員參與了中美過程哲學暑期班的活動。在過去的近二十年里,中美過程哲學暑期班的規模不斷壯大,其參與者由最開始的以國內高校在讀碩士和博士生為主,到今天的面向社會各界人士特別是公益人士和生態企業家;其開辦地點也從大學校園轉往生態村。對中美過程哲學暑期班的參與者來說,此項活動不僅開拓了他們的視野,還為他們提供了在生活中真真切切地實踐機會。中美過程哲學暑期班給其參與者帶來的是生命的蛻變,真可謂一項改變人生的項目。當提到中美過程哲學暑期班的成效時,樊美筠博士特地指出了哈爾濱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楊麗教授。楊麗教授自2007年與過程哲學結緣后,10多年來,她幾乎每期都參加過程哲學暑期班。暑期班極大地拓展了她的視野,豐富了她的研究。她不僅將過程哲學運用到自己的教育學研究中,使自己成為過程教育在當代中國的領軍學者,而且指導大量博士碩士從事過程教育研究,迄今為止已培養了近100余位過程教育工作者。她與其弟子于2016年在哈師大發起的“夜讀懷特海”讀書活動,至今已堅持了八個年頭了,在中國國家知識基礎設施(CNKI)上以“懷特海”為標題關鍵詞進行搜索,可以發現哈爾濱師范大學迄今為止發表的相關論文數量最多,共計 83 篇。這些論文大部分由楊教授本人、同事以及她的博士生和研究生撰寫,哈師大對懷特海教育思想的研究,已經成為中國學術界的一道靚麗的風景。
中美過程哲學暑期班將過程哲學從克萊蒙帶到了中國,不僅使克萊蒙成為研究過程哲學的中心,而且更重要的是,它為中美兩國的友誼搭建了橋梁,滋養了以過程哲學為核心的有機共同體。
邁克丹尼爾(JayMacDaniel)教授在發言
緊接著,曾多次參與過中美過程哲學暑期班授課的美方學者杰伊×邁克丹尼爾(Jay MacDaniel)教授、保羅×布伯(Paul Bube)教授、凱文×克拉克博士、羅伯特·梅斯勒(Bob Mesle)教授和巴布拉·梅斯勒(Barbara Mesle)教授分別回憶了他們在暑期班的美好時光并做了感人至深的分享。邁克丹尼爾教授談到,作為一個美國人,他非常感謝王治河博士和樊美筠博士。通過對中美過程哲學暑期班的參與,他認識了來自不同背景的中國人,這些經歷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他的生命軌跡。邁克丹尼爾教授說,他對中美過程哲學暑期班的感動難以言表,所以只能在短暫的時間里將令他震撼的五種力量進行簡要概括。它們分別是:友情的力量、思想的力量、文化的力量、馬克思主義的力量以及未來無限可能的力量。邁克丹尼爾教授提到,起初他本以為他只是到中國來教授懷特海的過程哲學,但沒想到的是,他被中國學員至深的情感、開放的觀念和創新的勇氣深深折服。通過中美過程哲學暑期班,邁克丹尼爾教授得以與中國人攜手同行、分享心得并深入體驗中國美食和音樂文化。同時,邁克丹尼爾教授還提到,他對馬克思主義的智慧有了煥然一新的認識。在邁克丹尼爾教授看來,他與中國學者的交心暢談是一場跨越政治立場的交流,亦是對未來中美友誼的美好見證。
布伯(PaulBube)教授在發言
克拉克(KevinClark)博士在發言
布伯教授和克拉克博士在發言中均提到,中美過程哲學暑期班為中美深度交流搭建了不可或缺的橋梁。中國年青人對傳統的求索和對心靈的反思深深地打動了布伯教授。布伯教授談到過程暑期班對他和其夫人的一個重大影響是,暑期班成功地使他們夫婦回到美后成為了素食主義者。克拉克博士則表示,中國學員對新興觀念的開放令他非常震驚。他將這一點歸為重在情理相融、和而不同的中國傳統文化。克拉克博士坦然,他之前一直認為人與人之間的競爭關系才是常態,但他非常驚喜的發現,中美過程哲學暑期班的參與者之間彰顯了一種相互鼓勵、和睦真誠的人際關系模式。對克拉克博士而言,中美過程哲學暑期班開拓了他的視野,使他與中國人建立了彌足珍貴的難得友情。
梅斯勒(BobMesle)教授和巴布拉(BarbaraMesle)教授在發言
梅斯勒教授夫婦為大家展現了中美過程哲學暑期班的日常生活。作為詩人的巴布拉·梅斯勒教授就在中國的點點滴滴賦詩一首。她深情的吟誦令人動容。巴布拉·梅斯勒教授坦言,中國對她有再造之恩。她的先生羅伯特·梅斯勒教授提到,過程哲學有著凝聚共識、團結人心的力量。他神采飛揚地講述了牡丹江暑期班通過撿垃圾來實踐生態文明的經歷。羅伯特·梅斯勒教授回憶起在中美過程哲學暑期班的生活,不禁感慨人類對山川河流應有的責任,并對未來中美兩國人民萬眾一心共建生態文明的盛世美景進行了展望。
王治河博士在發言
接下來,王治河博士在發言中中對中美過程哲學暑期班在中國的影響進行了陳述。他提到了過程哲學在中國日新月異的發展。截至今日,除了數十個過程研究中心在中國成立外,已有許多與過程思想相關的專著、譯著和論文在中國出版。幾乎懷特海的所有重要著作都有了中譯本。其中懷特海的巨著《過程與實在》有三個中譯本,《教育的目的》有10個中譯本,而且是來自不同的譯者,不同的出版社。值得欣慰的是,目前有關國家級出版社也正在籌備出版《懷特海全集》。談到過程哲學熱的深層原因,王治河博士認為,有機過程哲學不僅有助于我們重估傳統文化的價值,發見它的璀璨之處,而且有助于我們推動文明的生態轉型,也就是由工業文明走向生態文明。作為一種有機過程思維,過程哲學可以為生態文明提供理論支撐。王治河以今年“柯布共同福祉獎”得主之一、中國泰威電子&斯美生活創始人李文良博士為列,解釋了有機過程哲學的廣泛應用性。在他看來,李文良所提出的“51-25-24天地人和”股權創新模式可以看作是對有機過程思維的自覺運用,泰威也因此成為生態文明企業的雛形。因為生態文明是一種追求人與自然共同福祉的文明。所謂“51-25-24天地人和”股權模式就是員工持股25%而成為企業的合伙人,投資人持股退到只占24%,而最大的持股者是天地萬物占到51%,這就意味著企業要遵循天地萬物的利益,去“助天生物”、“助地養形”,將企業紅利的大頭回饋給天地萬物,從而讓地球環境越來越好,員工越來越幸福。王治河談到今天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走向生態轉型,為了因應這一形勢,2025年在美舉辦的第18屆生態文明國際論壇將開辟“生態企業家”專場討論企業的生態轉型問題。他認為企業家可以為生態文明做出獨特的貢獻,并強調走向生態企業可以說是生態文明時代企業家的歷史使命,同時指出了中國的生態企業家可以出海聯合世界其他國家的生態企業家一道,在這方面大顯身手,做出自己殊勝的貢獻!
阿提拉?格朗皮埃爾(AttilaGrandpierre)博士在發言
匈牙利布達佩斯長期可持續發展中心研究主任阿提拉?格朗皮埃爾(AttilaGrandpierre)博士說,雖然自己只參加過一次過程暑期班,但卻給他留下美好印象。中國政府將“生態文明”提到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更是令他激動不已。在他看來,生態文明代表著人類的未來。他衷心感謝王治河博士鼓勵他撰寫《生態文明--人類的未來以生命為中心的可持續性轉向》一書,現在這本書即將殺青。他感到很激動。他愿將此書作為對世界范圍的過程研究事業和生態文明事業的獻禮。
劉璐教授在發言
哈爾濱師范大學的劉璐教授曾三次參與過程哲學暑期班。她在發言中非常感謝王治河博士和樊美筠博士兩位老師帶她走進過程哲學的大家庭,與各位國際知名學者和友人相知相識。王老師和樊老師更是為連接東西方的學術交流和國際友誼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對劉教授來說,過程哲學改變了她的人生,使她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每次參加過程哲學暑期班,都讓她對過程哲學的內涵與價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正如杰伊教授所說的,過程哲學暑期班不僅給學生教授知識,同時讓大家收獲了友誼,雖然遠隔重洋,但是我們的心是相連的,我們彼此是相互懷念和珍惜的。劉教授從一名青澀的大學講師,逐漸成長為教學骨干教師,在課堂上她把過程哲學的思想傳播給同學們,為過程哲學和生態文明撒下希望的種子!
柯布(JohnCobb,Jr)院士在做總結性發言
最后,柯布院士本人對研討會做了總結性發言,發表了感人至深的講話。他談到,王治河博士和樊美筠博士兩位學者在發展過程思想、構架中美兩國人民友誼橋梁方面的成就讓他非常欣喜。他希望他們所做的一切能夠幫助促進兩國的和平發展,避免戰亂。柯布院士坦言,王治河博士和樊美筠博士兩位的到來,為克萊蒙帶來了新的生命,也豐富了他自己的人生,對此他表示由衷的感謝。同時,柯布院士坦承,雖然他的記憶力已大不如前,但他依舊堅信過程思想能夠幫助我們以誠實的、開放的、真誠的、尊重的、現實的態度來對話。至此,此次研討會在感動中圓滿結束。
(美國德魯大學倫理學博士何斯美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