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意外總是突如其來,讓人措手不及。而如何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反應,往往決定著事情的走向和結果。
曾經看到一個男孩被 100 度開水燙傷的事件,給眾多家長上了深刻的一課。
3歲的強強(化名)看到奶奶燒的熱水,冒著煙,很好奇,用手去拿水壺,水壺里的水倒出來灑到了他的腳上。哇的一聲引起了家人的注意。
奶奶見狀,火急火燎地催促爸爸趕緊下去開車去醫院。
媽媽看到說,孩子燙傷不能馬上去醫院,要先在家里面處理。
媽媽的急救處理堪稱教科書級別
第一步:沖
媽媽迅速打開水龍頭,讓冷水沖向小強被燙到的腳面,同時輕聲安撫著他,告訴他別怕,沖一下水就會舒服些。媽媽一直用流動的冷水給孩子沖了 20分鐘,才進行下一步。
如果燙傷部位有衣服,先不要脫衣服,一定要隔著衣服沖水。
第二步:脫
沖完水后,媽媽用剪刀小心地把孩子的襪子剪開,露出被燙傷的部位。看到只是微微發紅,媽媽稍稍放下了心。
第三步:泡
如果燙傷部位疼痛明顯,再泡在冷水中10-30分鐘,進一步降溫。
第四步:蓋
媽媽讓爸爸把醫藥箱拿來,找出紗布蓋到孩子被燙傷的部位,防止外面的細菌和病毒入侵,避免感染。
第五步:送
完成前面四步處理,再開車送孩子去醫院。
到達醫院后,媽媽向醫生講述事情經過。醫生聽到媽媽的講述后,不由得豎起大拇指。
背后的急救原理
醫生表示,他在醫院接診過很多類似的孩子,但很多家長在孩子被燙傷后,都是火急火燎地沖到醫院,卻錯過了最佳的處理時機。
比如之前看到過一個新聞,1歲多寶寶被燙傷后,家人手忙腳亂地給寶寶脫衣服,涂醬油、涂牙膏,結果因家人處理不當,寶寶傷情加重。
醫生說,孩子被燙傷后,熱量會從表皮滲透向真皮層,再滲透向肌肉。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把時間浪費在不當處理或送醫院的路上,就會導致燙傷越來越嚴重。
而像這位媽媽這樣,馬上用流動水沖燙傷部位,就能起到降溫的作用,阻止熱量繼續散入皮膚深層,也能減輕孩子的疼痛。
正因為媽媽的急救措施及時且正確,小強雖然被滾水燙到,但現在看起來只是淺一度的燙傷。
醫生詢問媽媽家里面有沒有燙傷膏,得知有燙傷膏后,醫生說不用開藥,也不用治療,回去擦上燙傷膏,第二天基本就好了。
反思與啟示
這個事件讓我們深刻認識到,掌握一些急救知識是多么的重要。
在孩子受傷時,我們往往本能地想要立刻將其送往醫院,卻忽略了在家中進行及時有效的初步處理。被燙傷后的在家中用流動水沖就是最及時的降溫方法。
像小強媽媽這樣,掌握正確的急救知識,才能在關鍵時刻為孩子爭取到最佳的治療時機。
然而,現實中又有多少家長能夠像小強媽媽這樣冷靜且正確地應對呢?
很多家長在孩子遭遇燙傷等意外時,由于缺乏相關知識,手忙腳亂,錯過了最佳的急救時間,導致孩子的傷情加重。
作為家長,我們不能總是依賴醫生和醫院,而應該主動學習一些常見意外傷害的急救知識。
比如,除了燙傷的處理,還應了解如何應對擦傷、扭傷、噎食等情況。
參加相關的急救培訓課程或者在線學習權威的急救知識,都是不錯的途徑。
同時,家中也應常備一些基本的急救藥品和器材,如燙傷膏、消毒藥水、紗布、繃帶等。
此外,我們還要將這些知識傳授給孩子,讓他們從小就懂得如何保護自己。
當意外發生時,您能像小強媽媽一樣冷靜應對嗎?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