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9日,一輛Uber自動駕駛車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一名行人死亡,這也是全球首例自動駕駛車致人死亡事故。
由此,Uber逐步放緩了在自動駕駛領域研發、測試,并于2020年出售了相關部門。
但這并不意味著Uber對自動駕駛賽道的放棄,而是換了個方式。
2023年10月,Uber宣布,與Waymo、捷豹合作,在舊金山、菲尼克斯實現Robotaxi收費運營,開啟“平臺+技術+整車”的“金三角”合作模式。
今年以來,Uber在自動駕駛領域布局加速,陸續官宣了與比亞迪、Cruise等的合作。
8月底,Uber又宣布,投資英國自動駕駛系統提供商Wayve,雙方旨在共同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為未來出行方式帶來更多可能性。
Uber首席執行官達拉·科斯羅薩西
盡管,Uber的CEO達拉·科斯羅薩西表示,不期望自動駕駛在未來5到10年內能成為主要利潤來源。
但并不影響Uber等出行公司對自動駕駛的投入。畢竟,很大程度上,這是為了“戰略防御”。
作為出行平臺,Uber的生存之道主要還是,通過互聯網,為用戶提供更方便、便捷、便宜的打車服務。
而一旦有有成本更低的出行方式出現,那么Uber或許將不復存在。這也是近期科斯羅薩西與馬斯克“爭論”的原因,亦是Uber們堅持不放棄Robotaxi的原因。
01
乘坐者增加,Uber越發重視自動駕駛
“Uber在第二季度自動駕駛乘車次數較去年同期增長了6倍。”8月6日,Uber在公布2024年二季度財報時,特別強調了自動駕駛業務取得了不錯的進展。
盡管沒有透露具體數字,但科斯羅薩西在財報電話會議上提到,這主要歸功于與Waymo等十家合作伙伴的合作,包括但不只是Robotaxi。
去年10月,Uber與Waymo攜手,在鳳凰城推出了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正式拉響了Uber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商業化落地。
Uber與Waymo展開合作
同年9月,Uber又與自動駕駛卡車運輸公司Waabi合作,在美國達拉斯和休斯頓之間進行有司機駕駛的商業試運行。
今年6月,Uber又與另一家自動駕駛卡車運輸公司Aurora簽署了一項多年協議,后者的自動駕駛技術將在Uber Freight(Uber于2017年推出的一個貨運平臺)上提供服務,直至2030年。
現有合作繼續推進。財報電話會上,科斯羅薩西還表示,將在未來幾個月公布其自動駕駛計劃的更多合作細節。
進入三季度以來,Uber在自動駕駛領域步伐加速明顯。
7月底,Uber和比亞迪聯合表示,將建立多年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其中重要的一項合作是,兩家公司將合作開發基于比亞迪的自動駕駛汽車,并將其部署在Uber平臺上。
8月中旬,優步宣布,與Cruise創建多年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雙方計劃于2025年將一定數量的雪佛蘭Bolt自動駕駛車導入Uber平臺。
8月底,Uber又宣布,與無人駕駛汽車公司Wayve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并對后者進行戰略投資,作為Wayve今年5月宣布的10億美元C輪融資的延續。
協議表示,在Uber的額外資金和支持下,Wayve一方面打算加快與全球車企合作,為消費者打造L2、甚至L3級自動駕駛汽車;另一方面,致力于開發全球可擴展的L4級自動駕駛汽車,以供未來在Uber上部署。
在科斯羅薩西看來,Robotaxi乃至自動駕駛汽車不是贏家通吃的市場,而是需要技術創新和廣泛合作才能共同推動的行業。
他還透露,自動駕駛玩家在Uber平臺上的利用率顯著高于自營渠道。Uber的市場技術能夠提高固定資產的利用率,預計自動駕駛的增量效益將超過Uber平均20%的抽成率。“Uber將繼續保持最大的市場流動性,結合人類司機和自動駕駛技術”。
他舉例稱,麥當勞、星巴克等公司自身都有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渠道,但依然會選擇通過Uber來為門店帶來更多的需求。
至少從表述和近期動作來看,Uber的決心很堅定。
02
與特斯拉爭論,成為對手不如成為隊友
Uber頻繁布局的背后,首先“有意見”的不是出行賽道友商,而是特斯拉CEO馬斯克。
在“Uber與比亞迪在自動駕駛方面合作”的新聞下面,馬斯克評論說,“比亞迪需要迅速改變方向,否則他們就有麻煩了。”
馬斯克評論“Uber與比亞迪合作”新聞
早在2016年,馬斯克就將Robotaxi加入特斯拉的計劃中。2019年,馬斯克表示將很快實現無人駕駛的智駕功能,到2020年特斯拉就將擁有100萬輛無人駕駛出租車;2022年,馬斯克再次表示Robotaxi將在2024年量產。
最新消息,特斯拉正在開發的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將于今年10月發布。
按照2019年,特斯拉自動駕駛日活動上馬斯克的表述,Robotaxi第一階段將類似網約車、共享汽車的業務模式,特斯拉會建立自己的全自動駕駛的Robotaxi車隊,初期會自己運營,其打車成本會比現在的公交車票價還低。
后續,特斯拉不僅會運營自己的車隊,還會讓特斯拉車主的愛車也能加入共享車隊,這類車主每年可以獲利3萬美元。
對此,科斯羅薩西近期從Robotaxi商業邏輯出發,公開對上述模式表達了質疑。
特斯拉演示FSD技術
在科斯羅薩西看來,馬斯克的設想存在“三大問題”。
首先是,如何解決用車需求時間重疊難題。他介紹稱,“在你想用特斯拉Robotaxi的時候,很可能也恰恰是車主本身需要用車的時段。”
其次是,如何克服車主心理障礙。他認為,一些特斯拉車主不一定愿意讓陌生人坐自己的車,且存在物品丟失等可能性。
第三是,如何建立一套讓乘客和司機都滿意的系統。“除了在政策層面的阻礙,特斯拉想要憑借自身的體量搭建起一套Robotaxi服務基礎設施并非易事。”科斯羅薩西稱,為此,Uber共花了15年時間,并投入了數百億美元的資金。
在他看來,特斯拉目前聚焦的汽車、AI等業務都與出行服務本身完全不同。“打造一個價值5萬美元的硬件(如汽車),與每天驅動3000多萬次交易相比,是‘非常不同的業務’。”科斯羅薩西如是說。
因此,他建議:特斯拉與Uber達成合作。
如祺出行Robotaxi車隊
實際上,不止特斯拉,國內外還有很多車企在布局Robotaxi。比如吉利的曹操出行、上汽的享道出行,廣汽的如祺出行,都是在布局出行的同時,進行著Robotaxi的研發。
畢竟,出行擁有著巨大的市場價值。
根據“千際投行”的數據,2023年全球網約車市場規模達2727.1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8.75%,非常可觀。
與此同時,這一市場已經出現了頭部效應,恒者恒強。此前在國內,滴滴出行曾由于各種因素沉寂過一段時間,但市場份額依然占據絕對優勢。
想要重新劃分、拿到“蛋糕”,需要新技術、新方式才有可能顛覆固有格局。
何況,Robotaxi本身仍是一個巨大的藍海。麥肯錫咨詢報告與中金公司研究數據預測,2030 年無人駕駛出租車 Robotaxi 業務全球市場空間將超過2萬億美元。
這是一些自動駕駛公司、車企等布局Robotaxi的重要因素,也是Uber重視Robotaxi的重要原因。
如果未來有成本更低、更方便的出行方式出現,那么Uber們有可能不復存在。
這也是為什么,Uber一直很重視Robotaxi。
03
從自研到合作,Uber自動駕駛布局變化
居安思危,Uber早早就嗅到了Robotaxi可能帶來的產業顛覆。
早在2015年,它就開始了布局相關布局,是關注Robotaxi最早的一批企業。
當年,它先是從卡耐基梅隆大學挖來了約40名員工;第二年,又收購了自動駕駛卡車初創公司OTTO,而該公司的創始人安東尼·萊萬多夫斯基曾參與創立了谷歌的自動駕駛汽車項目。
很快,2016年12月,Uber即在美國匹茲堡首次推出自動駕駛汽車服務,乘客預約行程時,即有可能乘坐到Uber自動駕駛汽車。
不過,好景不長,Uber很快面臨一系列危機。
先是被谷歌控告盜取其自動駕駛專利。
2017年3月,谷歌向法庭申請禁止令,要求Uber立刻停止使用盜取的技術開發自動駕駛汽車。最終,雙方一年后達成“和解”,但代價是萊萬多夫斯基被解雇,Uber承諾不再使用Waymo的自動駕駛技術,并支付給Google約0.34%的股權。
后又迎來更沉重一擊。2018年3月,Uber的一輛自動駕駛測試車在亞利桑那州進行路試時發生事故,導致一位行人死亡,Uber不得不宣布暫停無人駕駛汽車測試。
不過,當時的Uber第一時間并沒有選擇放棄,而是先在多倫多成立人工智能團隊,后又追加1.5億成立研究中心。
Uber ATG首席科學家拉克爾·厄特森
2019年4月,Uber分拆出自動駕駛部門,成立Uber ATG,后者獲得了來自豐田、軟銀等公司約10億美元的融資,本輪融資后,Uber ATG的估值達到72.5億美元,并開始在多倫多、匹茲堡、華盛頓、舊金山等多個城市測試無人駕駛汽車。
但最終2020年,Uber還是選擇將Uber ATG出售給自動駕駛公司Aurora。
此后很長時間,再沒有與Uber相關的自動駕駛消息傳出。直到去年底,它又開始密集發聲音。
“Uber是一家擅長軟件開發的公司,研究硬件不僅難度加倍,成本也消耗不起,在公司遇到困難時,保住主營業務,果斷砍掉支線業務是明智的決定。”近期,科斯羅薩西在接受采訪時解釋了當時Uber放棄自動駕駛團隊的理由。
同時,他再次強調,雖然沒有自動駕駛團隊,但他們多年積累的經驗使得其可以快速與自動駕駛公司合作,從已有的市場中獲得即時需求,達成雙贏合作。
“這不會是一個贏家通吃的市場。”科斯羅薩西繼續說道。最初,我認為這是Uber想要開發這項技術的原因。
Robotaxi的“金三角”合作模式
如今,他依然要布局自動駕駛,不過是用他認為,更輕資產的業務模式。
在科斯羅薩西看來,Uber的動態調度模型是重要優勢,可以優化自動駕駛車輛的接送點和路線,確保它們在適合的任務上運行。如果某些接送點過于復雜或存在特殊情況,我們可以選擇派遣人工司機來執行這些任務。
“這種靈活性讓自動駕駛公司能夠專注于它們最擅長的領域,從而進一步提高效率。從整體數據來看,早期的結果非常令人鼓舞”。科斯羅薩西相信,隨著市場的發展,人類司機和自動駕駛公司將共同參與,會使得Uber在這個市場中保持最具流動性和最大的市場份額。
他認為,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監管環境的明確,這一合作模式會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