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七年(1432年)五月,明宣宗收到一份來自監察御史沈敬結案奏報,稱:自己奉旨徹查周王朱有燉(音dùn)謀逆一案,經過深入調查,發現周王并無反意,定遼左衛軍士馬義繪聲繪色描繪的內容純屬誣告。
好你個馬義,四年前參與周藩宗室內亂,朕好心饒你一命,沒成想依然不知悔改,竟然膽敢繼續攀咬藩王,這是打算把朕當傻子耍是吧。明宣宗頓時勃然大怒,命三法司覆實沈敬的報告之后,將馬義推出去斬立決。
“義,河南中護衛軍。初從庶人有熹偽造圖書及誹謗帖,系箭射彰德城下。事覺,法司論義罪當死。上宥其死,發戍定遼。義逃回河南,不悛前非。周王有燉聞之,欲捕義解京。義怨之,遂詣京師誣告周王交通謀義等事。”(《明宣宗實錄》)
開封鐵塔
馬義當初都只是被流放,身為其主家、宣德三年(1428年)周藩宗室內亂的主案犯之一的新安王朱有熺,究竟干何等天怒人怨之事,以至于被廢為庶人呢?
授爵新安王
朱有熺(音xī),生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為周定王朱橚第五子,明太祖朱元璋第三十六孫,生母不詳。
朱橚乃明太祖第五子兼嫡幼子,深受父母寵愛,甚至連稱帝前的的爵號“吳王”都賜給了他,藩地也是緊鄰京師南京的杭州。即便是基于政治考量,將他徒封,依然授予其“周王”這個頂級大國封號,藩地還是大明第一個北京、差點成為國都的開封。
奈何受盡恩寵的孩子,往往是最不懂得珍惜,相對于其他兄弟,同樣受過良好教育的他簡直是個政治小白,將藩王職責棄之如敝履,反倒醉心科研,因此屢屢給自己惹來偌大風波。朱有熺出生前,就因為擅自前往鳳陽老丈人宋國公馮勝,被老爹發配云南。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明太祖駕崩,皇太孫朱允炆繼位。這位新天子一上臺就違背對祖父的承諾,將屠刀對準叔叔們致力于削藩,首當其沖的便是朱橚這位嫡脈叔父。當年八月,他以謀逆的罪名被廢為庶人,一家子發配云南蒙化州(次子汝南王朱有爋(音xūn)不在其列)。朱有熺時年七歲。
建文帝劇照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經過四年廝殺,被迫起兵靖難的燕王朱棣以弱勝強,兵鋒直抵京師。當月十三日,在谷王朱橞、曹國公李景隆兩大二五仔的接應下,靖難大軍由金川門殺進應天城,走投無路的朱允炆在紫禁城奉天殿舉火自焚。
十七日,在諸王和群臣的共戴下,朱棣“勉為其難”的地登基稱帝,是為明成祖(明太宗)。隨即下旨恢復朱橚等被廢親王的爵位。包括朱有熺在內的周王府成員也得到赦免,離開云南,回歸京師。
當年八月初八,明成祖首次大封宗室,對象為此前夢圓被廢的周、齊二府諸侄,其中朱有熺被冊封為新安王。永樂元年(1403年)正月,朱有熺與父王朱橚一道回到闊別已久的開封。
永樂四年(1406年)正月,15歲的新安王朱有熺與同齡的四哥祥符王朱有爝,及稍幼的永寧王有灮(音guāng)、汝陽王朱有煽(音shān)四兄弟,在皇帝四伯的授命下舉行冠禮。冠禮是古代男子的一道分水嶺,行過冠禮意味著成年,具備參與身份相符的各種活動的權利,乃華夏特色的成年禮。行冠禮的標準年歲為虛齡二十,可有些人受某些特殊因素的影響,會提前舉行禮儀,明代宗室提前舉行冠禮,已成為標配。
永樂五年(1407年)七月,皇后徐氏不幸崩逝,朱有熺與六永寧王有灮弟、七弟汝陽王朱有煽隨大兄周世子朱有燉赴京吊唁,直至九月十八日歸國。
新安函谷關
永樂八年(1410年)十二月初八,周王朱橚抵京,開啟朝覲之旅。當月十九日,永寧衛指揮徐琪之妹徐氏被冊封為新安王妃。同日,朱橚辭陛歸國。依永樂朝男性宗室婚姻制度,及朱橚朝覲時間推算,朱有熺當在周王赴京朝覲團隊內。
喜食人肉的惡魔
永樂十五年(1417年)三月,朱有熺再次赴京朝覲。奈何四伯正忙于巡狩北京事宜,沒空招待他們四兄弟,連頭帶尾僅僅停留三天便打道回府。
當月二十五日,明成祖祭告天地、宗廟、孝陵,宣布巡狩北京。次日,御駕在大軍的拱衛下,緩緩駛出紫禁城,駛出南京城,一路向北而行。此后終永樂朝,明成祖再沒回歸南京,諸王自然也再無機會前往南京朝覲皇帝。
讓朱棣沒想到的是,就在他為遷都竭力謀劃之時,老五家的這位“好侄子”又給自己奉上了一份“驚喜”。
時間轉換到當年下半年,新安王府的火者(即宦官)扯虎皮做大旗,打著自家王爺赴北京朝覲的旗號,率眾渡河北上,突入北京(即北直隸)地界,在大名府縱馬圍獵,甚至劫掠百姓。朱棣聞訊勃然大怒,親筆給弟弟寫信,命其將相關人等押解進京治罪,要求他對朱有熺嚴加管教。
“戊寅,敕周王橚曰:‘比新安火者領軍馬假言王來朝,直抵大名圍獵,因劫掠百姓。閹監敢假王名領軍馬,畿內之地敢行劫掠,此非細故??杉葱邓推淙藖砭椭??!?/strong>”(《明太宗實錄》)
開封黃河旅游區
常言道“有其主必有其仆”,又言“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雖然有些絕對,可用在新安王府卻恰如其分。朱有熺天性狠毒,以殺人為樂,為滿足自己的病態心理還會親自動手。
周定王朱橚在世時,朱有熺多少還會收斂著點。父王去世后,嗣任周王朱有燉和祥符王朱有爝這兩位酷愛文學的兄長,壓根管不住他,只能放任他在作惡的道路上策馬狂奔。
《水滸傳》一百零八將中,有兩個再怎么也洗不白的惡魔——母夜叉孫二娘與菜園子張青夫婦:二人在孟州大樹十字坡下開黑店,麻翻、宰殺過往客人,制作、售賣人肉饅頭。后期再怎么用江湖義氣、樂觀爽朗、可靠可親洗刷,但心腸歹毒的氣息依然撲面而來。
朱有熺的行為與孫二娘夫婦相比,有過之而不及。孫二娘殺人用于售賣,自己并不吃,而新安王殿下呢,則是自己喜歡吃人。每每暮色降臨,太陽快落山,陰氣上升的時候,朱有熺率眾埋伏在王府門口,從途徑此地的行人中隨機選取目標,將人劫入府中。迎接這些人的將會是一種會怎樣的命運呢?身體的一部分變成王府餐桌上的一盤菜,供其大快朵頤。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當新安王殿下的所作所為流露出來后,開封百姓對新安王府前的街道避若蛇蝎:每到申時,也即下午三點到五點,街上便人跡全無。畢竟臨近飯點,人們只想回家吃個飯,沒人想成為別人的盤中餐。所以即便繞個道,多花點時間也是賺的。
“有熹天性狠毒,常手刃殺人,所為橫恣,諸兄莫敢片語正之,獨有爋好為邪謀,則與之合。有熹嗜生食人腦及肝膽,常以薄暮伺,有過其門者誘入,殺而食之。以是其府第前,日未晡即斷行跡。”(《明宣宗實錄》)
由此可見,朱有熺就是地地道道的一惡魔。
誣陷大哥被廢為庶人
前文提及在所有的兄弟之中,朱有熺唯有和二哥汝南王朱有爋因臭味相投,而私交甚厚。朱有爋是周定王朱橚的嫡次子,世子朱有燉的胞弟,這位主的所作所為比五弟也好不到哪去。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薨逝,皇太孫朱允炆即位,削藩成為其上臺后的頭等大事,四叔燕王朱棣是其欲除之而后快的首要目標,結果周王朱橚這位嫡親五叔成了第一個犧牲品。在這個過程中,朱有爋竟然主動給堂兄遞刀子:檢舉父王朱橚謀反。
蒙化古城
也正因此,父子二人的關系勢同水火。四哥上臺后,朱橚一度奏請處死這個逆子。明成祖不為己甚,只是將他遠遠地打發到云南。距離并沒能消弭二人的矛盾。被老爹寄予厚望的周世子朱有燉長期無嗣,父子倆去世后,一個不好周王爵位便會落入朱有爋之手。這是朱橚絕對不愿見到的,遂通過一系列操作,將朱有爋的庶長子朱子墐過繼到朱有燉名下,以斷絕這個你這進封周王的機會。
洪熙元年(1425年)周定王朱橚薨逝,四十七歲的世子朱有燉襲封周王,此時他膝下只有朱子墐這個嗣子,不出意外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這就讓在四伯調和下艱難回到開封的朱有爋有了他想。在老爹去世之后,通過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手段,把朱子墐從大哥府中要了回來。這下子自己就成了周王的第一順位繼承人。奈何,他連安安分分的熬死大哥都不愿等。
當然此舉也許與周藩內部分裂為敵對的兩大陣營有關,朱有燉和朱有爋這對同胞兄弟則是各自陣營的領袖。朱有燉本就有大分在身,又將志趣相投的四弟祥符王朱有爝拉到自己一邊。朱有爋則與心狠手辣的五弟新安王狼狽為奸。雙方的矛盾在宣德三年(1428年)大爆發。
當年三月,掌彰德衛事都指揮王友奏報朝廷:稱自己在巡視城池時,于西門外護城河邊撿到了一支箭,上面綁著一封信。書信出自周藩祥符王朱有爝之手,內容為邀約趙王朱高燧一同謀反。
朱高燧乃明成祖第三子,當今皇帝明宣宗朱瞻基的三叔。早在永樂朝就有過奪嫡之謀,甚至爆出過意圖弒父奪位的傳言。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二哥韓王朱高煦舉兵造反,被大侄子御駕親征迅速撲滅。事后,有人指證趙王曾與漢王有過合謀,要求將其一并拿下,很有眼色的主動上交三護衛才得以脫身。
所以事涉謀逆,又牽連到趙王,自然茲事體大??赏跤雅c朱高燧早有嫌隙,且周、趙二藩皆已上交護衛,屬于沒有爪牙的病貓,因此明宣宗對心存疑慮。他一面命人將王友拿下,審問是否其自導自演,一面召祥符王進京“面詢”。
“戊戌……掌彰德衛事都指揮王友奏:‘于西門外濠上得矢,上系祥符王與趙王書,約為不軌?!?,友在彰德,嘗以兵圍趙王府,阻遏府中人不得出入。王奏之。上降敕切責友。會友以不迎詔被劾,乃遣人械系以來,友尚未知也,及得此奏。上疑友銜趙王,故為此以間之,促命法司執而罪之。又曰:‘書既云自祥符來,必得祥符面詢,事乃可明?!熹浻阉脮局芡跤袩酰傧榉跤徐?。”(《明宣宗實錄》)
明宣宗劇照
天子有詔,自然得尊。可無論是周王朱有燉,還是祥符王朱有爝,都清楚自己一方并未做過此事,十有八九是汝南王和新安王二人所為。與當年建文帝削藩如出一轍,雖然劍指祥符王,可醉翁之意不在酒,一但拿下老四,必然會得隴望蜀的順帶將老大裝入其中。
兄弟倆對過賬后,兵分兩頭行事。
抵京的祥符王,面對文武大臣、皇帝的質詢,上演了一番教科書式的自救:首先否定自己有謀逆之心;隨即劍指新安王,承認自己與五弟朱有熺關系歷來不睦,此事有可能是新安王府中的下人所為。
在古代人倫體系中“兄友弟恭”是重要一環,若上來就控告朱有爋這位二哥,有以下犯上,以弟辱兄的嫌疑,而將朱有熺列為目標,則完全掉了個個。所以他這番有理有節的論述,果然打動了皇帝和文武大臣。于是乎,一道詔書下來,新安王也被提溜進京,與祥符王當面對質。
“及祥符王既至,以書示之。祥符王言:‘此非外人,臣愚不能事弟新安王。彼素惡臣,或其下人為此,然不敢必。’上遣書與周王,言前事祥符王疑新安王所為。須令新安來京回質之,事可明。并敕召新安王有熹。”(《明宣宗實錄》)
遠在開封的周王朱有燉也沒閑著,經過深入細致調查,拿到了朱有熺曾派人前往彰德的鐵證,由此順藤摸瓜找到了偽造祥符王印記以及書信之人。朱有熺尚未抵京,朱有燉的加急奏疏便以躺在御案之上。明宣宗非常認同,下令將相關人等緝拿進京。
在鐵一般的事實面前,朱有熺的心理防線迅速崩潰,馬上咬出此事乃二哥朱有爋主使。當年閏四月,祥符王返回開封,汝南王則被召赴京。
人證、物證具備,朱有爋抵京后無可辯駁。奇葩的是,為了爭取寬大處理,朱有爋竟然與朱有熺相互攀咬了起來,結果落得一地雞毛。
“有頃新安王言‘皆出汝南王計策?!昴贤跻嘌裕骸鱾螘?、偽印皆在新安府中,何謂獨我?’有熹遂發有爋謀害周王有燉數十事,有爋亦發有熹殺人而食之事。”(《明宣宗實錄》)
開封西北湖濕地公園
五月二十三日,明宣宗做出最終裁決:汝南王朱有爋、新安王朱有熺被廢為庶人,囚禁北京,二府子女一道被廢為庶人,闔府成員解送入京。所有人中最倒霉的當屬朱子墐,不論從哪方面出發,他都是周王爵位的當然繼承人,結果因為老爹和五叔作死,卻淪為了庶人。
阿越說
有明一代,作惡多端的宗室并非少數,可像朱有熺這般草菅人命,乃至以吃人為樂的,可謂是萬中無一,甚至可以說是絕無僅有。也許有人會說這是環境扭曲了一個人的心理,畢竟從錦衣玉食的天潢貴胄,突然淪落為“穴墻以通飲食”的階下囚,這等日子一過便是四年,對年幼的朱有熺而言自然是一個莫大的打擊。可這等推論太過簡單粗暴,同樣被囚禁的大哥周王朱有燉、四哥祥符王朱有爝,就沒有變成一個惡人。遠在太原,在二叔壓迫下日子過得更為凄慘的朱美圭兄弟,也沒有誰化身惡魔。所以說到底,他本身就是一個壞種。
可怕的是,朱有熺的倒臺,并非因為本身的種種惡行,而是因為涉嫌造反,完全是因為政治斗爭所致。換而言之,若他不摻和到周藩的奪嫡之爭中,哪怕罪惡滔天,朝廷也不回去動他一個汗毛。他“削奪居京師,汴人稱快”,看似開封百姓獲得了遲來的正義,可歸根結底這場盛會與尋常百姓毫無關系,這才是令人毛骨悚然之處。
相關文章
順陽王朱有烜:本是皇帝打壓胞弟的見證者,卻演變為宗室桃色傳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