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溟?淺析《寶晉齋法帖》
《寶晉齋法帖》是一套共十卷的法帖,是南宋時期的曹之格摹刻。
《寶晉齋法帖》
北宋時期的米芾因為收藏了晉朝王羲之《王略帖》、王獻之的《十二月帖》、謝安的《八月五日帖》原墨跡,起齋名為“寶晉齋”。
《寶晉齋法帖》
崇寧三年(1104年)米芾任無為軍知州(今安徽無為)時,命人把三種法書摹刻在石碑上,后期戰亂,遭兵火破壞,石碑有所殘損,經當時無為太守葛祐之重新翻刻,和損壞的殘碑共同放置在官舍里。一直到曹之格任無為通判,又重新摹刻,又加入了他的家藏晉帖和米芾作品等多種書法,至咸淳四年(1268年)摹刻完成,此時開始使用標題為《寶晉齋法帖》,現在通行明朝的版本已經不是原來的版本了,藏在上海圖書館的十卷本《寶晉齋法帖》是當前公認的宋拓全本。
(圖片來源于網絡)
圖文/氿波整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