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開學以來,上海市黃浦區一所小學一年級僅招收了17名新生引起持續關注,原本尚處在入學高峰期,為何來讀書的孩子這么少呢?確實是入學的孩子少了,還是小學的教育質量有待提高,或是一些家庭搬離了市中心呢?
近年來,上海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呈現上升趨勢。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上海常住人口為2487.45萬人,比上年增長11.56萬人,這是自2015年以來的新高,也是自“十三五規劃”提出人口長期調控目標后,增量上首次超過10萬人。
來看看最近10余年來上海出生人口數據,最高的2012為22.7萬人,2023年至2017年,上海的出生人口也穩定在20萬人上下,2018年下降至17.4萬,隨后持續下降,2022年僅10.8萬,2023年首次跌破10萬,僅9.8萬人。
從2016年到2023年的7年里,上海常住人口增長了20.1萬人,小學生人數也增長了17.7萬人。在2013年-2022年,10年期間,上海小學在校人數都在78萬以上,2014年-2017年,在校人數有小幅回落,但從2018年至今,小學在校人數都在穩步增長。這些孩子在2024年前后迎來小學入學高峰。
為此,2024年秋季新學期開學,上海新開辦了約40所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含新建分校和擴增學段),新增一年級學位約7000個、六年級學位約10000個,這意味上海今年小學和初中階段新生入學人數將再創新高。
但略顯遺憾的是,位于上海市中心黃浦區的淮海中路小學,一年級居然只有17個孩子入學,讓人感到匪夷所思。據了解,4月7日黃浦區教育局發布的招生通告顯示,2024年淮海中小學共對應瑞興、孝和、西成、新天地等四個居委會生源,其中也包括高檔小區翠湖天地,按照正常情況,2-3個班的一年級新生肯定是有的。
但最終只有17位孩子來入學,那么,可能的原因是,一是轄區內對家長對這所學校認同度不高,轉到其他對口的地方上學去了;另外還有一種情況,由于人口導出和舊區改造等種種原因,確實是一年級適齡的孩子少了。
對于第一種情況,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已經意識到了,專門提到,淮海中路小學與知名的盧灣一中心小學開展合作了,即將在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的基礎上齊頭并進,“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希望將來有更多的孩子留在這里,度過幸福難忘的小學階段。”不過,也有家長提醒,教育部門針對這樣的情況,應提早作出籌劃,如調整對口小學的入學范圍等。
有讀者關心,如果原來計劃招收2-3個班級,如今只有17個孩子,無疑是超級小班,那么,多出了師資和教育資源如何調配,不僅僅是淮海中路小學面臨的問題,接下來相當一段時間內,隨著生源的減少,幼兒園、小學乃至初中如何更好地調整優化?
對此,你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