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看比賽,但是左邊這七個人的名字我都知道。
遠藤航在利物浦,上賽季后半段是主力后腰,“三球王”如今是布萊頓工資最高的人,而久保建英則在皇馬出道。
日本足球在“世界”之中。
不管是調侃還是悲哀,你都必須承認,足球就是一種“世界語言”。
這意味著它有自己的語法:既是一整套規則(不管是朝鮮還是美國,都一樣),也有一定的規律。
它不能靠唱贊歌和編故事來提高,而是需要技術、身體和戰術素養,這都不能靠講政治來完成。
更重要的是要有熱愛和自由。那是一個個自由和愿意承擔責任的個體,是“人”。足球甚至需要人的“勇氣”,需要勇敢地展現自我。
這就走“世界語言”。球踢得好,可以賺大錢;高質量的比賽,門票會很高;看一場比賽,可能會花很多錢——“經濟”也是世界語言。
某電視臺不轉播這場比賽,這完全是正常的,無可厚非,但是不愿意出錢買版權,卻說“不想讓資本擾亂足球轉播市場”,就不是“世界語言”,而是一種方言。
某媒體記者大喊主教練下課,其實這個教練沒干幾天,上一個教練是誰,誰還記得?以為換一個人就能讓這支球隊脫胎換骨,這也是“方言”。
已經移民洛杉磯的朋友還在看中國隊比賽,這沒什么丟人的。這份熱愛——也許僅僅還體現在球迷中,是中國足球僅剩的財富。
作為球迷,有時候不得不感謝中國隊,因為國際比賽就是對“世界”的回歸。中國隊的對手,早就從日韓、伊朗、沙特,變成了泰國、越南。
不要小看足球,它是簡單的、關乎人體的對抗,但它又是復雜的。它是一個“社會體系”,是商業、教育、體育多方面融合的結晶。
中國足球經常讓人難堪,這不過是因為在“世界”中,它呈現出了真實的面貌罷了。
很多人大喊“假球”,這是惱怒。他們情愿相信自己被騙,而不愿意相信“現實就是如此”。這和一部分“讀者”一模一樣。
“輸給誰也不要輸給日本”,這是斗氣,不是科學。如果真的愛足球,你會喜歡日本隊,至少喜歡他們的比賽。
因為他們在做正確的事,也因為他們距離“世界”更近——至少你得承認世界是客觀存在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