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磁說|TIPS
每年 9月5日是國際脊髓損傷日, 近年來,功能性近紅外光譜(fNIRS)技術在脊髓損傷研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小磁專門為大家整理了一篇極具價值的文獻。該文獻通過運用fNIRS的N-back任務研究脊髓損傷(SCI)個體與健全(AB)個體工作記憶的神經血管相關性發現:SCI患者在2-back任務中右頂下小葉的活動增加,整體在N-back任務表現上與AB組無差異。
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參考和啟發!
研究背景
脊髓損傷患者常出現認知障礙,但損傷后認知功能改變導致的功能性腦重組程度尚不清楚,且缺乏相關神經影像學研究。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和結構磁共振成像(MRI)雖用于研究腦重組,但在研究脊髓損傷后的上位脊髓變化時有局限性,而fNIRS更靈活便捷,可用于此領域研究。
研究方法
1.參與者: 招募19名SCI患者和25名年齡、性別匹配的AB個體,SCI組排除標準包括損傷后一年內、四肢癱瘓、有創傷性腦損傷史等;AB組應用相同排除標準且無SCI史;納入標準為SCI組損傷后超過一年、手臂有自主運動等,AB組為18-65歲且能說英語。
2.認知測試: 所有參與者進行神經精神科認知評估工具(NUCOG)測試,評估多個認知領域,如注意力、記憶、視結構能力、執行功能和語言技能等。
3.N-back任務: 通過E-Prime2.0軟件實施三個認知負荷水平(0-back、2-back和3-back)的N-back任務,刺激通過計算機屏幕呈現,參與者根據屏幕上顯示的字母刺激點擊計算機鍵盤上的左右箭頭鍵。
N-Back任務流程圖
4.fNIRS數據采集: 使用連續波fNIRS系統,配置30個通道覆蓋多個興趣區域,數據預處理包括轉換為光密度值、頭動校正、帶通濾波等,后續分析使用氧合血紅蛋白(HbO)數據。
通道排布和覆蓋情況
5.行為評分: 收集每個區塊和每個N-back任務的準確性、響應時間和d-prime分數以評估性能。
6.fNIRS任務激活指標: 對N-back的fNIRS數據進行Block平均和一般線性模型(GLM)分析,提取任務激活指標如曲線下面積(AUC)、達峰時間(TTP)、最大HbO(maxHbO)和HbO標準差(stdHbO)信號等。
研究結果
1.NUCOG分數: AB和SCI組在綜合NUCOG分數上無顯著差異,但在執行功能子域上,SCI組得分顯著低于AB組,其他認知域無顯著差異。
(A)健全(AB)組和脊髓損傷(SCI)組的神經精神單元認知評估工具(NUCOG)評分分別用綠色和橙色條表示。(B) NUCOG測試分數的子域也被顯示出來,AB組和SCI組在執行功能上有顯著差異(獨立樣本檢驗,t(42)=2.98, p=0.0047, 95%置信區間:[0.35,1.81],Bonferroni調整α = 0.01(0.05/5))。從NUCOG子域的總分:注意力,視覺結構,記憶,執行和語言,被添加,以獲得綜合NUCOG分數。** p<0.01。
2.N-back任務表現:N-back任務水平和區塊對行為分數有顯著影響,兩組在準確性、響應時間和d-prime分數上無顯著差異,但隨著任務難度增加,表現變差;在2-back任務中,兩組在不同區塊的表現有顯著差異。
(A)準確性,(B)反應時間,(C)d-prime分數顯示了脊髓損傷(SCI)組和健全(AB)組每個N-back任務的執行情況。d-prime是一種在心理學和認知科學研究中常用的指標,用于評估任務表現中的敏感性。在文章中,它被用于計算N-back任務中的表現。d-prime值可以反映參與者在任務中區分目標和非目標刺激的能力,值越大表示敏感性越高,即能夠更好地區分相關和無關的刺激。
3.fNIRS任務激活差異: SCI組在2-back任務中右頂下小葉(通道#14)的 maxHbO 值顯著高于AB組,該區域的AUC也較高,但經錯誤發現率(FDR)校正后結果不顯著;AB組在一些區域(如左運動皮層的通道19、21和22)的任務激活值在2-back任務中高于SCI組,但經FDR校正后結果不顯著;大多數任務激活指標的差異在2-back任務中發現,0-back任務差異最少;SCI和AB組在各通道的總體任務激活模式相似,如頂下小葉區域(通道11-15)的maxHbO和stdHbO總體激活增加。
在所有26個通道中,SCI組和AB組的N-back工作記憶任務fNIRS指標。以下fNIRS指標(z得分)顯示:曲線下面積(AUC),峰值時間(TTP),最大HbO (maxHbO), HbO標準差(stdHbO)和GLM分析的beta值。在校正多重比較之前,黑色橢圓表示AB組和SCI組之間存在顯著差異(p< 0.05)。在2-back任務中,通道#14中maxHbO的綠色橢圓顯示AB組和SCI組經FDR校正后的顯著差異,α = 0.05。在所有通道中,對每個N-back任務和每個fNIRS指標進行FDR校正。
4.任務激活和行為分數的關聯: fNIRS 任務激活指標與N-back任務和NUCOG分數的表現指標之間存在顯著關聯,但0-back任務無顯著關系;SCI和AB組的顯著腦-行為關聯在大腦的不同區域。
結論
本研究使用功能性近紅外光譜(fNIRS)結合N-back工作記憶任務,探討了脊髓損傷(SCI)患者與正常對照組在認知功能上的差異。
研究者發現,在進行2-back任務時,SCI患者的右下方頂葉活動增加,相比之下,正常對照組沒有這種增加。然而,盡管在NUCOG子域測試中的執行功能得分存在差異,但在N-back任務表現上,SCI組和正常對照組之間沒有發現顯著差異。
fNIRS技術在深入研究脊髓損傷患者的認知功能狀況已經取得了重要成果,這為將來的康復治療開辟了嶄新的路徑,有著極大的潛在價值和前景。
小磁將持續關注fNIRS在脊髓損傷方面的研究應用,也歡迎廣大科研同仁們積極投身于fNIRS領域的研究探索之中,通過技術創新為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參考文獻:
[1] Chen DY, Di X, Amaya N, Sun H, Pal S, Biswal BB. Brain activation during the N-back working memory task in individual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a 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study. bioRxiv [Preprint]. 2024 Feb 12:2024.02.09.57965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