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有更多人閱讀和評論我的作品
張育瑋
本科在讀,奇幻、科幻小說愛好者,眾創國風世界觀“山海司宇宙”作者。科幻小說榮獲第十五屆華語科幻星云獎青少年科幻征文大賽(大學組)優秀作品。目前在太行科幻公眾號發表兩篇作品。
采 訪 實 錄
高校科幻: 請問您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接觸科幻的?
張育瑋:大概是初一的時候,同桌從家里拿了一本《三體》,看完之后覺得很好看,就拿自己為數不多的錢去書店買了后續。再之后我又讀到了一本短篇科幻小說集叫做《大師的盛宴》,當時它腰封上寫著20世紀最偉大的科幻小說,我便將其讀完,確實不愧此名,里面的好幾篇小說我至今也記憶猶新,比如《他們這些還魂尸》、《神的九十億個名字》、《老鼠》等,之后我便開始了閱讀科幻小說,今年還幸運的認識了《老鼠》的作者詹姆斯·帕特里克·凱利老師。
(從左往右第三個站著的是我,我身前是凱利老師)
高 校科幻:科幻吸引您的點是什么?如何定義“科幻”?
張育瑋:科幻吸引我的點是其可以無限創造的可能性,我能用文字去搭建我想要的東西,就像是《塞爾達傳說王國之淚》里的左納烏裝置一樣。
科幻的定義網上有一籮筐,但是我覺得科幻是一種思考的方式,比如我有在寫歷史科幻的作品,我看到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史料就會去用科幻的方式去解讀它。
高校科幻:為何為嘗試進行科幻寫作?您覺得創作科幻跟創作其他類型作品有什么區別?
張育瑋: 我是從去年開始嘗試科幻寫作的,在學校的一個活動中,需要抽簽寫科幻小說,當時我抽到的關鍵詞是釋迦牟尼、力士、慈悲、絲綢朋克,于是我就依此寫了一個算不上完整故事的練筆,之后老師們覺得不錯,我便將其擴充為一篇萬字左右的小說,投給了星云獎大學生組,因為今年的主題恰好是歷史科幻,最后獲得了優秀作品,也發表在了太行科幻公眾號,這是我的第一篇小說,所以我還是很高興的。但是我也知道,它有很多瑕疵,所以我還在繼續努力。
我的寫作經驗很少,如果是寫其他作品我可能會先想人物,再想 劇情,然后其他。但是寫科幻小說的時候,我一般是先想科幻的元素所在,再想其他。
高校科幻: 您最喜歡的科幻小說是什么?是否對您的創作產生過很大影響?
張育瑋:我個人是網文重度愛好者,所以我最喜歡的一部科幻小說,是張冉老師的《星空王座》,科幻嵌套下的奇幻,奇幻表層中的科幻是最這本書最好的概括,我在這本書看到了非常優秀小說架構控制力,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特別寫雙線敘事的時候。
高校科幻: 您覺得什么是好的科幻作品,如果用幾個詞去概括,您覺得是什么?可以展開分享一下。
張育瑋: 我認為優秀的科幻小說是用一些并不算新穎的點子也可以寫出好的故事。需要用詞語來概括的話大概就是故事性,人物立體,共情等等。
高校科幻: 您目前創作的最滿意的作品是什么?想通過創作這篇小說表達什么?
張育瑋: 因為目前創作的作品太少了,所以還沒有滿意的作品出現,非要說的話《最后的慈悲》這篇,這篇作品就是我的第一篇小說,它講述的是在唐武宗時期發生滅佛事件后,在五臺山上發生的故事,是一篇歷史科幻作品,大家感興趣的可以去太行科幻公眾號讀一下 ,我對它滿意的地方是我將小說與歷史聯系來了起來,雖然我在主人公逃離五臺山的時候結尾,但是結合歷史可以得出后續的故事,因為歷史上武宗滅佛過后,沒幾年光王繼位,便取消了對佛教的打壓,因此主人公即使出去也不會有什么用,我加了一點小細節暗示光王是早已經與五臺山上的僧人有聯系,武宗滅佛是因為一個僧人殘酷的人體實驗,而結尾主人公母親不小心露出的黃銅腳踝暗示了她已經被改造,時日無多,所以我起名叫做《最后的慈悲》。在創作歷史科幻小說的時候,將故事與朝代緊密的聯系在一起,一直是我在努力的事情。
高 校科幻:作為一個年輕作者,您希望得到什么樣的反饋和幫助?
張育瑋: 是有人去閱讀自己的作品并且評論吧,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有反饋才能進步嘛。
高校科幻: 在科幻小說的寫作過程中有什么心得體會?會關注同代人和同代人的作品嗎?
張育瑋: 我的感觸就是文字是一片漫長的荒野,寫作的過程就像是在前行。會關注,也認識一些寫作時間比我長同齡人,和他們比起來,我的文字還很稚嫩。
高校科幻: 您覺得現在創作的科幻作品已形成明顯的特征嗎?還是一直在嘗試?最想形成什么樣的明顯特征?
張育瑋: 目前還沒有,在嘗試各種風格的寫作,想做到讓自己的文字能夠平衡嚴肅與幽默。
高校科幻: 從何時開始有自覺意識地寫作?與那時相比,您對文學的理解是否發生了變化?
張育瑋: 是小學六年級左右,當時非常中二,在日記本上自己寫玄幻小說,這個習慣維持了很長時間,但是都沒有堅持完整的寫完一個故事。
我一直覺得寫作是一件很厲害也很很難的事情,想讓自己的文字表達的更多。
高校科 幻:現在來看,科幻對您來說意味著什么?在您生活和學習中扮演什么角色?
張育瑋: 科幻小說的創作對于我來說像是一片綠洲,讓我可以緩解生活中的一些壓力。
高校科幻: 創作科幻小說會注重小說與現實的聯系嗎?是否認同歷史感、現實感的匱乏與經驗的同質化是當代青年作家普遍面臨的問題?
張育瑋:會注重,但是目前做的不是很好。現實感的缺乏與同質化我覺得需要生活經驗的沉淀去補足,大部分青年作者都會面臨這一問題,但是我覺得這一問題在青年作者變為中年作者后可能會緩解~
至于歷史感一直是我很關心的一個點,因為我有在進行歷史科幻的創作,我本人也很喜歡閱讀歷史小說,我認為多閱讀相關的典籍與多出去走走是很有用的,我舉個例子我所在的小縣城叫做婁煩縣,高中的一天,我曾經在《史記》里看到這一地名的古稱樓煩,當時便有片刻的恍惚,想象著千年以前腳下大地上所發生的故事。
采訪 | 趙文杰
文字編輯 | 李子夜
排版 | 王俞萱
審核 | 王俞萱
往期新星專訪
點擊作者名字即可前往
科幻是基于生命本源的哲思
我們一躍而下,墜入星辰大海
簡而言之,讓我們弄點怪東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