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售賣大閘蟹,辛巴在近日一場直播時喊話大楊哥、小楊哥,稱其產品無質檢、無售后、無擔責態度,并表示三只羊“哪個商業模式不是模仿我的”。三只羊創始人兼董事盧文慶在隨后的直播中回應稱辛巴為蹭流量沒有底線。
9月4日晚,辛巴發文就大閘蟹事件向廣大網民表示歉意,稱辛選主播今年禁止售賣大閘蟹。同時辛巴表示,拿出1個億替三只羊賠付消費者。對此,律師提醒:辛巴主動賠付有助修復信譽 ,但要謹慎處理法律問題。
價格問題爭端 暗藏流量焦慮
“蟹斗”事件的原因是兩位主播近期帶貨同一品牌的大閘蟹時在價格上發生爭端,辛巴在直播中稱,自己在銷售大閘蟹時遭到了小楊哥團隊的舉報,并指責小楊哥團隊在質檢、售后、賠償態度等方面存在問題。三只羊聯合創始人盧文慶指責辛巴為了搞流量而不擇手段。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表示,根源還是價格問題,為了爭奪市場份額,雙方在價格、產品質量、售后服務等方面展開激烈競爭,商業利益沖突不言而喻
中國商業聯合會直播電商工作委員會副會長、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進而說道,就像此前京東采銷公開喊話李佳琦“二選一”,也是因為價格問題,瘋狂小楊哥也曾怒批李佳琦“挾持商家”,壟斷大牌貨源,導致其直播間里的許多產品被迫下架。“價格戰”背后暗藏的是流量焦慮,主播們為了保持競爭優勢,各種手段層出不窮。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曾表示,以低價商品為主的直播帶貨能夠持續火爆,說明了低價策略依然有吸引力。建立消費者對直播間的價格心智,從而在當下的經濟周期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購物需求,提升用戶的認可度和忠誠度。
辛巴主動賠付有助修復信譽 但要謹慎處理法律問題
此番“蟹斗”事件經歷了好幾輪,直到昨日,辛巴表示“給三只羊一周時間”,并且“會安排打給辛選小助理1億現金,直到賠付1億結束為止。”對此,曹磊指出,當前,消費者維權意識不斷增強,如果自身利益受損,會通過各種渠道進行消費維權。辛巴直接表示安排1億元賠付,為這些消費者提供了補償,同時也有挖小楊哥“墻角”的嫌疑,將其用戶引流至自己的直播間。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上海正策律師事務所律師董毅智認為,對于辛巴安排1億元賠付三只羊消費者的行為,從法律角度來看,這是一種積極的態度,體現了對消費者權益的尊重和保護。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有權獲得質量合格的產品,若產品存在問題,銷售者需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辛巴的賠償行為有助于修復其個人品牌信譽,減少消費者損失,也符合法律規定。
不過,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上海漢盛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李旻則表示,辛巴此舉可以被視為為了提升自身商業利益的公關策略,表面上是為了保護消費者權益,但是還是存在著法律上的問題,需要謹慎處理。首先,辛巴安排1億元賠付三只羊消費者,屬于自愿履行。辛巴作為第三方,原本不是三只羊的消費者與三只羊之間的合同當事人,因此,辛巴并沒有合同義務去賠償三只羊的消費者。
其次,假設真的出現了三只羊需要賠付消費者的情況,辛巴的行為屬于第三人債務承擔。盡管該行為未經過三只羊的同意,但是從《民法典》條文文義解釋的角度看,債務承擔的行為無需經過債務人的同意。同時,該債務應具有可轉讓性,不存在債務性質決定不能轉移的、當事人約定債務不能轉移的以及法律禁止債務轉移的情形,因此如果三只羊的責任涉及行政處罰,那么辛巴則無法代替三只羊賠付消費者。
最后,辛巴安排1億元賠付三只羊消費者如果存在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或者通過不正當手段吸引消費者等情形,則有可能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相關規定,構成不正當競爭。
直播間“罵戰”不可取 很可能是“雙輸”
其實,在今年4月,辛巴在直播間“炮轟”太原老葛、馬洪濤等人對他進行了無休止的碰瓷,并將涉及了快手平臺,這也導致其直播間被封禁。直播行業“罵戰”頻現,董毅智律師認為這可能會帶來法律影響:首先是消費者權益受損,可依法要求賠償;其次,廣告法規定直播中不得進行虛假宣傳,違反者需承擔法律責任;最后,爭議事件可能促使監管部門加強行業規范,出臺更嚴格的法律法規。
莫岱青則認為,主播之間的罵戰往往伴隨著負面信息的傳播,如虛假宣傳、不正當競爭等,這嚴重損害了消費者對直播帶貨行業的信任。畢竟經歷過多次的知名主播的各類風波后,消費者對網紅主播和直播帶貨平臺的信任度降低,如此一來,信任危機加劇。
辛巴還爆料,盧文慶和小楊哥挺狠,把一個關系很好的女孩送進去了,疑似指500多萬粉絲的主播沫沫,她已有9個月沒消息了。曹磊表示,直播間“罵戰”不少,除了部分炒作之外,也有可能是在轉移注意力,或是真正涉及到了商業利益,在這種情況下,主播形象也會受損,因此要采取措施挽救。如東方甄選、瑜大公子、羅永浩、烈兒寶貝等也陷入過各類風波,此前駱王宇在“油橄欖虛假宣傳”風波中表示親自為消費者退款,可謂是國內直播帶貨史上首個主播“代償”案例,如今辛巴也在效仿,為直播行業挽回一些聲譽。這也再次提醒各大主播要遵守行業規范、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推動行業內部的合作與交流,否則,失去的不僅僅是消費者,很有可能是一場“雙輸”。
“對于直播行業的健康發展來說,主播和平臺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誠實守信,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同時平臺也應當加強對主播行為的監管,及時處理不當行為,以維護消費者權益和市場秩序。”李旻補充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