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居之后,我有了更多的時間去獨處,也有了更多的時間去思考自己以及自己的人生。
復盤了一下這幾年獨久帶給自己的一些變化,與之前相比,還是很明顯的。
我想說,獨處并沒有給我的心理造成任何負面影響。相反,我正是在獨處中治愈了自己。
而獨處的每一天,都是靈魂的狂歡。
1、擁有了健康的生活方式
每天睡足9小時,一整天的精神狀態都很好。
最重要的還是飲食方面。雖然以前在外面也是自己做飯,但是,食材的來源受限,很難買到健康的食材。
比如在北京的時候,我幾乎不吃青菜,因為青菜吃起來全是苦的。回來以后,吃了自己種的菜,才發現青菜原來是甜甜的味道。
還有,去鄉下還算方便,能買到相對健康的食材,如土雞蛋、半散養的雞、自養的家畜、野生的魚蝦、新鮮的蔬菜水果等等。
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改善自己的精神狀態,還能預防很多疾病。
2、經常處于高能量的狀態
我的居所位于郊區比較偏僻的地方,每天都處于安靜的狀態,自己也因此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消耗。
除了偶爾和家人見面和電話溝通之外,很少與人面對面交流。說話少了,耗氣就少。整個人看起來氣色很好,沒有上班時的那種疲態。
3、情緒開始變得穩定
人在獨處的時候,能清楚地認清自己真正的需求和渴望,不再被外界的規則和標準束縛,那些因外界而產生的焦慮情緒也會逐漸消散。
此外,幾乎不和人打交道,沒有任何情緒波動和內耗,情緒基本算是比較穩定的。
除了生理期內分泌的變化和天氣影響,心情會出現短暫的壓抑,但是這樣的情緒就是一個很小的插曲,幾乎是一帶而過。
4、對任何關系都不再有所期待
在最艱難的時候,是自己一個人熬過來的。有過這樣的經歷,自己也清醒地認識到,期待別人永遠不如依靠自己。因此,對人際關系變得很冷淡。
不會對無關緊要的人投入時間和情緒價值,也很討厭別人來給我找麻煩。人際關系對我來說,可有可無。
加了少數幾個與興趣愛好相關的群,通過線上交流就能滿足自己的社交需求。
5、回歸自我,變得越來越愛自己了
時刻關注自己的感受,只要覺察到任何消耗自己的人和事,立刻抽身出來,該閉嘴就閉嘴,該遠離就遠離。
爭辯不重要,對錯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絕不讓別人的情緒來消耗自己。
隱居的這幾年讓我意識到,關注自己的感受和情緒,遠離所有消耗的人,是愛自己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6、很容易進入“心流”狀態
無論是燒腦的學習,還是做與興趣愛好相關的事情,過程中都是極其專注。
非常討厭在“心流”狀態時被不相關的事情打斷。尤其是寫作,靈感都是稍縱即逝的,一旦流走就很難再找回來了。
學習和寫作這類燒腦的事情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地消耗掉精力,精力消耗到一定的程度就會感疲倦,自然而然就會停下來休息。
但是,做手工之類的事情就不會感到累。尤其是一邊看劇,一邊創作,基本停不下來。時間過得很快,也很容易廢寢忘食。
7、時間永遠不夠用
看到周圍人指望走捷徑的,基本沒什么好下場,大多數人都會敗在自己的貪欲上。
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堅持長期主義才是真正的出路。也越來越相信一萬小時定律,很多有用的技能至少需要3-5年時間的積淀。那些輕松和容易得到的東西(包括學習技能)基本都是泡沫。
興趣愛好特別多,無奈時間有限,只能做出取舍,先把時間用在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上面。
幾乎每天都把時間都安排得滿滿當當,根據自己的狀態來分配時間。
該生活的時候好好生活,該學習的時候好好學習,該放松的時候好好放松,該娛樂的時候好好娛樂。
8、非常享受一個人的狀態
以前覺得家庭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然而,卻發現大多數的人都輸在了不能相互理解,更不懂得積極溝通這些事情上。
后來開始發現,一個人的生活是神仙的日子,兩個人的生活就是災難的開始。
尤其是遇到只逃避且不溝通的人,那幾乎就是在消耗自己,消耗關系。
家庭,讓人感受不到幸福,獨處卻可以。可能,人到了一定年紀才有這樣的覺悟,也越來越享受一個人的狀態。
把時間留給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算是不辜負自己。
The end
我是懿非宇,一個歸隱田園的自由寫作者。北漂十年的文案策劃人。專注自我成長,陪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