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從工科學生到企業家,他一直不斷挑戰自己

0
分享至



- 本期故事關鍵詞:卓越材料人-

從工科學生到新聞從業者,再到企業家,“喜歡挑戰自己、永遠保持興趣、激情和探索”是梅紹華認為自己能成功的很重要的一點。

梅紹華,1989 年畢業于華中工學院①機械工程二系(華中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前身)鑄造專業,獲得工學碩士學位,曾任校記者團的首任團長。畢業后,他考入中國日報社,任總編室秘書。1991 年,他被調入國務院舉辦的 《經濟日報》,曾任頭版發稿人、主編,特刊部常務副主任,后成為 《經濟》 雜志總編輯 和 《經濟日報》著名專欄“特別報道”的主持人,以及證券日報社的副社長。現任北京漢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漢飛)的總經理。

從新聞從業者到企業家,從獲評過全國優秀新聞作品最高獎“中國新聞獎”,到攻克新型航空發動機核心部件單晶渦輪葉片的數字化、智能化加工制造技術,他在不同的領域熠熠生輝,做出了璀璨的成績。他就是梅紹華。

①華中工學院于 1988 年更名為華中理工大學。2000 年,原華中理工大學、同濟醫科大學、武漢城市建設學院合并組建成華中科技大學 (簡稱華科大)。

探索興趣,啟航理想

1982 年 7 月,梅紹華從湖北蘄春縣第一高級中學高中畢業。彼時,高三班主任彭愛華老師出色的教學水平給梅紹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她的言傳身教下,梅紹華覺得老師畢業的華中工學院是一個學習風氣好、學生基本功扎實的學校。因此,梅紹華在填高考志愿時第一個就填了華中工學院。在 18 歲的梅紹華眼里,機械是一個神奇而有趣的學科,于是他報名了機械工程二系 (后簡稱機二系) 并被錄取到鑄造專業,即現在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材料專業。

因為喜歡寫作,進入學校后不久,梅紹華便在機二系當起了通訊員,向華中工學院校報和校廣播臺投稿報道機二系的新聞。他對通訊員這份工作特別熱心、主動,取得的成績獲得了機二系領導,以及分團委領導的肯定,因此之后他又先后擔任了系宣傳部副部長、部長。梅紹華說:“作為負責宣傳的部長,能把系里的各種成績用新聞的方式傳播出去,為系里的工作做出貢獻,再苦再累也值得?!泵慨斚道锏母寮恍蟛捎茫吹綑C二系的新聞上了校報,梅紹華心里都是滿滿的成就感,美滋滋的。每天的晚上六點多,他在去往食堂吃飯的路上,若聽到學校廣播臺廣播機二系的新聞時,總是會駐足仔細聆聽。在他的印象里,當時校報每個月都會對院系的來稿數量進行排名,機二系被選用的稿件數量的排名一直比較靠前。除了記錄校內新聞,梅紹華也積極參與了校外的新聞實踐活動。在校期間他也向湖北人民廣播電臺投遞過一些稿件,大部分都被采用了。

雖然做宣傳方面的工作花費了不少時間,但梅紹華從未在學業上懈怠過,總是自習到很晚,他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1986 年本科畢業前夕,成績優異的梅紹華被免試推薦至本系本專業繼續深造讀研。

1988 年 9 月,已經擔任學校研究生會副主席的梅紹華,接到了一個新任務。有一天,負責聯系通信報道的研究生會宣傳部部長黃漢平來到他的宿舍,說學校的宣傳部和校報領導想成立記者團,為校報寫稿和辦新聞內參。由于是新生事物,領導們想找一個年齡大些、經驗豐富的人來籌辦,經過篩選,最終學校的宣傳部和校報選上了正在讀研的梅紹華。于是,在學校領導的關心下,在宣傳部和校報領導的幫助下,華中科技大學記者團成立了。作為校記者團的首任團長,梅紹華和其他成員起草記者團章程并在校內四處奔波采訪,完成校園新聞,當時使用電腦寫稿的寫作方式還不普及,記者團章程和新聞稿件都是他一筆一畫手寫下來的。除了撰寫學校新聞,梅紹華和其他成員還一起舉辦了舞會、外出參訪交流和沙龍等一系列活動,擴大了記者團在校內的影響;編輯出版了若干期生動活潑的內參,得到了校領導的充分肯定。據校報記載,1988 年年底,梅紹華領導的記者團還受到了來自湖北省委高校工委宣傳處的表揚。華中科技大學記者團為他帶來了許多收獲和個人成長,如在記者團學到的采訪技巧和寫作方法,交到的很多朋友和培養出的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除此之外,在校期間的新聞實踐也成了他新聞理想的起點。

以筆為媒,追求真相

梅紹華在讀研期間,寢室里有學校訂的 《長江日報》《中國日報》《參考消息》 等報紙。在了解到 《中國日報》 在國外設有十幾個記者站后,梅紹華心里萌生了從事英文新聞工作的念頭,希望自己能通過這份工作“到處走走,開闊國際視野”。

為了能考入中國日報社工作,梅紹華從圖書館借了一本英語新聞寫作教材自學。1988 年,進入研究生求職階段的梅紹華向中國日報社總編輯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自薦求職信,他在信中表達了自己作為一名工科生想要從事英文新聞工作的夢想,并介紹了自己在華中工學院創辦大學生記者團并擔任第一任團長的經歷和成績。最初,中國日報社人事部回信說他的專業與新聞行業相差太遠。但經他努力說服,最終打動了中國日報社的領導,獲得了參加考試的機會。憑借良好的英文功底以及溝通能力,梅紹華最終考入了中國日報社,被分配到中國日報社總編室,擔任總編輯秘書的工作。

1992 年,隨著市場經濟浪潮的興起,梅紹華敏銳捕捉到未來市場經濟新聞報道工作將大有可為。隨后,他被調到經濟日報社總編室工作。

《經濟日報》 是以經濟報道為主的中央黨報,是黨中央、國務院指導全國經濟工作的重要輿論陣地。在經濟日報社總編室工作期間,梅紹華負責 《經濟日報》 頭版的編輯工作,創辦了深度新聞專欄 《特別報道》,在頭版和第二版國內新聞版突出位置刊登熱點新聞深度報道。這個欄目深受廣大讀者喜愛,多次在讀者評比中名列報社各專欄前列。

在 《經濟日報》 工作期間,由于工作出色,梅紹華獲得了許多榮譽和獎項。1998 年 5 月,他被中共中央直屬機關評為“中直機關青年崗位能手”。1999 年 6 月,他被共青團中央等評為“全國青年崗位能手”。

1999 年 5 月 4 日,他被中共中央直屬機關評為“中直機關十大杰出青年”。1999 年 11 月,梅紹華主持和創辦的 《經濟日報》“特別報道”專欄被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 (簡稱中國記協) 評為首屆“中國新聞名專欄獎”,這是中國記協主辦的全國綜合性優秀新聞專欄最高獎。他所撰寫的報道 《生豬流通不能走統死的老路——關于廣西湖南湖北生豬流通的調查》 被農業農村部和全國記協評為中國農業好新聞一等獎。1997年,在特刊部工作期間,梅紹華獨家策劃和撰寫了許多有影響力的報道,有些報道產生了重大影響。他還多次獲得報社的各種獎勵。

2003 年 2 月 26 日,梅紹華與王志多策劃并撰寫的獨家稿件 《雷鋒生前唯一錄音是這樣發現的》 系列報道見報。這篇報道于 2004 年獲得了中國新聞獎三等獎,被相關高層領導評價為“宣傳雷鋒精神有聲有色的報道”。為了完成這篇報道,梅紹華和王志多通過艱苦的尋找,終于找到了居住在遼陽、當年邀請雷鋒到遼寧省實驗中學做報告并安排人員進行錄音的歷史見證人、已 72 歲的原遼寧省實驗中學的校長李人仆。通過采訪老校長,梅紹華和王志多了解到雷鋒曾于 1961 年到這所學校演講,學校當時安排了兩位工作人員將演講錄音了。在一番艱辛的尋找后,這盤珍貴的錄音帶最終在學校的校史館內找到了。梅紹華說:“作為一個新聞工作者,我能把錄音帶找到,并整理出來,把一個真實的、有血有肉的雷鋒在世人面前呈現出來,覺得非常有意義。”

除此之外,梅紹華與姜波主任共同創辦的 《經濟日報》“今日視點”“好望角”欄目多次被讀者和報社評為最受歡迎的專版和專欄之一。

2012 年,梅紹華被調到證券日報社并擔任副社長?!蹲C券日報》 是證監會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報紙之一。在此期間,他與證券日報社社長謝鎮江一起,撰寫了幾篇推動和引領中國股市發展的重磅文章。

《證券日報》 在頭版頭條刊登過的 《五類舊條例 捆住十萬億——對我國巨量資金進入股市實現資本增值的改革建議》《3.1 萬億養老金為何入不了股市——對我國巨量資金進入股市實現資本增值的改革建議連續報道之二》《4 萬億住房公積金和維修基金正躺著縮水——對我國巨量資金進入股市實現資本增值的改革建議連續報道之三》 三篇深度報道,分析了中國股市大盤多年來長期低迷的原因,并對癥下藥,就提振中國股市提出了具有可行性、易操作、風險小、多方贏的改革建議。這三篇報道在讀者中引起了巨大反響,有力地推動了我國股市的健康發展。


勇于挑戰,攻堅克難

2016 年,梅紹華辭去證券日報社副社長職務,和幾個朋友創辦了北京漢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并擔任總經理。雖然他在畢業以后一直從事的是新聞工作,但由于本科和碩士期間所學的專業都是工科,具有家國情懷的他立志回歸本行,愿意獻身于我國當下急需攻克的技術短板之一——航空發動機事業。

航空發動機制造技術被稱為“工業之花” “制造業的皇冠”。航空發動機最核心的部件為高溫、高壓、高轉速極端狀態下的工作部件——渦輪葉片,新一代航空發動機所使用的單晶渦輪葉片制造技術則被稱為“皇冠上的明珠”,世界上只有極少數國家擁有單晶渦輪葉片數字化、智能化加工制造技術。航空發動機技術是一個國家戰略性的、高端的、高精尖的產品,長期以來,西方國家對我國航空發動機技術實行技術封鎖、設備禁運等“卡脖子”政策。因而,單晶渦輪葉片高質量、高效率、高成品率、高一致性加工、大批量加工制造成為制約我國新一代航空發動機批量生產的瓶頸。

作為北京漢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梅紹華敬業奉獻,想國家之所想,急航空行業之所急,充分發揮民營企業家勇于擔當、甘于奉獻的精神。他作為總經理,在董事長的領導下,率領團隊攻堅克難,自籌巨額資金投入研發國家急需攻克的核心技術,大膽創新,默默奉獻。

2020 年 12 月,漢飛技術團隊因攻克重大關鍵核心技術被中國共產黨北京市委員會、北京市政府授予“北京市模范集體”榮譽稱號。

經過多年的努力,漢飛終于在我國率先攻克了航空發動機核心部件單晶渦輪葉片數字化、智能化加工制造技術,研發并建成了我國第一條航空發動機核心部件單晶渦輪葉片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加工制造生產線。


2023 年,漢飛投資近 2 億元建成了擁有 200 多臺先進設備、目前我國技術最先進、規模最大的航空發動機核心部件單晶渦輪葉片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電加工中心和無人制造工廠。它是目前我國技術最先進(第一個用工業軟件驅動 200 多臺設備、第一個用數字孿生方法制造)、規模最大 (擁有近 200 多臺電加工設備,為國內同行最多) 的渦輪葉片電加工中心和數智化工廠。對于這些技術和裝備,漢飛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可控。這條國際領先的智能生產線已成功地為我國多個新型號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的渦輪葉片進行了大批量、高質量、高效率、高成品率、高一致性的加工制造,受到有關單位的好評。


從工科學生到新聞從業者,再到企業家,“喜歡挑戰自己、永遠保持興趣、激情和探索”是梅紹華認為自己能成功的很重要的一點。在中國日報社時,他總是不斷對比自己和外國人在英語新聞用詞上的區別,在遇到同一表達,卻不同用詞的情況時,他會問自己“外國人為什么用這個詞?”直到自己完全掌握外國人使用的那個詞的用法,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的英語新聞寫作水平。在進入經濟日報社后,他也不斷自學經濟學知識,“黨報用詞要非常精準,當主編要給人改稿,自己一定得懂這些”。不斷自學已經成了他的習慣。在華中工學院學習期間,基礎理論課對他擴大知識面、掌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有極大幫助,梅紹華認為這一點復制到工作上也可以行得通。在離開媒體行業后,工科背景讓他在創辦經營企業時有了更多優勢。

在談及對材料專業的看法時,梅紹華認為,材料科學,特別是航空材料、復合材料、儲能材料、半導體材料等新型材料領域未來大有可為,特別是將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新技術應用于材料領域的研究、制備和加工制造方向的前景很廣闊。希望同學們不僅要學好基礎理論課和專業課程,更重要的是還要學習和掌握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這樣才能適應社會,才能做出更大的成就。他坦言道,“敢于挑戰、專一專業、定位角色、永葆激情、干到極致”是自己干事創業的信念。他相信保持終身學習的干勁和精神是做任何工作都能取得成功的關鍵。

本文節選自|卓越材料人——華中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校友訪談錄

作者|李毅,李沖,蔣文海


About us

主編:鹿本期編輯:流星雨

投稿/商務合作/咨詢

微信后臺留言or 郵箱:wmsygsdr@163.com

我們是有故事的人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官方故事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我們是有故事的人 incentive-icons
我們是有故事的人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旗下自媒體
907文章數 697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姚市| 永登县| 武汉市| 江北区| 女性| 镇坪县| 蒲江县| 梨树县| 蓬安县| 潞城市| 饶河县| 饶平县| 晴隆县| 海原县| 体育| 化德县| 连云港市| 分宜县| 巴东县| 茶陵县| 吉首市| 筠连县| 彭泽县| 中宁县| 佛坪县| 贵定县| 大埔县| 开远市| 长武县| 彭山县| 阜阳市| 容城县| 五台县| 富锦市| 仙游县| 建平县| 邯郸县| 本溪| 格尔木市| 镇巴县| 铁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