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播電商這個江湖中,辛巴與小楊哥毫無疑問是頭部主播中的頭部,尤其是在薇婭隱退、李佳琦減少直播場次、羅永浩忙著和投資人撕逼之后,這兩位就各守著一片江山。
不過,最近兩位頭部主播終于上演了“王不見王”的互撕大戲。此次風波源于雙方在大閘蟹品牌“蟹太太”的直播銷售價格機制上的分歧。辛巴公開指責三只羊在商業模式上存在質量問題,并暗示三只羊模仿了自己的銷售模式。三只羊方面則否認了辛巴的指控,堅稱自己的商業模式獨立且合規,并表示從未靠踩他人上位。
隨著事件升級,辛巴宣布將安排1億元用于賠付三只羊的消費者,并承諾今年不再售賣大閘蟹。與此同時,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協會也宣布暫停“蟹太太”的會員權利。目前,雙方的粉絲和支持者在網絡平臺上展開激烈辯論,事件仍在進一步發展中。
①
相比于其他頭部主播,辛巴歷來以“直率”的言論風格頻繁成為媒體焦點。近年來,他多次炮轟同行及平臺。2022年9月初,辛巴在直播中批評劉耕宏。同年9月,辛巴批評董宇輝出售的玉米價格過高,并聲稱其利用助農名義賺取高額利潤,這一言論引發了對于鮮食玉米供應鏈及電商銷售模式的廣泛討論。
除了針對同行的炮轟外,辛巴與快手平臺之間的矛盾也多次公開爆發。2021年,辛巴因對快手平臺流量分配機制不滿,在直播間怒罵平臺,并因此被封禁,這是辛巴與快手平臺之間的首次公開沖突。
2023年3月,辛巴兩次指責快手平臺,先是批評平臺縱容情感主播制造虛假人氣和數據,坑騙老年人;隨后再次指責快手平臺存在人氣造假,并導致其直播間被封禁48小時。
2024年4月,辛巴再次猛烈抨擊快手平臺,指責其縱容其他主播將其編入劇本中,損害其利益。這一事件導致辛巴的賬號以及辛選旗下多個主播的賬號被快手封禁。辛巴隨后更換賬號繼續直播,但不久后再次因發表過激言論被封禁,并表示如果快手繼續封禁辛選旗下的主播,他將會前往香港證監會門前進行實名舉報。
懟平臺、懟同行,辛巴屢屢上演炮轟大戲,恐怕不僅僅是性格使然。直播電商行業的競爭異常激烈,辛巴作為頭部主播之一,自然面臨著來自同行的巨大壓力。通過炮轟競爭對手或平臺,可以引起關注,強化自己的市場地位。
當然,辛巴的炮轟行為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個人品牌維護策略。通過直接表達對不公行為的不滿,他試圖樹立一個敢于直言的形象,增強粉絲的信任度。
②
這兩年,直播的風向正在變化。
隨著直播電商行業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主播和品牌涌入這個領域,競爭變得異常激烈。根據《2023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研究報告》,2023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達到4.9萬億元,同比增速為35.2%,盡管增速有所下滑,但行業依舊在增長,這意味著市場參與者增多,競爭更加白熱化。
消費者對直播帶貨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再僅僅滿足于低價和娛樂,更加注重商品質量、售后服務和購物體驗。《2023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研究報告》指出,消費者在購買決策時會考慮多重因素,品牌商精準捕捉消費者需求的難度增大。
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也會影響直播帶貨行業。在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消費者可能會更加謹慎,減少非必需品的購買,這對直播帶貨的銷售額構成壓力。
作為頭部主播,辛巴、小楊哥享受了山巔帶來的紅利——財富、名聲,也必然承受更多的挑戰和風險。今年3月14日,北京陽光消費大數據研究院、消費者網等機構發布《直播帶貨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2023)》。根據報告內容,瘋狂小楊哥、香菇來了、賈乃亮、辛巴和董宇輝的維權輿情分別占比31.30%、 8.59%、 4.86%、4.64%和4.40%。這說明,頭部主播們每天面臨的客戶投訴及可能的媒體曝光量正與日俱增。
當直播行業從典型的增量市場,逐步轉向存量市場,哪怕是頭部主播,也不能僅僅守著自家山頭躺平,從他人口中奪食,或許是即將到來的新戰場。
③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任何微小的優勢都可能成為制勝的關鍵。于是,當辛巴指責三只羊在商業模式上模仿自己時,這不僅是對于自身行業領先地位的一種捍衛,更是還要對方打上“抄襲”的標簽。
辛巴這次的爆料,還涉及三只羊管理層的“人品”指摘,從“包二奶”到“出賣恩人”,這個攻擊套路,隱約讓我想起了另一幕——之前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后去世后、農夫山泉創始人鐘睒睒被爆料“出賣娃哈哈”、“家屬持國外護照”、“娃哈哈被某國外資本操控”等。
在當今中國消費市場中,企業及其管理層的道德形象與品牌信譽緊密相連。部分網民會因為企業管理層的道德問題而全盤否定一個品牌,忽視了產品和服務本身的價值。他們特別希望拿著放大鏡審視企業尤其是企業中的人(當然是管理層),對企業及個體有高度的道德潔癖。這種情緒化的抵制行為,不僅對企業不公,也不利于消費者做出理性的消費選擇。
當道德被過度捆綁于企業及其背后團隊之上時,卻可能引發一系列悖論與困境。一方面,企業及其團隊被賦予了過高的道德期望,仿佛他們必須成為道德的化身,不容有絲毫瑕疵。這種不切實際的期望,不僅給企業帶來了沉重的心理負擔,更可能使他們在面對復雜多變的現實時,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
另一方面,過度道德捆綁還可能導致道德標準的扭曲與異化。在某些情況下,為了迎合外界的道德評判,企業及其團隊可能不得不采取一些違背市場規律與商業倫理的行為。這種“偽道德”現象,不僅損害了企業的品牌形象與信譽,更可能對整個社會的道德體系造成沖擊與破壞。
過度道德捆綁還可能引發一系列負面輿論與謠言。在信息不對稱的互聯網時代,一條不實的指責或謠言,就可能迅速傳播開來,對企業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這種基于道德評判的輿論風暴,不僅損害了企業的品牌形象與信譽,更可能對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三人成虎,三千個、三萬個網友的過激言論,再加上一些視頻自媒體對信息的“深度加工”,足以讓一家企業付出慘重的代價。你說,三只羊怕不怕?
④
但這場互撕大戰并非僅僅局限于個人層面的恩怨情仇。它更深層次地揭示了直播電商行業發展中所面臨的一些共性問題。這場風波暴露了部分主播在面對競爭時采取非理性手段的傾向。為了爭奪更多的關注度,一些主播不惜采用夸大其詞甚至歪曲事實的方式來博取眼球。反正,直播間說了也就說了,無需為此擔責。
這種做法雖然能夠在短時間內吸引大量流量,但從長遠來看,卻無疑是在透支自身的信譽資本。當辛巴與小楊哥陷入這場口水戰時,他們或許未曾意識到,自己正在親手破壞那份曾經贏得消費者信任的寶貴資產。
再者,這場風波背后還隱藏著主播們內心深處的不安與焦慮。在光環之下,他們同樣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既要滿足粉絲們日益增長的期望值,又要應對同行間愈演愈烈的競爭態勢。
這種內外夾擊的局面使得任何一個小小的失誤都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因此,當辛巴、三只羊管理層一旦遇到外界質疑、就選擇以如此激烈的方式回應時,這既是他們對自己品牌聲譽的堅決維護,也是對于未來不確定性的某種宣泄。
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辛巴與小楊哥之間的這場紛爭,實際上是當下網紅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所必然經歷的一個階段。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環境的變化,網紅經濟已經成為了一個不可忽視的力量。然而,與之相伴而來的則是對于網絡紅人社會責任感的拷問。辛巴與小楊哥及其他三只羊高管之間的這場“口水戰”,不僅是一次個人名譽之戰,既是兩位頭部主播之間市場份額爭奪戰的延續,也是整個直播電商行業發展中諸多問題的集中體現。
當你關注財經和時事熱點時,我愿與你分享背后的故事和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