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深圳理工大學第一年招生,招生規模很小,但令人意外的是,錄取分數居然高達620多分,持平中山大學。
當然,之所以錄取分數這么高,肯定是有原因的,例如“首屆畢業生100%就業”。
蘭州大學作為985名校,今年在廣東的錄取分數遠不及深圳理工大學,它的王牌專業是草學、生態學、物理、化學等等,顯然這些專業與當下熱門專業不符,再加上位于西北,地理位置偏僻,因此考生并不愛報。
當然,作為985老牌名校,它也有自己的優勢,例如保研率高達28%,而深圳理工大學作為一所新學校,四年后有沒有保研資格,尚不可知。
那么,放棄深圳理工大學,選擇蘭州大學,值得嗎?
一種觀點認為“
本人出自農村,就是一般那種城市周邊地區的農村。
在考大學前,對大學的認知僅僅停留在每年高中掛出的橫幅上,知道十大名牌學校,其余一概不知。
自己一心想要考個十大名牌學校,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然而,高考成績出來后,僅六百多一些,看到南京大學在我省僅僅招生三十多人,對于下了一年苦功夫的我,有一種迫切想要脫離高中的學生而言,沒有膽量去嘗試報考南京大學,只想著能有大學穩妥的錄取我就好了,轉而在報考指南上挨個找那種錄取人數少于計劃錄取人數的學校。
翻到蘭州大學的時候,就問了班主任一句,“蘭州大學怎樣?”班主任說,“很好啊”,我問,“蘭州不缺水嗎?”班主任說,“如果蘭大缺水,gwy給她送水過去”。
當時我就懵了,心里琢磨著,gwy都給送水,這是有多牛,然后就填了蘭州大學。
抱著改善國內環境問題的心態,報考了環境工程專業。
當時畢竟年輕,十八年來都未曾出過本市,去那么遠的地方,心里畢竟多少有點小擔憂,擔心自己能不能適應大學生活,同時也對大學充滿了向往,懷抱著“偉大的愿望”,踏上了去往西部的列車。
記得在列車上,遇到一個大學生,問我的高考分數,和考上的大學,當時能感覺出來,她那種考了這么多分,竟然去了那么個學校是什么情況的疑惑。
當火車駛入甘肅境內天水地區的時候,看著青山綠水,云霧環繞,還是別有一番風致,想著,自己對甘肅誤解了,原來這里還是好山好水,風清秀麗的小江南。
然后,火車駛出天水后,荒蕪的土包慢慢的映入了眼簾,一種落寞失望隨之而來,我對蘭州存在的最后一絲幻想破滅了。
出站后,看到學校安排人員接送我們新生的時候,心里有一種主角的感覺,在校車上,學長們努力的夸贊蘭州和母校的每一處,也戲謔調侃著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
無論大家怎樣看,我對這個地方仍然充滿了希冀。
待一切塵埃落定后,母校的組織,老鄉會找到了我,從老鄉那里,我大約知道了母校什么專業不錯,母校有什么樣的社團活動,母校有什么樣的業余生活,還有母校的一些趣聞,最后也不忘吐槽一下食堂飯菜。
那時候,懵懵懂懂,確實不知道,在大學應該要去做一些什么。
大一課程很少,之前應試教育留下的慣性,使得自己并不知道要怎樣打發自己的時間,除了社團和班級活動,以及上課睡覺外,就是找同學玩點棋牌或者去學校一個小時的免費機房打發時間了。
在這里,跟來自天南海北的同學,聊聊各自家鄉的見聞和習俗;
聊聊各自的特長;
吹吹在各自社團玩耍的花樣;
一起爬山,一起逛逛蘭大夜市,一起玩玩常見的娛樂活動;
一起感受異域風情,與“藏維回滿蒙”同學了解少民的風俗,參與玩耍少民舞蹈;
一起當觀眾,為我院體育健兒加油助威;
一起努力認識我班的或者接觸到的女同學,爭取脫單。
然而,一切都沒有用,煙花過后只剩云煙,大一的新奇過后,就退出了玩樂的世界,各自形成了自己穩定的社交圈,有的以宿舍為單位,有的以學生會群體為單位,有的以社團領袖為單位,有的以游戲為單位,有的以體育運動為單位,有的以學習為單位,也有的以妹子為中心的單位。
形式多種多樣,想必在哪個學校都是這樣的,學校的兼職活動除了困難學生的勤工助學崗位之外,其它家教等兼職相對很難弄起來。
大二是一個穩定固化,向真正的大學生轉變的過程,每個人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在參與多樣的活動后,也漸漸地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所在點或對什么都毫無興趣。
在大二的暑期里,稍微優秀些的學生可以申請社會實踐活動,大學生創新科研項目,再優秀點,往后可以申請參與科研項目,對臺交流或交換生項目,也有一些出國交流項目,這些相對來說就比較小眾了,是學霸們給自己鍍金的地方。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里,英語好,意味著你擁有比別人更好的優勢,每年蘭大的公派留學生名額用不完,多是因為英語這道坎兒。
同時,在這里,一般專業不用費很大的力氣就可以取得還可以的成績,可以占用保研名額,可以拿到豐厚的獎學金,在這里,整體保研率能達到三分之一,刨掉基地班占用的名額后,一般專業的保研率大約在20%,然而有許多成績不錯的學生寧愿考研也要離開這里。
大二及大三上半年,是學生分化的過程,這一年多的表現基本決定了學生未來的走向,或是去其它高校,或是留在本校讀研,或是支援西部,或是回到老家亦或是奔向北上廣深工作,很少一部分去了國外。
在這里,學校提供了一個非常廣闊的平臺,能否利用起來,就在于個人了。
大三下半年專業課基本學完,接下來準備考研和找工作成為大部分學生的主要任務。
之后就是各奔東西了,在這里,四年的經歷,讓你完成了高中生到大學生的轉變,經歷了人生中所謂象牙塔的美好時光,迎接下一階段人生歷程。
另外一種觀點認為“
蘭州人,本科畢業于香港某技校,本科也在廣州某學校讀過,目前在“楓葉國”某實驗室,經常去蘭大,有很多高中同學也是那里的。
學校還行吧,國際排名高,如果以后出國留學,比起同分數的大學有優勢。
但是學校環境太差,學生很多都來自偏遠地區(甘肅省其他城市的也不少,而甘肅除了蘭州其他城市真的不能算南方定義的城市),個人感覺那里的同學見識要比沿海城市大學的學生見識要少,過于看重成績,和高中并無差別。
我覺得自己本科大學四年最大的收獲不是那些實驗室的研究或者gpa什么的, 而是增長見識開闊眼界。
相比蘭大那種只有泡館、科研的地方,真的相差挺大。
當然,每個學校有利有弊,如果你想本科就業或者希望生活多姿多彩一些,北上廣的學校絕對要更好一些。
但如果希望以后走上學術道路、高考成績又不是很理想的話,蘭州大學還是可以的,誰讓她它是985呢。
你們覺得呢
#圖文夏日征集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