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太熱,來塊冰激凌——真爽!可是,除了冰涼和甜爽,有沒有也吃出一點點咸味兒?
今年9月是我國第18個“健康生活方式宣傳月”,今年的主題是“食要三減,減掉不良生活方式;體要三健,健出美好生活向往”。其中的“三減”是指“減鹽、減油、減糖”。長期鹽攝入過多會增加患高血壓、腦卒中、胃癌等疾病的風險。
大家會說“減鹽”就是炒菜的時候少放一點鹽。你只做對了一半。生活中我們吃進身體的鹽,可不僅僅來自于廚房里的鹽罐子哦!還有“隱形鹽”。所謂“隱形鹽”不是我們一日三餐做菜時添加的食鹽,主要是指各種成品飲料、干果、糕點等成品制作過程中添加的鹽。
想必我們都有進超市購買零食的經(jīng)歷。你有看標簽的習慣嗎?你真的會看標簽嗎?除了明確買什么要關注商品名稱以外,你是不是關心價格、有效期,你會看“營養(yǎng)成分表”嗎?
食品標簽是書寫、印制或附加在食品外包裝上的標牌及其他說明物。食品標簽上標有配料(表)、凈含量、適用人群和食用方法、營養(yǎng)成分表、營養(yǎng)聲稱、營養(yǎng)成分功能聲稱等表現(xiàn)食品營養(yǎng)特征的信息。配料(表)是了解食品的主要原料、鑒別食品組成的最重要途徑,按照“用料量遞減”原則,依序列出食品原料、輔料等名稱及含量。營養(yǎng)成分表是標示食品中能量和營養(yǎng)成分的名稱、含量及其占營養(yǎng)素參考值(NRV)百分比的規(guī)范性表格,說明每 100g(或每 100ml)食品提供的能量以及蛋白質、脂肪、飽和脂肪、碳水化合物、糖、鈉等營養(yǎng)成分的含量值及其占營養(yǎng)素參考值(NRV)的百分比。其中能量及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四種核心營養(yǎng)素是強制標示的內(nèi)容。營養(yǎng)聲稱是對食物營養(yǎng)特性的描述和聲明,包括含量聲稱和比較聲稱。
如果食品中某營養(yǎng)素達到了一定限制性條件,預包裝食品作出某營養(yǎng)素來源或含有、高或富含、低含量、無或不含的含量聲稱,如高鈣、低脂、無糖等;或者與同類食品相比的優(yōu)勢特點,比如增加了膳食纖維,或減少了鹽用量等。購買預包裝食品時,通過閱讀食品標簽和營養(yǎng)成分表,了解各種食物原料組成、能量和核心營養(yǎng)成分及含量水平,選擇健康食品,慎選高鹽、高油、高糖食品。
我們建議成人每天鹽攝入量不超過5克(包括醬油、醬、蠔油、味精等調味品和食物本身所含的鹽量)。1 歲以下嬰兒膳食中不用額外添加鹽。減少腌菜、醬菜、腐乳、咸蛋、醬肉等高鹽食品的攝入。特別提請大家注意隱形鹽(鈉),購買食品時,閱讀營養(yǎng)標簽,盡量少選高鹽(鈉)食品。
你學會了嗎?
作者:瀘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余桂群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