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戲美一地,戲曲《封龍化蝶》劇本研討會在千年古縣元氏召開
2024年喜迎國慶歡度中秋
戲曲《封龍化蝶》劇本研討會在千年古縣元氏召開攝影紀實
一出戲,美一地
北岳之英封龍山有一座神圣的封龍書院,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書院,曾經走出了多少帝王將相和高材生;北岳之英封龍山有一個神秘的梁祝故事,是中國堪稱世界四大愛情悲劇之一的“化蝶傳奇”就是由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樸創作于這座千年書院。這里有中國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愛情悲劇,其情節遠勝于莎士比亞戲劇,舉世稱頌。源自封龍書院、石家莊的文化、戲劇卻被國內其他劇種捷足先登,搶注文化遺產,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為弘揚和宣傳優秀的民族文化,挖掘和保護源于石家莊的文化,為實現“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宏圖大略,為將元氏經典文化和市場經濟做強做大。9月3日,祖籍元氏的作家王義書嘔心瀝血創作的封龍書院版梁祝戲曲劇本研討會在千年古縣元氏召開。該劇本步白樸后塵,填補中國戲劇和書院歷史的空白,其作用非同小可,其意義不可估量。國家級、省級領導、專家、學者蒞臨致賀。
本次研討會指導單位為河北省文聯戲劇家協會,承辦單位為河北省會大型文化活動組委會,協辦單位為元氏縣省級作家聯誼會、元氏縣民間藝術家協會、元氏縣作家協會、石家莊歐帝雅紡織有限公司、元氏縣汽車運輸商會、元氏縣殷村順路驢肉等,全國新媒體聯盟予以媒體支持。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省京劇票友協會會長、導演陳平與省政協原工會主席、機關紀委書記、省人大、政協兩會文化活動總策劃、總導演、省會大型文化活動組委會執行主任賈四香共同主持本次活動。
王義書為國家級歌詞作家、省級作家、音樂家、九級書法家。曾獲國家級歌詞專業獎、省委五個一工程獎、省政府文藝振興獎、省委、市委宣傳部獎。曾出版長篇小說兩部,其中一部被中國作家協會《作家文摘》選登。曾在省級、國家級文學報刊公開發表作品300余篇。作詞的原創歌曲《石門水都蟠龍湖》首開華北地區音樂電視風光片先河,在省市縣廣播電視臺播放二十余年。
組委會執行主任賈四香介紹了編劇及研討會的籌備情況。
河北省文化廳原黨組書記、廳長、省會大型文化活動組委會主任李九元講話。對挖掘和保護本地的深厚文化,創新劇本而召開的本次研討會予以好評。他高屋建瓴語重心長的指出,燕趙文化博大精深,但是缺乏傳承與弘揚,不少的源于石家莊、河北省的文化被別的省市“搶走”,很遺憾!燕趙兒女要精準策劃,提高保護意識,一個文化品牌,對提升燕趙大地的知名度大有作用。文化沒有大與小的區別,有的是廣義與狹義的文化,國家要借鑒國外好的經驗編制文化法,摒棄各種文化藝術中的丑態,動員和號召國人一同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對王義書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執著的精神創作新劇本的奉獻精神予以贊揚。雖然此劇的南方版本已經申報非遺了,但是我們還可以守正創新的精神,創作出宣傳封龍山,宣傳元氏更優秀的劇目。
老領導的講話猶如交響樂,五味雜陳,耐人尋味,既接地氣,又贏得與會者的熱烈掌聲。
隨后,中國京劇奚嘯伯研究會名譽會長、石家莊地區文化局原局長、石家莊市文聯原主席、市委、政府專家團副理事長,生在封龍山腳下出版有《封龍文概》,對封龍山文化極有研究的路繼舜先生談了對劇本修改和提高的意見,談了對《梁祝》的看法。他說,經過國內權威們的反復考證,該劇是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樸在封龍書院讀書時創作的,是此劇的本真之地——元好問作為白樸的干爹,在白鹿泉買房居住7年,60至67歲期間讓白樸來封龍書院學習,并創作了此曲。周總理說,此劇就是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王義書帶著對家鄉文化的熱愛,幾十次電話與路先生聯系,上門請教,廢寢忘食的編創《封龍化蝶》這個感天動地的故事。
解讀了化蝶的含義,蝴蝶諧音福蝶。封建禮教下,只能化成蝶實現美好愿望。新劇本語言很美,詩意很濃。移植,借鑒很正常,增加馬文才這個人物,能創新是必要的,情節一定要抓人,動人心弦,還要深化、豐富主題與內容,做到有血有肉,體現本鄉本土的情愫,繼續改造、升華,刪去冗長的開頭與結尾的兩幕。
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國家一級導演、河北省文聯副主席、戲劇家協會副主席秘書長賈吉慶談了劇本的定位和定論。他說,要以溫暖人、鼓舞人、啟迪人、感動人的標準去改寫劇本,一臺好戲,可以發揮太大的作用。王先生以深厚的文學功力挖掘燕趙自己的文化,太讓人開心了。這是一種責任與擔當,令人佩服。面對新時代,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強國的需要,省會人民要自覺地講好趙子龍文化、蘇東坡文化、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等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文化,改變好劇本少的窘境,燕趙子孫講好石家莊故事,河北故事,彰顯于城市建設中,綻放于中華兒女的心中。要盡己所能,將好劇本,找劇團盡快地搬到舞臺上,一出戲,美一地。
在熱烈的掌聲中,著名書法家李九元廳長、賈吉慶主席、路繼舜主席為劇名題詞、贈送墨寶。
元氏縣政府原副縣長、縣省級作家聯誼會顧問秦小平現場賦詩一首,以示慶賀。
省音樂文學會副會長秘書長、《燕趙詞作家》常務副總編鄭琳發表了對本劇的修改意見;
省會大型文化活動組委會幾十年來舉辦的享譽國內外的活動圖片展,引人入勝。
石家莊學院原教授:曾在戰友文工團工作、資深音樂專家楊明山,資深文藝專家田風林;元氏縣政府原副縣長、縣作協主席、省級作家聯誼會顧問王國斌;省作協會員:縣省級作家聯誼會:書記(報告文學曾在《十月》發表)鄭景云,副主席、民協副主席(曾出版多部長篇小說)張殿林;縣科協原主席、老年科協主席戴立志,縣技工學校原副校長、資深音樂專家劉二辰,縣音樂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員、作品曾上央視的李景義;縣民間文藝家協會:書記李世民,副主席何永民、張國爭;縣省級作家聯誼會副秘書長:石家莊市作協理事商光耀、許哲武、常務理事縣房管局副局長幺瑞斌;縣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何云峰,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資深畫竹專家(作品被全國兩會采用)高巖;縣音樂文學學會副秘書長:縣靈山文學社社長李勝英、秘書長李國強;縣企業家協會原會長、縣汽車運輸商會會長賈永秀,石家莊歐帝雅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建樓,縣殷村順路驢肉負責人張平等專家、學者等紛紛發言,表示祝賀。
新瓶裝老酒,越喝越上癮
——評王義書的《封龍化蝶》
封龍書院是中國歷史上四大書院之一,梁祝化蝶之故事耳熟能詳,王義書先生的《封龍化蝶》劇本,將這兩種元素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簡直就像是在傳統故事的土壤里,突然長出了一朵創意的奇葩,讓人眼前一亮。將梁祝這段流傳千年的經典愛情,與封龍山那神秘莫測的背景結合,就像是把一壇陳年老酒,倒入了精致的現代酒瓶,新瓶裝老酒,味道依舊醇厚,但形式上卻煥然一新,讓人忍不住想要一品究竟。
在劇本中,梁山伯和祝英臺的愛情故事,不再是簡單的才子佳人,而是在封龍山的仙風道骨中,被賦予了更深層次的含義。他們的愛情,不再是單純的情感糾葛,而是與山川大地、自然法則相融合,成為了對生命意義、個人選擇以及命運抗爭的深刻探討。這種主題的升級,讓《梁祝》故事在情感表達上,更加豐富和立體,讓人在笑中帶淚,感受著愛情的甜蜜與苦澀。
視聽效果上,劇本的設計堪稱驚艷。封龍山的壯麗景色,與梁祝化蝶的浪漫橋段,就像是兩道亮麗的風景線,在劇本的舞臺上交織成一幅動人心魄的畫卷。舞臺設計、服裝道具和音樂的精心搭配,讓人仿佛置身于一個充滿魔幻色彩的東方仙境,每一幕都是一場視覺與聽覺的盛宴,讓人沉醉其中,流連忘返。
在文學與藝術的結合上,王義書的劇本展現出了極高的造詣。每一句臺詞,每一個場景,都充滿了深意,讓人在欣賞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文學的魅力。這種文學與藝術的完美融合,使得劇本不僅僅是一個故事的講述,更是一次心靈的觸動,讓觀眾在情感的起伏中,體驗到藝術的真諦。
最后,從文化傳承和社會影響的角度看,《封龍化蝶》劇本不僅傳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還以一種新穎的形式,讓古老的故事煥發了新的生命力。它在娛樂觀眾的同時,也引發了對傳統文化價值的思考,這種一箭雙雕的效果,讓劇本在社會層面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綜上所述,王義書先生的《封龍化蝶》劇本,以其獨特的創意、豐富的情感、驚艷的視聽效果、深厚的文學造詣,以及深遠的社會影響,成為了一部令人贊嘆的佳作,讓人不禁感慨:這劇本,絕了!
七律《賀封龍化蝶成稿》
作者:秦小平
藝術情懷筆底牽,詩書一脈共承歡。
高襟任展乾坤手,濃墨精描巨作傳。
字句推敲堪細膩,章節擺布亦周全。
嘔心攬粹玲瓏語,地老天荒不朽篇。
全國新媒體聯盟主席、河北省文化產業創意家協會副主席郝小學,以多媒體報道了本次活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