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新學期開學第一天,北京等地正式推行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課間15分鐘時長的新規。其實,不僅僅是北京,青島、上海等地已經突破了課間10分鐘的常規。
長期以來,課間10分鐘似乎成了一個約定俗成的規定,但隨著對中小學生身體健康的重視,延長課間休息時間的呼聲日趨升高。按照此前的規定,北京市義務教育學校學生每天的課間活動分為小課間和大課間,其中小課間為10分鐘。
此次調整,小課間增加的時間主要是從大課間里優化調整出來,均勻地分給每一個小課間,目標是確保課間的質量和孩子們活動的豐富性,讓孩子們有更充裕的時間走到戶外休息放松和適當運動,促進學生們的身心健康。
對于課間15分鐘新規的推行,學生、家長和學校都表示歡迎。北京朝陽區試驗小學大隊輔導員王超表示,學校會基于學生的興趣、愛好,設置多種多樣的活動,讓他們更有興趣地參與進來,讓他們在課余時間能夠更加放松,換一種方式讓大腦得到休息,讓后面的生活和學習更加快樂。
那么,北京的課間休息15分鐘會否在全國范圍內普遍推廣呢?可以肯定的是,將有更多城市和省份跟進。不過,社會和家長更為關注的是,如何更好地解決“課間圈養”問題,否則,即使課間時間延長,也未必能獲得更好的效果。
以上海為例,一項調查顯示,“課間圈養”在上海許多中小學是不成文的規定,主要原因是學校怕出現安全事故而承擔責任。在一些學??磥?,“課間圈養”帶來兩個明顯好處,既能夠擠出時間爭分奪秒學習,又能夠避免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發生安全事故。
早在5年前,上海少代會上就有少先隊員提出《關于延長課間休息時間,保障隊員合理休息權利的提案》的提案,呼吁延長課間休息時間,由10分鐘延長至15分鐘。今年8月,上海市教委等出臺相關舉措,將強化體美勞教育,包括:開足開齊體育與健康課,保證小學每周開設5節體育課、2節體育活動課,推進落實初中每周開設4節體育課、1節體育活動課等。
“大樹成長營”了解到,上海部分中小學其實早就突破了課間10分鐘的限制。以寶山區第二中心小學新學期的課表為例,上午第一節課與第二節課程之間的課間時長為12分鐘,中間有30分鐘的大課間時間,第三節課與第四節課之間的時長同樣為12分鐘。
“課間十分鐘活動既是注意力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身心健康的必要保障。”其實,大家最為關注的并不是簡單延長課間時間,更重要的是把課間10分鐘還給孩子們,引導師生走出教室、走向戶外、走進陽光,享受更加健康活力的校園生活,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對此,你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