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和的聚光燈下,香水輕輕噴出,場記板打響,攝影機前是一只只精致可愛的小狗。
「我」,意大利口音濃厚的男聲配音停頓片刻,「細膩、真實、魅力十足、敏感、神秘、叛逆、清新、不可抗拒、干凈。」
「因為我不只是一只狗,我是Fefé。」
奢侈品牌Dolce & Gabbana 最近因為這款新產品而登上了世界輿論的風口浪尖:一款專供寵物使用的高級香水,以品牌聯合創始人Domenico Dolce的愛犬「Fefé」命名,售價99歐元(100ml),并附贈一枚24K鍍金的項圈吊墜以彰顯身份。在其官方網站的廣告頁面,D&G描述這款香水由知名調香大師操刀,融合了依蘭(一種熱帶樹木)、麝香和檀香的香氣,是一款寵物界的「嗅覺杰作」。
為了讓廣告更具吸引力,D&G找來狗狗天團進行拍攝
這條廣告片的評論區下方,許多寵物主人熱烈表達著他們對于這款香水的支持與喜愛。一位用戶在Instagram上留言:「我的小狗需要這個嗎?不需要。但我會買這個嗎?當然!」但與此同時,更多的抵制聲音從四面八方傳來:「99歐元的價格買一瓶寵物香水,是不是智商稅?」「香水對于寵物來說是否安全?」「寵物到底是否需要香水」……
事實上,寵物香水并不是一門新鮮生意。早在2007年,倫敦豪華百貨公司Harrods就曾售賣過一款名為「性感野獸」的狗狗香水;2022年2月,以愛狗著稱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更是推出了名為「Happy Hounds」的寵物香水,桑德靈厄姆皇家莊園的徽章比D&G的狗爪子項圈要更加奢華。
伊麗莎白女王生前一直以愛狗尤其是柯基而著稱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Quince Markets Insights的研究數據,全球寵物香水產業在2024年的價值已達14.4億美元,預計到2034年將增長至22.6億美元——D&G并不是寵物香水的先驅者,但確實是首個涉足這一產品的奢侈品牌。拜它所賜,寵物香水也從僅有少數專營品牌涉獵的「小眾」商品,進入到大眾視野當中。
首先,市面上能見到的幾乎所有量產香水,基本都可以拆解為三種主要成分:香精、酒精和水。香精是香水的核心成分,是各種香氣的源頭,酒精對香精進行稀釋和穩定,水則起到調節濃度和質感的作用。為了增加香氣的多樣性及降低成本,香精通常由人工合成,含有硫酸鹽、對羥基苯甲酸酯和磷酸鹽等化學成分,遇上體質較為敏感的人群,就可能會產生皮膚過敏、呼吸刺激、神經系統受影響等不良反應。
人類尚且如此,對寵物來說,酒精和香精中的化學物質威脅更為致命。美國防止虐待動物協會(ASPCA)的一項調查顯示,每年全球都有數以萬計的寵物因長期吸入或是舔舐主人的香水及同類產品而導致肝腎功能損傷、患癌,最終喪命——所以,如果一位主人非要一廂情愿地給他的愛寵噴香水,那一定得是為寵物定制的才行。
一家名為GotDog的線上平臺,專門售賣惡搞大牌名作的寵物香水
正因如此,寵物香水的安全性也成為品牌們所主要宣傳的賣點:D&G聲稱「Fefé」不含酒精,并得到了相關動物安全保護機構和獸醫組織的認證;「Preshies」是一家暢銷的美國寵物香水品牌,50ml香水75美元的定價并不亞于奢侈品,「100%提取自天然植物」的口號則是他們令寵物主人們掏腰包的王牌。
在官方網站上,Preshies水靈靈地把用戶們的好評作為「門面」
不過,并不是所有人都對于這些品牌的說辭深信不疑,動物福利社區Barket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Shivam Bamniyal就是其中之一:「我向D&G咨詢他們究竟得到了哪些獸醫的專業認證,沒有人愿意答復我。如你所見,雖然有些香水產品聲稱對于寵物無害,但并沒有權威機構或標準流程來證明它們是否真的安全——或對于不同種類的寵物都安全。就我個人而言,我不會去冒這個險。」
同時,他也對于寵物香水存在的必要性提出了質疑:「以狗為例,它們和人一樣需要定期洗澡。相信我,一只健康干凈的狗是沒有臭味的,除非它是濕的、臟的,或存在一些問題,這時你需要做的是勤快一點,給它清潔、帶它看醫生,而不是拿香水去掩蓋。」
即便把「寵物香水能夠保證安全性」作為默認前提,另一個問題是,寵物是否喜歡,乃至接受人類所賦予它的「香氣」——事實是,人類和寵物對于「香」的認知很多時候并不相同,甚至大相徑庭。
研究表明,動物對于自己所喜歡氣味的認知,與其飲食習慣密不可分。花香、果香、美食香構成了大多數香水的基調,因為人類自祖先起就開始從植物、水果中汲取營養,這是我們對于食物的原始本能;但狗和貓并非如此,它們本質上是食肉動物,也就意味著它們最喜歡的味道很可能對你來說「臭不可聞」。不少寵物主人應該都有類似的經歷,當你給愛寵「洗香香」之后,它卻十分排斥,在地上瘋狂打滾想要蹭掉這種氣味——人的身上如果被涂了屎,也會是這種反應。
此外,按照英國倫敦大學獸醫行為醫學教授Daniel Mills的說法,為寵物賦予「香氣」是一個「糟糕透頂的主意」——狗和貓分別有多達3億和2億個嗅覺受體,是人類的幾十倍,相比于視力,氣味才是它們認識世界的最重要媒介,而人類所施加的氣味毫無疑問會使它們的認知產生嚴重混淆,并且被同類排斥、攻擊。
「想象一下,每天都要蒙著眼睛,戴著播放震耳欲聾金屬樂的耳機生活,這就是你的寵物可能正在經歷的,這完全是為了主人的喜好,而不是為了它們。」
D&G的一款寵物香水能夠激起千層浪,主要是因為它把手伸向了本就存在爭議的產品領域,但實際上涉足寵物用品的大型奢侈品牌還有很多,GUCCI、PRADA、FENDI、BURBERRY等品牌都曾推出過專門的寵物服飾或配件系列——時尚媒體Highsnobiety的一位編輯這樣形容:「雖然我的狗可能不明白SHEIN和SAINT LAURENT之間的區別,但我很樂意用MUJI的盤子給自己盛飯,而給它用GUCCI的陶瓷碗。」
GUCCI所打造的寵物系列服飾
「它經濟」的巨浪勢不可擋,品牌自然都想分一杯羹。根據彭博社的報道數據,2023年全球寵物市場價值約2610億美金,到2030年這一數字預計將增長至5000億美元。分析師Diana Rosero-Pena 表示:「自新冠疫情時代開始,消費者在寵物上的支出就大幅增加,受寵物人格化的影響,這種消費增長還將繼續保持下去。」
「寵物人格化」(Pet Humanization)一詞在歐美國家被用來代指將寵物視為家庭不可或缺的成員,以人類的飲食和生活方式來對待它們:比如給它們美容,穿上華麗的衣服,購買定制的寵物護理產品,甚至將它們指定為遺產繼承人,就像Karl Lagerfeld所做的那樣。
這只名為Choupette的貓,被老佛爺列為遺產的繼承者之一
近年來,「寵物人性化」在亞洲國家也正日益突顯:前不久,日本一家寵物保險咨詢服務公司公布在線調研結果,99.6%的受訪者將寵物當作家人,其中超過六成的主人認為寵物與人平等,更有超半數的主人則要把寵物的吃飯規律時間排在自己之前;在國內的社交媒體上,萌寵賽道也早已是人盡皆知的「流量密碼」。
但同時也有許多人開始剝開消費主義的迷霧,反思人與寵物之間真正和諧的相處之道是什么。例如,不少年輕人正在把自己所奉行的「Underconsumption」(低消費核心)理念延伸到寵物身上,從給它們購置無盡的零食和玩具,到只給它們提供真正需要的東西——天性的釋放和主人的陪伴。
「我現在的視頻下面每天都有惡評,說我不再愛我的狗,」一位不愿透露ID的TikTok創作者這樣表示,他曾因給狗狗定制球鞋的一系列短視頻而走紅,如今則放棄了這一路線,轉而記錄自己與愛犬的簡單生活。
「他們只是看客,只有我知道Gwilt(他的愛犬)穿上那些鞋子時并不舒服。我愛Gwilt,所以我該尊重它的天性,帶它去草地上奔跑、玩球,花更多時間陪它過完短暫的一生——這就夠了。」
參考資料:
1. CBS News:Dolce & Gabbana launches $108 dog cologne, raising hackles of some vets and pet owners
2. Forbes: Dolce & Gabbana Debuts $108 Dog Perfume With ‘Woody Creamy’ Undertones
3. www.rspca.org.uk(皇家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官方網站)
撰文 / 孫奕然
粉絲群定期發放獎品福利
公眾號菜單選擇「掃碼進群」
請將我們設為??標
為您呈現更多精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