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第二屆北京網絡視聽藝術大會之2024“新光計劃”入圍項目發布暨網絡電影“向未來”主題研討會在北京成功舉辦。此次活動以“鑒往知來、共話革新”為主題,聚焦網絡電影的精品創作與未來發展趨勢,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副司長劉文峰,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志,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等重點網絡視聽平臺和制作機構負責人,侯光明等資深專家,陳嘉上等知名導演,劉開珞、李寧等一線制作人,行業協會負責人及重點新聞媒體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動。
活動現場公布了入圍2024網絡電影創投“新光計劃”的15強作品,在圓桌對話環節,嘉賓們就“網絡電影精品創作之道”與“網絡電影的下一個十年之路”等話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分享,共同探索網絡電影的創新發展之路。
新光啟航,網絡電影在文化自信中揚帆再出發
網絡電影行業自誕生以來,已經走過了十年的發展歷程。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副司長劉文峰在致辭中強調了,“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同時標志著網絡電影發展的10年里程碑。網絡視聽作為黨和人民文藝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電影在豐富人民群眾文藝生活、傳遞正能量、推進文化自信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劉文峰強調,網絡電影行業需堅守初心,勇于創新,通過“提質減量、精耕細作”策略,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新光計劃”旨在通過完善政策法規、加大原創扶持、激發創作活力,推動網絡電影藝術的持續繁榮。對于網絡電影的下一個十年,他指出:“一是要繼續拓展和深挖內容創作題材,實現藝術價值與社會責任的雙重飛躍;二是擁抱新技術,推動網絡電影與其他文化產業的跨界融合;三是加強國際合作,將優秀的中國網絡電影推向世界舞臺”。
本次活動成功舉辦不僅是對網絡電影行業蓬勃發展的成果巡禮,更是對未來發展的積極探索和展望。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志從政策支持產業高質量發展、探索網絡電影新業態、優秀創作人才培養三個方面提出了希望,并強調:“網絡電影作為人民群眾普遍接受的文化形式,不僅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還肩負著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的重要責任”。
在主題演講環節,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電影智庫秘書長侯光明,總結了網絡電影的發展歷程,指出了當前行業面臨的挑戰,呼吁行業同仁共同努力破局前行。侯光明以“新光啟航”為喻,寄語網絡電影在新時代的浪潮中繼續乘風破浪。
著名導演、編劇、監制陳嘉上帶來了“影視創作者如何與觀眾對話”的主旨演講,對于促進網絡電影行業的健康發展、提升創作質量、加強行業交流、引導行業趨勢以及激發創新思維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啟發。
“新光計劃”15強名單發布
終評評委陣容重磅揭曉
在2024“新光計劃”15強名單入圍發布環節,騰訊在線視頻電影內容中心高級總監蘆洋對征集的作品進行了解讀。他表示,從動作、懸疑到喜劇、戰爭,從現實題材到奇幻冒險,本次征集作品展現出了類型多元化和創新活力。入圍的15強作品不僅在內容上豐富多彩,更在敘事手法、視覺呈現以及技術創新等方面進行了大膽的探索與嘗試,這種多元創新的特點正是網絡電影行業不斷拓寬創作邊界、融合多種元素的生動體現。“新光計劃”將為潛力導演、編劇、制片人等創作人才提供更多面向行業展示的機會和專業服務支撐,促進優質項目的不斷涌現與成長,為整個網絡電影行業的創新與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
隨后終評評審團成員集體亮相,他們分別是中國電影導演協會秘書長、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教授、監制、編劇、策劃王紅衛,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電影智庫秘書長侯光明,導演、編劇、監制陳嘉上,中國文聯電視藝術中心主任趙彤,北京大學副研究員、融媒體中心音視頻辦主任呂帆,資深電影制片人、策劃、出品人、北京電影學院管理學院總支書記郁笑灃,閱文集團旗下新麗傳媒集團高級副總裁兼新麗電影CEO李寧,資深影視制片人、監制、出品人、登峰國際合伙人劉開珞,騰訊在線視頻副總裁王娟,阿里影業副總裁關旭,愛奇藝電影及海外業務群總裁楊向華。
2024“新光計劃”創投項目將進入終評階段,15強入圍項目將進行終審路演,11位終評評審團老師將結合劇本、制作方案、概念短片、主創路演表現等進行綜合打分,最終推選出2024網絡電影創投“新光計劃”10強優秀項目。
聚焦網絡電影下一個十年
兩場圓桌對話碰撞真知灼見
第一場圓桌對話圍繞“向未來:網絡電影精品創作之道”展開,此次對話從業界行業專家和創作者的視角,深入剖析網絡電影精品創作的核心要義。各位嘉賓積極分享創作心得,探索網絡電影精品化創作新思路。
什么樣的網絡電影稱得上精品?精品應該具備什么樣的品質?導演、編劇、監制陳嘉上表示,“精品是一個結果,觀眾覺得是好東西,覺得難忘且受到影響,它就是精品”。中國文聯電視藝術中心主任趙彤認為,“網絡電影精品的衡量標準就是既叫好又叫座,如果還有一個標準就是‘留得住’,能留在觀眾心中的才是精品”。在資深影視制片人、監制、出品人,現任登峰國際合伙人劉開珞看來,“一個好作品應該有三個方面的特性:一是當下性,即是否讓觀眾感到很充實、很開心、很緊張;二是時間性,即能否留在時間里面,多年后依然讓人很有印象;三是空間性,要能夠引起更多周邊人的共鳴和討論”。
對于網絡電影的精品化發展,制片人、電影營銷專家、無限自在傳媒董事長朱瑋杰提到,首先要選擇一個合適的題材,其次要組建靠譜的團隊、嚴格管理拍攝周期,最后則要選擇最適合的銷售模式。制片人、輕刀快馬影業總裁魏君子認為,“打造精品網絡電影,不僅劇作要扎實、主題要鮮明、人物要出彩,更要有創新突破”。導演、編劇陳靜認為,“創作者要保持兩只眼睛,一只眼睛關注自己的生命情感體驗和個人的命運,另一只眼睛要持續地關注外界和現實的變化”。青年導演張哲則分享了作品創作過程中的經歷和感受,“‘類型’是評價一部電影的標準,它就像和觀眾簽訂的契約,在這個契約上滿足了觀眾的滿足和感受,觀眾自然而然就會喜歡這部作品”。
第二場圓桌對話從視聽平臺和網絡電影廠牌角度出發,圍繞“向未來:網絡電影下一個十年之路”進行,由梁植主持。海空雄鷹監制、總制片人李東學認為,“編劇是一劇之本,我們常說‘編劇寫戲、導演導戲、演員演戲’,戲在哪里、什么樣的戲是一出好戲,離不開這個根本”。淘夢創始人、CEO陰超指出,“大眾對于網絡電影的看法已經發生了改變,不再帶有一些‘有色眼鏡’,更多覺得它是一個完整的、受到廣泛認可的藝術品類”。新片場CEO尹興良認為,核心是需要有更好的途徑、方法,幫助年輕創作者進行表達。在奇樹有魚創始人、CEO董冠杰看來,“網絡電影作為互聯網產品,必須考慮用戶的觀看習慣和喜好的變化,才能贏得用戶的認可”。
愛奇藝副總裁宋佳、優酷電影總經理陳國青、騰訊在線視頻電影內容中心高級總監蘆洋等平臺代表,就政策扶持對網絡電影行業的影響進行了深入探討。他們一致認為,只有通過加強政策引導、優化產業結構、提升內容品質、培養創作人才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共同推動網絡電影行業新未來。其中,蘆洋表示,“平臺都已經搭建起來了,未來將以結構性的資源組合方式,不遺余力地推動網絡電影下一個十年的更好發展”。宋佳表示,“將始終堅持打造好內容,通過不斷地探索,瞄準精品網絡電影的發展方向”。陳國青則認為,“創新是網絡電影的原動力,除了大制作之外,我們還要關注很多的新穎類型,關注一些被忽視的人群和故事”。
回顧過去,洞察未來,整個行業正在積極求變,以創新合作破局,“新光計劃”通過整合行業資源,搭建交流平臺,發掘潛力人才,不僅能夠激發創作活力,提升內容品質,還能有效拓寬市場邊界,推動網絡電影產業向更加專業化、精品化、多元化的方向邁進,相信在網絡電影的下一個十年里,將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貢獻新的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