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如果有收獲,可關注本號
“史上最冷”小龍蝦季過境,這個夏天,產業鏈上多少人致富夢碎……
01
速凍小龍蝦加工廠原料需求驟降50%
“我們合作的許多小龍蝦加工廠的需求量,與去年相比減少了超過50%。”小龍蝦采購商柴先生透露。
柴先生分析,不少加工廠的貨都是銷往國外,主要為歐美市場,但由于種種因素影響,今年的出口量相比去年同期大幅下滑,導致許多加工廠不再大量收購小龍蝦。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報告也顯示,2023年小龍蝦產品出口額下降了21%至1.027億美元。出口量也降至8140 噸,2021年和2022年分別為9693噸、9235 噸。
國內、國際市場需求雙雙下滑,今年速凍小龍蝦廠商的日子著實不好過。
8月19日,“速凍一哥”安井食品披露半年報,今年1-6月,實現營收 75.44 億元,增長 9.42%;凈利潤 8.03 億元,增長 9.17%。今年經濟下行消費疲軟的大環境下,安井仍有如此增速,非常難得。
事實上,若不是小龍蝦業務拖累,安井上半年業績可能更上一層樓。據國金證券數據,安井食品旗下新宏業與新柳伍,上半年分別實現收入9.37億元、6.87 億元,分別同比-26.8%、-9.7%,水產類下滑對整體業績拖累明顯。
△據安井半年報,小龍蝦產品歸于“速凍菜肴制品”
曾經,小龍蝦撐起了國人夜宵的半壁江山。嘬蝦之風已經遍布大江南北,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小龍蝦和愛小龍蝦的人。
但隨著小龍蝦“夜宵頂流”身份失靈,今年小龍蝦價格暴跌,讓整個產業鏈上的從業者都感受到了壓力。
從蝦農、批發商、加工廠到餐飲店,大批想通過小龍蝦致富的生意人,夢碎今夏。
這個小龍蝦季,史上最冷。
02
營業額腰斬,大批關店,小龍蝦餐飲暴利時代終結
開小龍蝦餐廳,一度是日進斗金的暴利生意。麻辣誘惑創始人曾靠賣小龍蝦,兩個月買一套北京二環120平米的房子,在北京買了8套房,在埃及買了6套房。
但世事無常,從暴漲到暴跌,不過一夕之間。2019年,小龍蝦產業出現拐點,消費端需求急劇下降,“小龍蝦暴跌”新聞開始每年夏天踩點刷屏。
在“小龍蝦第一省”湖北,肥肥蝦莊品牌相關負責人向媒體透露,往年武漢人從4月開始吃小龍蝦,一直持續到8月,長達5個月的消費高峰。但今年小龍蝦消費高峰期只集中在4-5月,此后消費明顯下滑。
溫州起家的阿青龍蝦,目前在溫州、廈門等地均有門店,今年門店生意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溫州市場的營業額同比下降了10%,而廈門地區門店營業額降幅達15%。
成都市場同樣如此。
門店位于成都春熙路的豪蝦傳創始人蔣毅發文稱,今年成都的小龍蝦基本沒有旺季,豪蝦傳的營業額,相比往年降幅達到4成以上,要靠縮減人工才能勉強維持利潤。
“我們在2012到2017年一年能掙七八個月的錢,到后面慢慢掙六七個月的錢,2020年的時候,已經只能掙六個月的錢了。旺季的時間越來越短,持續度不夠,到2024年小龍蝦銷售連高峰都沒有了。”蔣毅表示。
盼不來的旺季,成了壓到很多小龍蝦餐館的最后一根稻草。
“根本沒有旺季,往年經常來店里吃小龍蝦的熟客,也來得少了,營業額與去年同期相比,直接腰斬。”廣州一位小龍蝦店老板決定在今年旺季結束前,關店止損。
伴隨著小龍蝦暴利時代終結,離場的人還在不斷增加。
《中國餐飲發展報告2024》顯示,小龍蝦相關企業的注冊量從2019年起便開始逐漸下降,2023年小龍蝦相關企業的注冊量僅為1663家,只有2019年全年新增注冊量3成。
與此同時,小龍蝦相關企業的注吊銷量卻在2023年達到了1690家,創下了近五年來小龍蝦相關企業注吊銷量新高。
03
大部分養殖戶都虧錢,“養蝦最難一年”
小龍蝦餐廳生意冷淡,意味著對上游的需求量減少,小龍蝦采購商和養殖戶的日子同樣不好過。
7月15日,湖北荊州。養殖戶霞姐發視頻稱,自己養了6年小龍蝦,今年共養殖182畝,刨去成本才凈賺1800元,說到心酸處,淚灑屏幕。
視頻發出后,很快沖上熱搜,引發大量討論:養殖面積不小了,為什么利潤這么少?
霞姐給大家算了一筆賬:
今年賣小龍蝦總收入為282000元,成本方面,租金400元/畝,182畝地合計72800元;購買蝦苗花費了24600元;飼料和黃豆的開銷為77600元;動保成本為14000元;機械損耗和電費分別為8000元和4000元;再加上自己和3位員工的人工成本,按每人每年20000元計算,總共80000元。所有這些費用加起來,總支出為281000元。這么一減,凈利潤只剩下1800元。
看到霞姐忙忙碌碌一年等于白干,有網友在評論區安慰她:“已經不錯了,你是我最近看到的唯一一個今年還賺錢的養殖戶,別人都虧幾萬。”
湖北荊州一位養殖戶也表示,今年至少有一半同行要虧錢。“今年可以說是歷史以來價格最低的一年,養蝦最難的一年。”
而很多網友的遭遇都證實了這一點。
湖北黃岡的Judy表示,往年家里養蝦能賺五六萬元,今年卻虧了7000多元。
湖北天門一位網友的公婆養殖小龍蝦多年,前些年確實能賺點錢,這兩年都是虧本的。
虧錢的買賣不能做,但棄養也是個很難做出的決定。尤其對于養殖新手來說,前期改造挖溝、增加蝦田設施投入了不少成本,如果放棄就意味著虧損,繼續做下去還有可能把已投入的錢賺回來。
這也是現在很多養蝦人面臨的問題:明年不知道該何去何從。
商場如戰場,弱肉強食、強者為王是不變的法則。
在不少小龍蝦產業人士看來,越是在這樣的緊要關頭,大家越要調整心態,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多做嘗試,只有努力生存下去,才能看見下一個上行周期的“春天”。
上半場比拼速度,下半場比拼耐力。
對于小龍蝦整個產業鏈的從業者來說,現在大都處在“水深火熱”里,熬著、盼著,希望早日走出困境,但一切目前還是未知數。
一位小龍蝦行業資深從業者說得恰切:接下來,就是比誰更“抗揍”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