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靈寶市五畝鄉政府院內來了不少群眾,王嶺村村民代表將一面印有“情系百姓,為民解憂”的錦旗送到了五畝鄉有關負責人手中。
“非常感謝咱們五畝鄉黨委、政府,真是沒想到這么快就把我們房后的滑坡給治理好了,這下我們住在這里的老百姓算是能睡個安穩覺了。”王嶺村六組村民鄧戰高興奮的說道。
是什么事情讓王嶺村的群眾為鄉政府送上錦旗呢?這還得從2023年5月的一個晚上說起……
“轟隆……轟隆……”,隨著陣陣巨響,已經睡熟的王嶺村老黨員薛么恒老人突然驚醒,他立即下床來到來到院子里查看。
薛么恒講述當晚的情形 謝小濤 攝
“那天應該是5月28日吧,晚上是10點多,我聽到聲音趕緊就往下面看,隱約看到下面那條路路基滑了下來了,第二天一看地基下陷、房子和院墻也有些斷裂。當時心里別提多害怕了,就怕房子一下子塌了,我一夜一夜都睡不著覺。”薛么恒回憶說。
鄧戰高講述當時的情形 謝小濤 攝
“只要一下雨,我們這個廚房的后門就會進水,連水帶泥一起灌了進來,我們只能一盆盆往外清理。”鄧戰高說。
王嶺村六組和八組群眾居住相對靠近山體,由于連續多日持續降雨,導致該組道路地基滑坡下陷,居住在該處的21戶群眾房屋不同程度受損,門前道路塌陷,村民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威脅。
五畝鄉黨委副書記、鄉長馬寶森(左三)帶領相關人員查看現場
“這幾戶住在這里太危險了,現在還正值汛期,村里要想方設法先把這些群眾轉移出去,我們要盡快聯系施工隊,想出解決辦法,修繕塌方道路和滑坡點。”第二天一大早,得知此事的五畝鄉黨委副書記、鄉長馬寶森帶領相關人員第一時間趕赴事發現場,深入村民家中,安撫村民情緒。
為了盡快幫助群眾解決這一問題,鄉黨委政府經過研究,在鄉級財政資金相對困難的情況下先行撥付50000元,用于啟動修繕工作。與此同時,鄉村兩級又積極向上級爭取資金20余萬元,對村民房后的滑坡和損毀道路展開全面治理。
工程施工中 薛占林 攝
“我們不能坐等上級的資金,當時和我們村‘兩委’也多次開會研究,最后決定從村里辦公經費中擠出20000元,同時動員涉及的21戶群眾再集資一部分,一定要盡快把滑坡點治理好。”王嶺村黨支部書記薛占林說。
由于施工時正值汛期,陰雨不斷,嚴重影響了修繕工程進度。五畝鄉積極調整施工計劃,采取一系列針對性措施,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增加防雨設施,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利用短暫的雨停間隙加緊作業。同時,加強與氣象部門的溝通,提前做好應對惡劣天氣的準備,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克服重重困難,努力追趕工程進度,修繕工程如期完成。
修好的門前道路裝上了護欄 謝小濤 攝
石頭砌成的護坡堅固無比 謝小濤 攝
不僅如此,鄉黨委政府還積極和靈寶市農業農村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對接,申請財政銜接補助資金40余萬元,短短兩個月就修通了村民門前的道路,并安裝了護欄,極大地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條件和安全保障。看著曾經危險的家園如今煥然一新,村民們的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村民們坐在修好的道路上聊天 謝小濤 攝
“真的是沒想到這么快就幫我們解決了這個大難題,現在我們住得安心,出行也方便了,真的太感謝他們了。”王嶺村村民張艷娥說。
“群眾之事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五畝鄉始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深化基層社會治理,千方百計解決群眾的困難,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切實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真正實現與群眾溝通、交流“零距離”,解決群眾的煩心事、鬧心事,讓“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紅”遍大地,有效拉近了黨群關系,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群眾的事再小都是大事,更何況這是關乎大家生命財產安全的大事。今后,我們將繼續秉持“群眾之事無小事”的理念,時刻將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在面對困難與挑戰時,一如既往地團結鄉、村各級力量以及廣大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不斷提升應對風險的能力,加強安全防范措施,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和行動,為群眾排憂解難,守護好每一位群眾的幸福生活。”五畝鄉黨委副書記、鄉長馬寶森說。(謝小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