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良,這位20世紀中國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因為她是女子,青樓的出身,以及她那些直擊靈魂露骨的作品,不被國內許多人待見。
那時,人們不會唾棄一個去嫖的男人,只會辱罵一位被迫賣身的女人。
沒有辦法,潘玉良只得再次去往了法國,1937年去到巴黎后直到去世也沒回來。
可她在法國過的并不算滋潤,只因為她遵守自己定制的三個原則。
“不入外國國籍、不戀愛,要獨立、不跟任何畫商合作。”
悲慘的前半生
1895年,揚州一個貧民的陳家中出生了一個女嬰,取名張玉良。潘這個姓還是遇到她的貴人加老公潘贊化,為此修改。
天有不測風云,潘玉良還未成人,家中親人相繼去世,最后不得已只能將她交給舅舅撫養。
她的舅舅就是個不靠譜的人,特別愛賭,賭到最后只能將親侄女騙到蕪湖賣給了縣城的妓院怡春院,只為了還他的賭債。
這年她才13歲。
那里是個吃人不吐骨頭的地方,想要潔身自好,簡直是癡人做夢。
潘玉良為了不接客多次逃跑,甚至嘗試過毀容自殺,不幸中的萬幸,她容貌長得并不出眾,但卻擁有不錯的彈唱技藝。
作為賣藝的女子,暫時保住了身體的支配權。
可潘玉良明白,這不過是緩兵之計,呆在這里終有一天會違背自己的意愿。
或許是老天垂憐她的命苦,17歲這年遇到了命中貴人潘贊化。
潘贊化剛來蕪湖上任海關總督,當地官商為了拉攏他便請來當時有名氣的潘玉良來彈唱助興。
哪能想到一首《卜算子》讓潘贊化另眼相看,就在飯桌上多問了幾句,可這一問有心之人便認為他對玉良有意思。
當晚,她便出現在了潘贊化的房間。
潘贊化此人并不風流,加之他也已有妻兒,對此事表示了拒絕。
待在那個腌臜之地許久的玉良對潘贊化另眼相看,心中便有了跟隨他的想法,便下跪將自己不易訴說出來。
潘贊化是個心軟之人,聽聞對方遭遇后,便答應替她贖身,玉良為了感激他也將張姓改為潘。
貴人相助,天賦非凡
起初,潘贊化并沒有想要娶潘玉良,想要放她自由。
可在潘玉良的心中,對方將自己拉出火坑,加之離開妓院沒有謀生的本事,潘玉良便請求做潘贊化的貼身傭人。
或許是憐憫,又或許是些許愛意,潘贊化覺得做傭人委屈了她,便請來好友陳獨秀,見證兩人結為夫妻,潘玉良成為二房。
為什么說潘贊化是她的貴人呢?
將她從淤泥之地拉出來后,潘贊化還對這朵鮮花精心養育。
兩人之間有12歲的年齡差,潘贊化更像是一位哥哥般照顧她,對她的要求并不是生兒育女,而是要她成為清醒獨立的女性。
知道對方從小的遭遇,便知曉認字不多,不僅親自上陣教她識字,還請來老師。
那段時間的潘玉良,就像是遇水的海綿不停地吸取知識。
在學習認字期間,她還對畫畫感了興趣,只因她們的鄰居是畫家洪野,上海美術專業學校的教授。
他發現了潘玉良的畫畫天賦,不懼流言的將她收為徒弟。
對洪野來說,他只是發現了一位有天賦的學生,而不是糾結于她的過去。
恩師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在潘玉良的天賦努力下,她考取了上海美專學習西洋繪畫。
當時的人們并不太能接受新潮的西洋繪畫,畢竟里面含有裸露的人體繪畫。
潘玉良為了畫畫,經常將自己當做模特對著鏡子畫自己,可她的出生和行為總被人當做異類,讓她十分困擾。
為了更好的學習繪畫,在丈夫潘贊化的支持下,她決定遠赴法國學習。
在法國她就像一只破繭蝴蝶迎來自己的重生。
1925年在中法大學以第一名的成績,又去到意大利繼續深造自己的畫作,也是在第二年她成為中國畫壇的驕傲。
油畫《裸體》在羅馬美術展上獲得了金獎,此獎項之前并沒有中國人獲得過,也是這個獎項奠定了她的地位。
學有所成的潘玉良,在國外多年的漂泊,還是感受到了強烈的思鄉感,望著自己滿堆優秀的畫作,她知道是時候回國反哺了。
誰能想到這次回國給她巨大的傷害。
不被理解的她
34歲的她,本以為是帶著作品榮歸故里,卻是周遭人的質疑和輕蔑。
原因無他,她曾經妓女的身份和太過露骨的畫作。
那一幅幅展示著身體的畫作,敲打著保守中國的內核,更有人對她的畫展進行破懷,寫下了“妓女對嫖客的歌頌!”
多么諷刺,多么現實。
也是在這一年,丈夫的原配來到上海,和潘玉良碰面。
如今已是新女性的她,在原配面前就像是“三”一樣膽怯。
在事業上受挫的她本想在愛人的懷里汲取安慰,此刻也變得畏畏縮縮。滿中國的流言蜚語,也讓曾經不顧一切支持她的人有了退縮。
雙重擊打下的潘玉良決定再次去往法國。
她明白,留下不過是一根刺,不致命卻讓誰都不舒服。
1937年,42歲的她,帶著天賦和哀愁來到了法國,這一待就是40之久。在此期間她多次想歸國,多種因素下都沒回去。
有人說她一個已成名的畫家,在法國的日子應該過的也算滋潤吧!
其實不然,在她自我制定的第三條中明確寫到,不跟任何畫商合作。所以她的很多畫作不是為了她生活而作。
直至1977年,在貧窮和疾病的加持下,82歲的她去世了。
身后事,是一位陪伴她幾十年的王守義主持的,她的遺物也被交給了潘贊化的子孫。
4000多幅畫,一條結婚時丈夫送的項鏈,一個放有兩人合照的懷表。
結語
潘玉良人生的開端便是她的磨難,多少人在青樓中苦苦掙扎,她偏一次次改變自身命運。
要說她幸運吧!那是一定的,她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美女,可她自強不息,勇于做自己挑戰自己,所以才會吸引潘贊化。
將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不斷地學習充實自己,才能找出找到最好的道路。
她叫潘玉良,中國近代偉大的畫家之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