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北魏個人叫孫搴,樂安人,現山東境內。
孫搴家很窮,但他很有志向。
家里窮和有志向是一對矛盾體,想讓矛盾實現對立統一只有一個路徑——努力學習。
孫搴很明白這個道理,從小很刻苦。
不是每個努力學習的人都能出人頭地,99%努力學習的人都無法出人頭地,能吃飽穿暖過小康就很不錯。作為在《北齊書》留下一段話的人,顯然孫搴是那1%。
在北魏還沒被高歡宇文泰這雙雄分成東西魏時,孫搴成了北魏的檢校御史,就是搞糾察的官,相當于最高檢察院的檢察院。
由于各類案件寫得條理清晰詳實真切,就像現在PPT寫得好一樣,他的文采得到各級尤其是上級官員認同。
文采好就得去展示文采的地方,孫搴從糾人查事的地方去了搞文化的地方,當了國子監助教,參與編修北魏國史。由于表現出色,還加封了行臺郎中。
本來發展的順風順水步步前進,可天有不測風云北魏有不測政變。
公元531年,大將崔祖螭拉著國子監博士張僧皓一起造反。
造反是個高成本大回報的活動,成功后半生榮華富貴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失敗前半生的榮華富貴如東逝江水一去不返。
作為從小有志向的孫搴,認為這是機會,可人生不是順風就是逆風,他錯誤判斷局勢,崔祖螭和張僧皓很快兵敗被殺。
孫搴倒是腦子活,知道保命要緊,跑到了王元景家避難,看看藍天賞賞白云歌唱一無所有度日。
直到北魏朝廷宣布赦免他才敢拋頭露面。
經過此次打擊的孫搴明白,政治投機不是鬧著玩兒的,找準英雄一把賭對是關鍵。
他認準了大家都認準的高歡,于是就和高歡身邊的近臣搞好關系,讓他們幫忙推薦。
首先給他幫忙的是孫騰,不過孫騰的舉薦沒什么效果。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孫搴想上位就是這么個心理。
正巧高歡要西征,就像當年袁紹討伐曹操讓陳琳寫了篇檄文,高歡也需要一篇文采華麗的檄文,搞搞輿論聲勢。
高歡讓他手下倆文職官員李義深和李士略一塊完成,不論這倆貨收了孫搴不少禮還是真怕寫不好高歡怪罪,對高歡的反饋是不寫,但推薦孫搴來寫。
梟雄們都很會籠絡人心,對武將送自己親手砍過人的刀或者被人砍過的盔甲,對文臣親自給研個磨點個燈,一定要把那份激情調動。
孫搴進了高歡的大帳,高歡親自給點燈生火。孫搴也把提前準備好的文章一氣默成。
高歡看了,非常稱心,你讓我稱心,我就讓你如意。
直接讓孫搴在身邊做了大秘,專門從事文職工作。后來發現孫搴這貨多才多藝,還會鮮卑語,就在文職工作之上就加了傳達號令的工作。
高歡正是爭雄天下的時候,各項事務繁重,孫搴都干得井井有條,這讓高歡非常稱心,那么繼續讓孫搴如意,把一個士族貌美如花的小姐嫁給了孫搴。
是人就有優缺點,孫搴雖工作能力強,品德卻不咋樣,出的主意很毒辣,不積福報,很多文人都嘲諷他。
當時東魏獲得了燕云、涼州等不少地方,自古燕云豪杰,雍涼鐵騎,所以東魏征收這些地方百姓當兵。
但很多百姓只想面朝黃土揮鋤頭過普通人生活,強扭的瓜不甜趕上架的兵總跑。
孫搴就出了個缺德的建議,搞了個沒收連坐法,逃跑的士兵連帶他的主人、三長和守令,這些人全部砍頭,財產全部沒收。
就靠這么個缺德的方法,獲得很多士兵和物資。
大文豪邢邵就笑話孫搴要多讀書,孫搴嘴也不示弱一頓反諷:我用三千精兵就能打得你上萬羸弱的士兵滿地找牙。意思我能力強,你也就是個百無一用的文人。
孫搴精力耗費太多,會吃棘刺丸補補精氣。可另一位大文豪李諧卻又拿這事兒來笑他,說道:你滿身都是棘刺,何必再從外面補棘刺!
這次搞了個偷換概念,諷刺孫搴毒辣帶刺。
孫搴從窮家小子混到了高歡身邊大秘,也算是夠傳奇。而他的死又很離奇。
五十二歲那年,司馬子如和高季式找孫搴喝酒,喝得太多,不管是心梗腦阻,孫搴一醉不醒,居然喝死了,可見年齡大了多保養注意體檢別喝太多很重要。
放到現在司馬子如和高季式都得一擼到底坐進局子。
東魏還沒有這方面法律,只能等老大高歡到現場處理。
司馬子如和高季式跪在高歡面前讓治罪,高歡也很無語,身邊大秘被喝死了,也不能因為這事兒再收拾司馬子如和高季式。
高歡表示孫搴身后事他來處理,給撫恤金追封官職,該辦的他來辦。不過高歡眼前事不能耽誤,你們倆貨必須再給我推薦和孫搴能力相當的秘書。
于是,司馬子如推薦了魏收,高季式舉薦了陳元康。
孫搴就這么稀里糊涂掛掉,不知道是因為確實喝得多還是缺德事干得多。
所以要少喝酒多積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