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蓮降價是個偽命題。
作者|許小九
澳門何鴻燊生前為了吃到新鮮的馬來西亞貓山王榴蓮,不惜出動專機運輸。香港蔡瀾曾經為了吃上一口新鮮的貓山王榴蓮,專程搭飛機前往馬來西亞,將其列入“死前必吃”清單。
不管是把榴蓮請進來,還是把自己送出去,總之要吃新鮮貓山王,必須動用飛機才能趕上新鮮的趟。
內地消費者怎么吃到新鮮貓山王?這個問題以前是不成立了。事實上,國內消費者過去一直購買的是液氮的冷凍貓山王榴蓮。整顆榴蓮,以往國內賣的都是泰國金枕頭。
遠距離運送水果,哪怕是冷鏈技術,水果也是提前采摘催熟。80年代北方朋友只能吃到黑皮香蕉,就是水果供應鏈在早期不成熟的典型案例。貓山王口感軟糯似冰淇淋,不能提前采摘,否則沒法達到軟糯熟度。但是現摘的貓山王,放置3天就會腐爛變質。
想要坐在家里吃到現摘的貓山王,以往需要迎來如下奢華的供應鏈:
馬來西亞境內園區的樹上現摘下來,半小時內完成清洗除菌,兩小時路程送至機場,兩小時完成通關檢疫并裝運到飛機,飛機飛行五小時送到廣州,兩小時內完成卸貨及清關檢疫,然后兩小時路程直接送到冷鏈倉庫,再用兩小時送到各大超市門店,并且在半天內就被消費者買走,再用最多一天時間吃完。
聽起來這個時效是不是很奢華,成本很高昂?所以,以往國內買不到貓山王整顆鮮果。
但是,貓山王現在以整果形式,來到了國內。8月23日,馬來亞榴蓮產地一批貓山王開啟采摘。8月24日,已經空運抵達廣州、深圳、鄭州等地,再通過陸運發往其他城市。8月27日起,京東、山姆、盒馬、叮咚買菜、百果園、OLE超市等各大平臺均有銷售。
這是馬來西亞貓山王,歷史上第一次以整顆鮮果的形式,來到中國內地。上架的消息瞬間傳遍各大社交平臺,光在小紅書上就擁有4600多條測評筆記,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中國人太喜歡貓山王
貓山王榴蓮母樹,生長在馬來西亞吉蘭丹河上的一個叫pulau raya的島上,70年代母樹眼皮被駁接移植,大量種植于馬來西亞東部的彭亨州,農業部注冊編號為D197,所以“貓山王榴蓮”也叫“D197”。
雖然泰國等地也有“貓山王”,但其種苗是從馬來西亞移入,口感稍遜色,大眾普遍認可的的貓山王仍然是馬來西亞的D197。
馬來西亞貓山王名聲鵲起,源于澳門賭王何鴻燊,他曾經派人駕駛私人飛機從新加坡運了100顆“貓山王”榴蓮回香港,請商業大亨大吃一頓,被媒體大肆報道,一夜之間貓山王名聲大噪,其知名度蓋過其他所有榴蓮品種。
受限于供應鏈水平,被許多人稱為“榴蓮愛馬仕”的貓山王榴蓮,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都只能以整顆液氮冷凍,或是加工制品的形式出口到中國。
液氮冷凍和鮮果有什么不同?資深榴蓮測評人表示,“新鮮貓山王榴蓮的綜合口感會更濃郁,香味更足,也會有更多的苦味,且樹齡越老的貓山王榴蓮,苦味越明顯,當地人的味蕾因為長期被這種苦味刺激,很多榴蓮愛好者也都是在嘗試幾次后,喜歡上這種特有的口感。”
但在今年6月,中馬兩國簽訂了馬來西亞鮮食榴蓮輸華協議,海關總署開始允許符合要求的馬來西亞鮮食榴蓮進口到中國,眾多的國內榴蓮愛好者,終于不用打飛的去馬來,就能品嘗到新鮮貓山王榴蓮特有的濃郁口感了。
從冷凍榴蓮升級到鮮食榴蓮,價格上發生了什么變化?
業內人士透露,與走海運的冷凍榴蓮相比,新鮮貓山王榴蓮只能走空運,運輸成本會更高,售后方面由于保質期更短,容易出現“過熟”情況,也會有更高的損耗率。因此,新鮮的貓山王榴蓮,至少會比冷凍貓山王榴蓮的價格高出20%。
從市場反饋來看,眾多榴蓮愛好者對新鮮貓山王榴蓮,正式進入中國有較高期待,不少人表示“終于吃上賭王最愛的榴蓮了”。
目前,第一批貓山王鮮果都進了消費者的肚子,讓我們看看各大零售商表現如何吧。
首先是京東自營,售價90多元一斤,采用泡沫箱包裝,內里加了干冰,小空間內置干冰使得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水珠,浸濕部分果肉。在某測評平臺上,用戶反映干冰凍榴蓮影響口感,以及水滴浸濕果肉較為嚴重。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批鮮果售賣完后,京東改用預售模式,價格比首批現果便宜。
其次是山姆,售價與京東差不多,基本上在一兩天內售完。沒有出現榴蓮肉被水浸濕的情況,但用戶普遍反映有點類似液氮冷凍貓山王的口感,可能與冷鏈運輸有關。
最后是盒馬,售賣99元一斤。8月30日,「品智PLSC」線下探訪盒馬上海長寧龍之夢店,了解得知,8月31日,盒馬會上架了馬來西亞黑刺鮮果,售價119元/斤。
綜合來看,第一批馬來西亞貓山王鮮果,數量有限,價格不高,質量一般(不排除是冷鏈運輸原因),普遍出現裂口情況。由于經驗不足,經銷商出現或多或少的問題。
關于鮮果裂口問題,一個果農向「品智PLSC」解釋道:“賣家把鮮果放在零下溫度的冰箱,瞬間形成內壓力高外壓低的條件,所以果子會爆開。冷藏的過程應該要舒緩,而且儲藏溫度最好處于 5-15度之間。用報紙包裹可以避免果肉被水浸濕的問題。”
“1-2天的貨架期,著實對商家和顧客都不太友好。保鮮是個大問題,如果不能及時銷售出去,損耗商家一般挺難承擔。將來可能更多的是采取預售的方式。”上海一家實體水果實體店負責人向「品智PLSC」表達到。
熱搜的 “榴蓮降價”與真實的二級果引流
今年的春末夏初,“榴蓮降價”頻繁登上熱搜,每刷一下社交軟件,就看到一大堆關于低價購入榴蓮的視頻。榴蓮價格真的降了嗎?是被誰打下來的?
盒馬工作人員向「品智PLSC」透露道:“主要是供應市場發生了變化。以前榴蓮幾乎都是從泰國進口,有議價壟斷,價格一直很高。近年開始從越南、菲律賓等地進口榴蓮后,榴蓮市場競爭變得激烈,價格就下來了。”
榴蓮降價還有一個關鍵因素,運輸效率提上來了!
“以前泰國榴蓮運到國內要好幾天,時間長了不僅成本高,還容易影響品質。現在好了,有了“榴蓮班列”,運輸時間大大縮短!這樣不僅榴蓮更新鮮,運輸成本也降低了不少。”上述水果店員工向「品智PLSC」興奮道。
據悉,泰國榴蓮過去進入中國,海運需要約7天、公路運輸需要約5天,如今只需3天。據泰國媒體報道,從泰國瑪達普站開往中國廣州的“榴蓮班列”,已打破從泰國運輸水果至中國所需時間的最快紀錄。
(圖:各地開通榴蓮班列)
雖然供應市場層面突破了壟斷,運輸效率也提高不少。但實際上,高品質榴蓮的價格,并沒有像網傳一樣“價格大跳水”。
和網傳的“榴蓮價格跳水”不同,國家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的數據卻顯示,全國批發市場榴蓮的價格平均在30元/斤,比往年有所回落,但幅度不大。
超市的泰國金枕榴蓮,最低還是要25.9元一斤。越南的干堯榴蓮,最低也要19.99元一斤,只不過比去年便宜了一些,沒有大家想象中的“腰斬”那么夸張。
有業內人士表示:“榴蓮的品質是不同的,’榴蓮價格跳水’上熱搜,是因為現在一些商超用二級果’引流’。看起來降價了,其實并未發生大幅度降價的情況”。
同時,工作在采購鏈上的專業人士還提到了天氣因素,“今年泰國東部榴蓮因天氣影響,產量和品質均有所下降,大家在水果店看到的“價格跳水”榴蓮,很可能是天氣影響品質的那一批較次品。”
品質優秀的榴蓮更貴了。今年泰國東部榴蓮產區,3-6月間氣溫持續徘徊在40攝氏度左右,與之相伴隨的是嚴重的干旱,直接導致泰國榴蓮減產約42%,好的榴蓮供不應求,價格還更貴了。
所以,泰國好榴蓮的收購價,與國內消費者的感受,是完全相反的,價格也遠高于去年。
國產榴蓮上架與打下榴蓮的價格
近幾年,陽光玫瑰在國產替代的影響下價格大幅下降,導致不少消費者對國產榴蓮寄予厚望。
其實,早在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具備熱帶果蔬種植條件的海南,就已經率先在保亭、陵水等地嘗試榴蓮引種,但鮮有開花結果。20世紀90年代末至本世紀初,陸續有農業企業從泰國、越南等地引種,雖然種植數量只有幾十株,但成活率顯著提升。
2018年開始,引種榴蓮進入規模化階段。三亞市農業農村局介紹,三亞在五年前引進了榴蓮品種,經過多年培育、馴化后的榴蓮品種于2023年開始規模結果。據悉,2023年海南榴蓮總產量為50噸,今年可達到250噸。
不少榴蓮愛好者期待,海南國產榴蓮的助推下,今年榴蓮能大幅降價。
對于大眾期望國產榴蓮能不能拉低榴蓮售價,業內人士紛紛表示,國產榴蓮短時間內沒法“打下”榴蓮價格。
有30多年種植經驗的果農告訴「品智PLSC」,榴蓮種苗馴化難度很高,其品質能否與原產地品種相比,甚至超越原產地,需要時間檢驗。其次,國產榴蓮量產,最快也得需要三五年時間才能實現。最后,種植成本以及日后量產規模,也是影響國產榴蓮的關鍵因素。目前,海南本土購買榴蓮也要40多一斤,國產榴蓮未來前途如何,一切都是未知數。”
事實上,未來國產榴蓮能對榴蓮價格形成沖擊的可能性也不高。把氣候、溫度、濕度等諸多方面問題都考慮進去,我國只有海南的部分區域和云南西雙版納的勐臘縣,比較合適種植榴蓮。
根據中國海關公布的數據,2023年全年中國進口榴蓮約142萬噸。業內人士測算過,哪怕從今年開始,把整個海南北緯18度線往南區域,能種榴蓮的土地,全部都種上榴蓮。然后按照八年盛果期的100個果來算,到了2032年,海南的榴蓮總產量,也達不到2023年142萬頓進口量的1%。
指望中國本土種植帶來“榴蓮自由”,暫時還是別想了。
01
● 誰在花4元錢買冰杯 ?
02
● 盒馬正在布局白酒市場
03
● 大潤發正在復蘇
04
● 2024年國內自有品牌開發新趨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