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機游戲、短視頻的夾擊下,還能在學生圈層里守住輝煌,讓不同年齡段的人陷入集卡狂歡,也屬于一種“回歸”。
今天正式開學。
對于不少小學生來說,他們的開學第一課,是小馬寶莉卡的社交課。
開學第一課,是小馬寶莉卡的社交課
除了電話手表,不少小學生在書包里還偷偷放了幾張暑假新集的小馬寶莉卡。
或許每代人都有自己必須要收集的“破爛”,這屆小學生的“破爛”是小馬寶莉卡。
小學生的最強社交貨幣
“你抽到新卡了嗎?”
暑假歸校,同學見面第一件事不是討論假期去哪玩了,而是交流又新收了哪幾款小馬寶莉卡。
“你抽到新卡了嗎?”
這個新學期,即便是一些剛從老家轉來深圳讀書的孩子,她們也發現,快速融入新環境,打開交流局面,自己收藏的那幾張限量版的小馬寶莉“黑卡”就是最佳交友敲門磚、最強社交硬通貨。
在小學生世界里,小馬寶莉卡可謂是最新最強社交貨幣,沒有之一。
如有平時有留意,從校門口的文具店再到商場里的精品店,甚至樓下便利店,最顯眼的位置如今都屬于同一名字:小馬寶莉。
小馬寶莉卡可謂是小學生最新最強社交貨幣
何為小馬寶莉卡?
就是小馬寶莉周邊卡,是美國動畫片《小馬寶莉:友誼就是魔法》的衍伸周邊,這部動畫片早在2010年就已播出。
“小馬寶莉”最初是美國玩具公司孩之寶推出的一款玩具,隨著221集動畫片《小馬寶莉》的播出,很快就在美國成為了一個大眾卡通IP。2020年,浙江卡游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宣布獲得該IP的授權,推出了小馬寶莉系列卡牌。
小馬寶莉動畫
有意思在于,如今很多買小馬寶莉卡的小學生,甚至沒有看過動畫。
各種五顏六色的小馬駒卡牌組合,使得小馬寶莉IP的形象也很好地托住了孩子們的期待。在動畫中,所有小馬駒角色加起來有兩百多個,它們的顏色形象各不相同,動畫中的性格特點也不同,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可愛動人。
這樣的IP小卡,獲得孩子們的喜歡,可謂是輕而易舉。
五顏六色的小馬駒卡牌組合
豐富多彩的角色形象構成,讓周邊小卡的衍被賦予里天然的社交基因,精髓是換卡。
買一包卡抽卡、抽出來的卡彼此交換、收集每張小卡形成圖鑒、同學間內購買或出售小卡,這些小馬寶莉卡流行之下的應用場景,成為了新的社交場所。
尤其是換卡這種行為自帶的社交能量開始凸顯,小馬寶莉卡正在成為學生黨之間共同認可的硬通貨,自然也成了大家用來交往的新型貨幣。
這屆同學過生日,送一張相對稀有的高位小馬卡,往往會成為全場最佳 禮物。
開始擴圈:從小學生到全年齡段
“小馬寶莉卡 16萬一張”,讓不少家長也開始好奇關注。
今年以來,這款款叫做“小馬寶莉卡”的卡牌游戲今年在小學生間悄然流行起來。卡牌采用盲抽的形式售賣,其中最難抽到的卡被稱作最高位卡。
一個常見的場景是:小學生拆一盒2元包,如果沒抽到“黑背卡”,就會吐槽:這盒“廢了”。
以趣影包為例,每個包內的卡,根據數量配置和出現概率的不同,有“普通卡”、“稀有卡”,甚至還有所謂“超級稀有卡”之分。
比如卡牌背面為黑色的卡牌數量較少,開出概率比較小,被尊敬地稱為“黑卡”,成為集卡圈里的硬通貨與炫耀資本。
有“普通卡”、“稀有卡”、 “超級稀有卡”之分
如果流入交換市場,也是眾人哄搶的香餑餑。而那些形象一般、價值一般,抽到只能自己留下沒有市場的卡,也被賦予了水靈靈的“普卡”之稱。
以最新版的2元趣影包為例,最小購買單位是一包,每包5張,30包為一盒。在趣影包中,卡牌背面為黑色和橫版排版的小馬卡數量最少,即使購買很多盒,也未必能抽到一張,因此在小學生中,市價被炒到50-150元一張。
至于那些每包中都會有的卡片,則被稱為普卡。不同價位的小馬卡里,分別有不同的普卡和高位卡。
不同價位分別有不同的普卡和高位卡
相比單張的高位卡價格,為了獲得高位卡而不斷購買、拆包,也是很多孩子花費大的更主要原因。
小馬寶莉的系列卡牌銷售,使用的是類似“抽盲盒”的隨機模式。按照價位,小卡分為10元輝月包、5元彩虹包、2元趣影包三種,其中10元包和2元包,分別已經出到第5個版本和第2個版本??ㄅ频目?,不僅按照角色進行了區分,還根據動作、排版方式、制作工藝的不同,生產出更多類別。
如今,小馬寶莉卡的交易市場可謂龐大與混亂,它早已超脫了線下小卡一換一的簡單想象,進入明碼標價的成熟時代。有不少交易平臺,小學生輕松操作。
如今,小馬寶莉卡的交易市場可謂龐大與混亂
在線上直播抽卡愈演愈烈與線下市場極具擴張的背景下,每張值得被購買的小卡,都在某一個短暫時期,擁有它的價格與買賣雙方。而在這個短暫時間段未被達成交易的卡片,很有可能在未來迎來“價格跳水”或者“價格漲高”兩種迥然不同的結局。
那些參與交易的孩子們,常常有各自的小卡經營法與討價還價技巧,這成為了小卡交易市場的一道獨特風景線。
線下和線上抽卡愈演愈烈
基于這種成熟和龐大,小馬寶莉卡最近開始擴圈。
隨著受眾圈層的擴張,市場越來越龐大,上千元、上萬元的稀有貴卡的出現已經不是一件值得驚訝的事。有業內人士評論,盡管前段時間沖上熱搜的所謂“16萬一張的小馬寶莉卡”,最后被發現大概率是“有價無市”,這也能從側面反映出,小馬寶莉卡所謂的“商業價值”正在持續走高。
從收集小馬寶莉卡在主要群體小學生,到有些家長慢慢開始覺得有意思,甚至加入其中:大有從“小學生特供”走向“全年齡段適宜”的擴張態勢。
從“小學生特供”走向“全年齡段適宜”
雖然大部分局外人對小馬寶莉卡的風靡表示了不理解,但這種態度幾乎不太會影響到為了抽到好卡貴卡稀有卡而持續火拼的卡圈人。
無論如何,這是一個瘋狂又有一套規則的小卡交換世界:小馬卡圈,正在擴圈。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破爛”
“一代人有一代人要收集的破爛”的原理永遠成立。
從90、00一代的三國卡、干脆面小卡,到現在10代的小馬寶莉卡,既然每代人都有自己必須要收集的“破爛”,那這屆小學生的“破爛”就是“又多又亂”的小馬寶莉卡無疑。
還珠格格和小浣熊三國卡
就像80、90一代人小時候收集各種郵票,如今在塵封的書架上偶爾能發現一兩張“兒時至愛”,雖然早已泛黃,亦無價值,但郵票背后的童年美好仿佛歷歷在目。
有分析認為,近兩年收集卡片的活動重現生機,在手機游戲、短視頻的夾擊下,還能在學生圈層里守住輝煌,甚至沖破年齡限制,勾起成年人童年記憶,讓不同年齡段的人陷入集卡狂歡,也屬于一種“回歸”。
在手機游戲、短視頻的夾擊下,也屬于一種“回歸”
只是誰也沒想到這次小馬寶莉卡會玩得如此出圈,驚動家長的不僅是價格和頻次,還有無法忽視的物理空間。
從書包到房間,不少家長常常為孩子滿屋子的小馬寶莉卡發愁:可以玩,但要收。
于是“收集”之外,“收納”也成為資深小馬卡謎重要的共同必修課。
“收納”也成為資深小馬卡謎重要的共同必修課
各種收納工具,比如卡冊、卡套、卡架,制作精美款式多樣,實在是“從周邊到周邊的周邊”路徑大全。
如今神獸歸籠,家長收拾房間,那些丟在沙發和地毯下的一張張廢卡里,曾藏著孩子一個個“黑背”愿望。而小馬寶莉卡的主場,不過是從家變成了學校課間,“友誼的魔法”仍將繼續。
今日開學神獸返校,來故鄉買手小程序商城,甄選內蒙牛肉烤腸、牛肉漢堡餅、西冷牛排,烹飪簡單,最快5分鐘,為孩子解鎖一頓元氣滿滿的早餐~
文|深圳客編輯部
圖片來自網絡
你家里有小馬寶莉卡嗎?
留言區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