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月半
本文字數:3110字
建議閱讀時間:9分鐘
從商業化的角度來看,巴赫是過去9任國際奧委會主席最成功的,甚至沒有之一。
現任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最終還是選擇激流勇退,不會改變國際奧委會主席任期最長不超過12年的規定。在奧林匹克憲章的明文前,巴赫充分展現出了他作為德國人的品質——嚴謹以及程序化。
巴黎奧運會閉幕當天,在國際奧委會第145屆會議上,巴赫公布了他將不再連任的重要決定。根據外媒報道,國際奧委會將于2025年3月選舉新主席,而新主席將于2025年6月24日正式上任。至截稿時為之,國際奧委會目前并無任何成員公開表示將競選新任主席。
消息一出后,意味著2024年巴黎奧運會成為巴赫任上的最后一屆奧運會。2013年9月,巴赫從雅克·羅格手中接過國際奧委會主席一職,到2021年3月成功連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直到2025年卸任完成轉身,巴赫經歷了2014索契冬奧會、2016里約奧運會、2018平昌冬奧會、2020東京奧運會、2022北京冬奧會以及2024巴黎奧運會共六屆大賽的工作。
從奧運會的申辦和承辦進度來看,2020東京奧運會、2022北京冬奧會以及2024巴黎奧運會可以稱得上是由巴赫“全權負責”的三屆奧運會。而通過觀察這三屆奧運會可以看出,巴赫為古老的奧林匹克文化注入了現代化和商業化的元素,令賽事綻放出了全新的活力。
通常在每一屆奧運會舉辦時,人們都會討論“奧運遺產”為這座城市以及整個國家帶來的作用。從1991年當選為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委員算起,到明年“退休”,巴赫在國際奧委會就職了34年。如今巴赫卸任進入倒計時,體壇經濟觀察從幾個大的方向進行梳理,看看他給國際奧委會以及整個奧林匹克大家庭創造了哪些“奧運遺產”。
更堅定改革的奧運
從2013年上任后不久,“改革”成為了巴赫的工作重點之一,也對外展示了其大刀闊斧的決心。
在2014年12月的國際奧委會第127次全會中,巴赫提出的40項由他精心設計的《奧林匹克2020議程》提案在一天內全部全票通過。從細則來看,巴赫提出的《奧林匹克2020議程》涵蓋了當時奧運會備受爭議的方方面面,因此也被稱為巴赫對奧運會進行改革的最大成果之一。
例如第2條降低申辦費用、第29條增加透明度以及第33條吸引贊助商更多參與“奧林匹克行動”等,巴赫從國際奧委會自身,到申辦城市的過程,再到對運動員,特別是男女運動員性別平等的支持,都做足了考量。
10年后回首,如今評價巴赫的任內成績可以用優秀來形容。不僅是2024巴黎奧運會首次實現男女參賽運動員的人數相等,還是國際奧委會如今15家TOP贊助商數量創歷史新高,或是融入更多年輕化的項目,巴赫幾乎一一兌現了他的宏偉藍圖。
勇于改革和堅定改革的決心,在體壇經濟觀察看來是巴赫任內留給國際奧委會以及奧林匹克大家庭最寶貴的“奧運遺產”之一。
更商業化的奧運
從商業化的角度來看,巴赫是過去9任國際奧委會主席最成功的,甚至沒有之一。在當選國際奧委會主席之前,巴赫便在薩馬蘭奇和羅格手下長期擔任國際奧委會市場開發要職,包括負責奧運會歐洲地區電視版權銷售工作。常年在商界浸潤的巴赫,對于體育商業擁有自己的獨到見解。
雖然奧運會賽場本身并不推崇商業化元素的注入,但并不妨礙奧運會成為最具商業價值的賽事IP之一。根據國際奧委會官網顯示,目前國際奧委會總共有15家頂級贊助商:愛彼迎、阿里巴巴、安聯保險、源訊、普利司通、可口可樂/蒙牛、德勤、英特爾、歐米茄、松下、寶潔、三星、豐田、Visa和百威英博。
這15家TOP贊助商,保證了國際奧委會在每個奧運周期都能夠從這些品牌身上,獲得豐厚的商業收益。
在1985年發起的TOP計劃,在巴赫任內達到了最高峰。在2015年,豐田汽車付出了8.35億美元,成為了TOP計劃推出以來首個汽車類別贊助商豐田汽車。值得一提的是,這份合同被認為是國際奧委會有史以來簽署的最大的贊助協議。
雖然有傳聞表示豐田將會在巴黎奧運會后退出該計劃,但考慮到世界汽車產業的旺盛發展態勢,若日本品牌最終選擇退出,這個位置或許并不會空缺很久。豐田選擇退出后,甚至還會給中國汽車品牌帶來全新的體育營銷機會。
不僅于此,巴赫還通過TOP計劃與中國知名企業阿里巴巴達成了深度的合作。2017年,阿里巴巴用12年8億美金的合同,宣布加入奧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贊助計劃。巴赫和阿里巴巴共同合作,加速了讓奧運會向數字化邁進的步伐。
作為曾經的奧運冠軍、知名律師以及商界高管,巴赫對于商業的嗅覺不止局限于一份份合同之上。比如在今年的巴黎奧運會上我們看到了“冠軍自拍”的意外出圈,作為首次開放頒獎典禮拍攝的手機品牌,為韓國品牌三星的折疊屏手機帶來了巨大的曝光。
在巴赫任內,他將奧運會的商業化推向新的高度,搭建了成熟和穩定的商業體系,為奧運會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更年輕化的奧運
2025年年滿71歲的巴赫離開主席一職,留下了愈發“年輕”的奧運會給繼任者。
在巴赫的治下,奧運會實現了“年輕”的第一步——讓更多的年輕運動進入到奧運會當中。所以我們能夠看到滑板、沖浪以及攀巖在2020東京奧運會上亮相,引起了Z世代的廣泛關注。而到了2024年巴黎奧運會,在攀巖、滑板和沖浪的基礎上,國際奧委會為本屆賽事引入了擁有更廣泛關注的霹靂舞。
巴赫在2014年提出《奧林匹克2020議程》的目的之一,就是讓奧運會適應當下時代的潮流,用“更年輕”的姿態面向全球。
根據國際奧委會的官方數據顯示,2020東京奧運會共有30.5億獨立觀眾收看了電視和流媒體的直播,而奧運轉播合作伙伴數字平臺上的官方報道就產生了 280 億次視頻瀏覽量,這一數字與2016年里約奧運會相比增長了139%。
綜合來看,往“年輕化”發展的東京奧運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觀眾對于奧運會的吸引力,但也不應忽視疫情對于東京奧運會的作用。或許等待國際奧委會官方宣布2024巴黎奧運會的轉播數據與收視情況,才能更進一步對比“年輕化”的奧運會收效如何。
但無可否認的是,已過古稀之年的巴赫仍然通過各種手段和方式“討好”年輕觀眾,因為他意識到只有吸引更多年輕觀眾的關注,才能轉化為奧運會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更數字化的奧運
從更宏大的時代背景來看,巴赫擔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的12年,同時也是科技與數字迅猛發展的12年。
從2013年到2025年,巴赫經歷了3G、4G、5G再到AI的時代浪潮,在這個過去12年科技變革尤為激烈的時代過程中,巴赫也推動奧運會融入了數字化的浪潮里。從云計算、轉播制作到賽事運行系統,數字化在近幾屆的奧運會中承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除此之外,國際奧委會還在2021年公布了《奧林匹克2020+5議程》,新增了15條改革建議,其中便包括加強與受眾的數字化互動,與鼓勵虛擬運動的發展。
作為數字化的代表領域之一,電競在近幾年受到了國際奧委會的“正視”。2024年7月,國際奧委會第142次全會上,正式通過了舉辦首屆電競奧運會的議題。這個歷史性的賽事,將于2025年在沙特舉辦。從奧林匹克虛擬系列賽到奧林匹克電競周,再到電競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巴赫在任上的最后幾年加速擁抱電競。
改革一詞,貫穿了巴赫上任和卸任的兩段時光。從上任之初推動奧運會改革,到即將卸任時推動創辦電競奧運會,巴赫都在奧林匹克長河中,深深地留下了自己的烙印。
在巴赫的領導之下,其繼任者或許可以“坐享其成”——2028年奧運會舉辦權已經敲定為洛杉磯,而2032年的奧運會舉辦權花落布里斯班。而根據國際奧委會多次透露,有超過10個國家有意申辦2036年夏季奧運會。通過自己這12年的的努力與付出,巴赫讓未來幾屆奧運會不必為缺少舉辦城市而擔心。
盡管整體來看,巴赫留下了不少“奧運遺產”給奧林匹克大家庭,但他任上也并非沒有爭議事件,例如俄烏問題、興奮劑問題、奧運拳擊選手陷性別爭議以及在巴黎奧運開幕式上將韓國代表團介紹成朝鮮代表團的低級失誤等,也讓德國人在不少話題上留下了讓外界討論的空間。
不過從推動奧運會發展的角度來看,巴赫還是圓滿完成了他作為主席的任務。對于巴赫的繼任者來說,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或許頗具壓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