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瑞姆研究生院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學習平臺和全方位的支持。越來越多的來自全國和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加入我們,我們相信未來的世界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在這里,我們希望每位學生都能夠與來自不同領域的同學互相交流,拓寬自己的視野,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在德瑞姆20周年之際,我們專門成立了德瑞姆校友專欄,在這個欄目中,我們邀請了一些優秀的校友來分享他們的故事和經驗。他們來自不同的領域,有的是企業高管、有的是創業者、有的是學者、有的是技術人才、還有的是全職媽媽......他們在各自的領域中都獲得了豐富的經驗以及不同的成就,我們希望通過分享讓更多的人了解他們的成長之路,鼓勵和激勵更多的同學。
至今為止,校友專欄已持續兩年多,累計采訪校友近70人,專訪對象也從研究生學員擴展到所有的德瑞姆校友。我們相信,通過校友專訪,校友們能夠更好地互相認識和了解,分享彼此的經驗和經歷,為彼此提供支持和幫助。同時,我們也會為校友們提供更多的資源和機會,幫助他們實現職業發展和人生目標。
這一期,我們有幸邀請到法國布雷斯特商學院碩士新1班的孫天璐同學。她如今從事著自己長久以來心馳神往且滿懷熱愛的職業--職業培訓師。讓我們一同探尋,她是如何逐步接觸心理學、深入鉆研心理學、巧妙運用心理學,進而助力自己熱愛的事業的。
問答
以下是我們的采訪問答
1.您對心理學的理解是怎樣的?
正如心理學的定義說的那樣,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規律和行為規律的科學。這句話深深地印刻在我心里。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樣,最初對心理學感興趣是想用心理學解決一些遇到的實際問題。現在想想,好多問題在我們了解了人的心理規律和行為規律后都迎刃而解了。而且,心理學是一門講究實證的科學,實證統測的學科設計決定了心理學必然蓬勃發展。
2.是哪一個契機讓您關注到了心理學?又是什么讓您決定真正去學習心理學?
高考報志愿時,就有一個心理學的夢,但是父母考慮到心理學在就業方面的局限,最終還是建議我學習了經濟學。這個夢雖然擱置了十幾年,但是心里的種子卻一直發芽生長。2013年公司組織了一場培訓,那時我學到了“冰山理論”和“性格分析”,深受觸動,有了一個想成為心理學講師的夢想。2015年我自己報了職場溝通的課程,學到了“本我,自我,超我”。2017年我從企業出來成為一名職業講師,授課的過程中,我發現很多技巧和方法背后都是心理學原理。同年美國逆商創始人保羅史托茲博士來華教授“逆商”課程,逆商是基于大量心理學實證的研究成果,那時我開始講授逆商課程,也萌生了想要系統學習心理學的想法。后來疫情來臨,工作擱置,我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學心理學”,于是自學了心理學本科的所有書籍。系統地學習后,我真的被心理學的魅力吸引。之后就是一大波操作,報讀各種心理學的學習班,閱讀書籍等。還記得,我在猶豫要不要考一個碩士學位時,一位心理學前輩告訴我,心理學不是我們想得那么美好,統計測量這兩門課很枯燥的,如果只是愛好,看看書就好。可是自學了本科后,我卻想說,正是統計測量讓心理學的操作性更強了,讓一些抽象的心理研究具象化了,結果可視化了,這也是心理學能蓬勃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它是一門科學。
3.是什么原因讓您在德瑞姆這么多項目中,選擇了目前就讀的法國布雷斯特商學院應用心理學與管理專業碩士課程?
我認為好的科學應該有較強的實用價值。我來自于企業,又在為員工做培訓,所以希望心理學能幫助員工解決在企業中的實際問題。看到了法碩的課程設計,我很喜歡“管理心理學”,“消費心理學”,“營銷心理學”這些實用的課程。
4.學習課程快一年了,能否與我們分享一下您的學習感受和收獲?
我非常喜歡三位教授的課程:管延軍教授的“管理心理學”從實際出發,為我們展示了一些心理學研究成果在國際知名企業的前沿應用,這正是一名研究生迫切需要的,非常感謝管教授的精心備課,這給我的事業很大啟發,接下來準備二刷,三刷;張智勇教授的“組織行為學”,從組織發展的角度提醒我們不斷去思考現有組織中的一些常見問題,讓我們把心理學應用和組織變革落到實處;佘賢君老師的“消費心理學”讓我們看到實際的消費行為下的心理規律,如獲至寶。這些課程內容都對實際工作有很多啟發和實用價值。所以我在設計自己的培訓課程時,也會在培訓的技巧和方法背后給學員講清楚心理規律等原理,幫助學員活學活用,學員們很喜歡。
5.除了課程學習以外,看到您也經常報名參加德瑞姆研究生院組織的各種實踐和參訪活動,能和我們分享下您參與活動的感受嗎?并且和我們說說哪些活動內容是比較吸引您的?您希望未來還可以有哪些方面的活動版塊?
自從真正開啟了心理學的學習大門,我就開始關注一切跟心理學相關的活動。主要的想法就是:學習心理學的實際應用。很感謝德瑞姆組織了大量活動,讓我對心理學從業,實踐應用有了非常全面的認知,開闊了心理學視野。其中,6月“心理學趣味游園活動”讓人印象深刻,通過繪畫療法快速了解來訪者的內心,打開心扉,體驗感很好。隨后我就在我的“逆商”課程中應用了“心靈魔法壺”,相對于理論講解,這個環節給學員帶來了深入的體驗和自我探索。
6.能否與我們分享一下到目前為止,您個人認為在生活中比較重要的一段經歷或者一個決定?
培訓是我一直以來夢想的職業。2017年,我毅然決定離開企業,放棄耕耘了十年的經濟貿易行業,成為一名自由的職業講師。以前朝九晚六像機器一樣運轉,看著地鐵上的我們表情麻木,有時會感到迷茫。但是做培訓后,我有了更多的時間思考、學習(尤其是我喜歡的心理學)和探索,而且培訓是一個輸出倒逼輸入的行業,我的認知水平迅速提升。在培訓工作中,我的課程得到許多知名企業領導和員工的認可,我找到了自己的價值。雖然也是忙碌地運轉,但是卻不覺疲憊,內心充實。從職業規劃的角度看,這正是將優勢、興趣和市場結合的積極結果。真希望每個人都能感受到“生命綻放”的力量。
預約咨詢:+V drmxinli
電話:4008202621
7.最后,能否請您對德瑞姆說一句祝福的話呢?
希望德瑞姆越來越好,幫助更多人感受“生命綻放”的美好。
特別感謝孫天璐同學參與本次校友專訪。在閱讀這篇專訪后,我們對她的學以致用的能力印象深刻。她不僅在學習過程中迅速吸收知識,而且能夠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巧妙地融入自己的培訓課程之中,并傳授給更廣泛的受眾。
這一過程不僅為學員們帶來了更豐富的知識體系和更深刻的學習體驗,還能助力她對所學進行復盤與整理,提升自身的認知水平,真正將所學內化成為自己的寶貴財富。我們鼓勵其他同學也能探索并實踐這樣的方法,將個人興趣與職業發展相結合,逐步實現自我價值的提升,并體驗到那份“生命綻放”的力量。
校友專欄將會持續采訪更多優秀的校友,讓大家彼此有更多的認識和了解。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價值,通過分享和傾聽,我們可以在彼此的經歷中獲得啟發和成長。在這個專欄中,我們不僅僅會分享成功和榮耀,也會關注挫折和失敗背后的故事。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是獨特而珍貴的,每個故事都值得被認真傾聽。請大家持續關注校友專欄哦!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