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政曾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于北京大學,并在華為公司擔任高管,被譽為“天之驕子”。
在他事業家庭雙豐收,人生正春風得意之時,一場突如其來的罕見惡性腫瘤降臨在他的身上。
這場惡疾不僅奪走了魏延政的健康,更讓他失去了工作。
為了治病,他不得不花光了所有的積蓄。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魏延政的人生陷入了困境。
就在魏延政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他的北大同窗們伸出了援手。
他們紛紛慷慨解囊,最終湊齊了95萬元,用于魏延政的治療費用。
原本身體健康、熱愛運動的魏延政,是如何患上這種罕見的癌癥的呢?
自幼聰明考入北大
1975年,新疆一個普通工人家庭迎來了他們的第四個孩子——魏延政。
作為家中最小的孩子,他從小便沐浴在家人的寵愛與關懷之中。
魏延政的父母都是勤勞樸實的工人,盡管生活條件并不寬裕。
但他們始終堅信教育能夠改變命運,因此不遺余力地支持每個孩子接受教育。
在小學時期,魏延政對學習并不感興趣,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也常常敷衍了事。
成績自然也不理想,被視為班級里的"差生"。
與魏延政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的哥哥,兩人雖然同校,但哥哥成績優異,深受老師和同學們的喜愛。
哥哥時常會教育魏延政要珍惜學習機會,努力學習,將來為國家做出貢獻。
在哥哥的潛移默化影響下,魏延政逐漸意識到自己的不足。
每當看到父母為了供他上學而辛勤勞作的身影,他心中都會涌起一股愧疚之情。
終于他下定決心要改變現狀,用優異的成績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
從那以后,魏延政開始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
他改掉了之前的壞習慣,上課認真聽講,課后及時復習,作業也做得一絲不茍。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努力很快得到了回報,成績突飛猛進,最終一躍成為班級里的佼佼者。
老師們也注意到了魏延政的變化,紛紛夸贊他聰明勤奮,將來必成大器。
進入高中后,魏延政憑借優異的成績,獲得了諸多榮譽和獎項,成為了學校里的風云人物。
高三時,魏延政開始為自己的未來做規劃。
他希望能夠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學,為自己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命運似乎總愛開玩笑,家中突然傳來噩耗。
哥哥因一場意外不幸離世,給這個原本幸福的家庭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魏延政的父母悲痛欲絕,整日以淚洗面。
魏延政也深感痛苦,但他明白,哥哥的離去意味著他將承擔起更多的家庭責任。
有一天母親把他叫到床前,囑咐他要報考一所離家近的大學。
這樣既能方便照顧父母,又能兼顧學業。
魏延政心中雖然有些許遺憾,但他還是答應了母親的請求。
1994年,他參加了高考,并以優異的成績脫穎而出。
北大招生辦的老師很快聯系到他,希望他能夠報考北大。
魏延政對此感到十分高興,但他也沒有忘記自己曾答應過母親的囑托。
魏延政原本考慮報考新疆大學,這樣既能方便照顧父母,又能兼顧學業。
北京大學作為國內頂尖的學府,也令他心馳神往。
母親看出了魏延政的猶豫,她鼓勵兒子要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不要被家庭的牽絆所束縛。
最終在母親的支持下,魏延政選擇了北京大學。
他背上行囊,踏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車,帶著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和激動,開啟了自己嶄新的人生篇章。
學業有成進入華為工作
當魏延政第一次踏足北京這座繁華都市時,他被這座城市的活力與魅力深深吸引。
他并沒有被眼前的繁華所迷惑,而是清楚地認識到自己來到北京大學的真正目的——學習與成長。
在北京大學,魏延政全身心地投入到緊張而充實的學習生活中。
他不僅深入鉆研計算機專業,還報名了北大中國研究中心的經濟學學位,努力拓寬自己的知識領域。
每天的課程安排得滿滿當當,但魏延政憑借著過人的天賦和堅強的意志,始終堅持著。
為了減輕父母的經濟負擔,魏延政在努力學習的同時,還積極尋找打工的機會。
他敏銳地發現了電影票售賣的商機,通過自己的努力,不僅解決了大學四年的生活費,還攢下了一筆可觀的積蓄。
魏延政渴望見識更廣闊的世界,而這個機會在北京大學慶祝建校100周年時降臨。
他憑借流利的英語,獲得了接待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的機會。
在與校長的交流中,魏延政的談吐得體,將校長照顧得十分周到,給對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離開時,魏延政得到了一個意外的好消息:
如果愿意來新加坡國立大學繼續深造,學校將為他提供全額獎學金。
這個消息令魏延政十分激動,但并未立即給出肯定的答復,因為他擔心父母不會同意。
在與父母商量后,父母紛紛表示了支持,都希望魏延政可以把握這個難得的機會。
畢業一年后,魏延政正式向新加坡國立大學提交了申請。
終于在開學之際,他收到了新加坡國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開始了異國求學生涯。
面對全新的挑戰,魏延政專心學習努力適應。
最終在2001年,成功獲得了新加坡國立大學電子工程碩士學位。
不甘于現狀的魏延政,隨后又報考了英國南安頓大學的計算機系,并獲得了博士學位。
在這個過程中,他憑借機智的頭腦解決了許多學術難題。
在同屆博士生中表現尤為突出,成為了同學中的佼佼者。
2004年,魏延政在博士畢業后選擇進入英國電信研究所工作。
但他從小受到哥哥的教導,明白自己不會一直留在英國。
現在的工作,只是為了將來回國后的工作積累經驗。
在一次電信招標中,魏延政與華為駐英國代表結緣。
華為駐英國代表向他發出了入職邀請,他便正式加入了華為。
在華為的工作期間,魏延政一直埋頭于研發工作,職位也因此不斷上升。
三年后,他被調往上海無線產品管理部,擔任總裁助理年薪百萬。
此時的魏延政,不僅在事業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還在新加坡留學期間結識了孫藝瑋,兩人有著共同的目標,很快便成為了知己。
回國后魏延政沒有想到,會再次遇見孫藝瑋。
這次他不再害羞,主動發起了猛烈的追求。
兩人確認關系后,便陷入了熱戀。
在得到家人的支持后,兩人順利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事業和家庭都雙豐收的魏延政,可謂是走上了人生的巔峰。
不幸罹患罕見癌癥
2011年,魏延政的生活因為腳上的一個微小疙瘩,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小疙瘩,卻在夜間帶來劇烈的疼痛,讓他夜不能寐。
盡管魏延政本想再觀察一段時間,但在妻子的堅持下,他決定去醫院進行檢查。
然而,醫院的診斷結果如同晴天霹靂,那個小疙瘩竟然是一種罕見的惡性腫瘤。
面對這個殘酷的事實,魏延政和妻子無法接受,他們開始四處尋找治療方法。
最終他們面臨了一個艱難的選擇:要么切除半個腳,要么切除整個腳。
盡管這個選擇對他們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打擊,但他們并沒有放棄。
手術后,魏延政僅休養了半個月就重新投入工作。
他知道自己有工作有家,不能輕易倒下。
然而,命運并沒有眷顧他。
第二年,魏延政的病情惡化,癌癥發生了骨轉移,甚至肺部也出現了多處病灶。
魏延政非常清楚地知道,他的生命已經進入了倒計時。
許多醫學專家都不建議他截肢,認為他的生命最多只剩下半年。
魏延政不相信命運,他堅信自己可以戰勝疾病。
他開始自行查閱書籍、研究論文,尋找救治自己的方法。
魏延政為自己制定了一個殘忍的治療方案:截肢和化療。
這個方案對他來說是痛苦的,但他堅信只有這樣才能延長自己的生命。
魏延政經歷了四次斷食,每一次都如同經歷了一次生與死的較量。
2013年,因為與華為的合同到期,公司決定解除他的雇傭關系。
魏延政雖然理解公司的決定,但生活還要繼續。
他選擇拄著拐杖去為企業做獨立咨詢,用微薄的收入支撐家庭開支。
并用自己的信念告訴自己和家人,癌癥并不可怕。
所有的積蓄很快用完,深陷困境的魏延政也從未向別人求助。
北大校友之間互相告知,很快便得知了魏延政面臨的困境。
曾經的校友們為他專門開設了募捐賬戶,并在學校網站公開了他的募捐信息。
僅僅33個小時,北大校友們就為他籌集到了95萬的治療費用。
這筆善款猶如雪中送炭,使得魏延政在后續的治療中不再有后顧之憂。
在手術過程中,一名北大校友還動員了二十多個人給魏延政獻血。
他們暖心的行為,給了魏延政無盡的力量,讓他知道自己不要輕易放棄。
但現實并未放過魏延政,盡管先后進行了第三次手術,他肺里的腫瘤又開始擴大。
病情的一再惡化,讓他感到無助和絕望,魏延政的生命進入了倒計時。
最終結局令人唏噓
生命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
當魏延政意識到自己的生命已進入倒計時,他開始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他深知自己離世后,最放心不下的便是年幼的兒子。
兒子的健康成長,成為了他生命中最大的牽掛,也是他一生的遺憾。
在兒子四歲那年,魏延政便開始向他傳授生死的真諦。
他希望兒子能夠早些明白生命的寶貴,學會珍惜每一天。
在生命的最后時刻,魏延政決定為兒子留下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
經過深思熟慮,魏延政總結出了六個詞,共計十二個字。
他決定每天教給兒子兩個詞,讓這些詞成為兒子成長道路上的指引。
第一天,他選擇了“智力”和“毅力”,希望兒子能夠擁有智慧和堅定的意志。
第二天,他教授兒子“朋友”和“助力”,告訴他只有真誠待人,才能收獲友誼和支持。
在與病魔抗爭的日子里,魏延政深刻領悟到,只有拓寬眼界,才能走得更遠。
因此,他將“眼界”和“定力”作為最后兩個詞,希望兒子能夠擁有廣闊的視野和堅定的信念。
從此,他要求兒子每天重復這六個詞,讓它們成為兒子的精神支柱。
在生命的最后幾個月里,盡管病痛讓魏延政無法開口。
但他依然堅持向兒子傳授,這六個詞的深刻含義。
雖然兒子現在還無法完全理解,但魏延政相信,總有一天,兒子會領悟到這些詞的真諦。
2016年8月8日,魏延政在與癌癥抗爭了五年后,遺憾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他在朋友圈附上了自己的成長照片,并寫道:“勿忘我”。
這是他以一種安靜的方式,向一直關心自己的親朋好友告別。
雖然醫生曾斷言魏延政活不過半年,但他憑借頑強的意志,勇敢地與病魔抗爭了五年。
然而天妒英才,魏延政最終在41歲時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他的頑強精神感染了更多的人,也激勵著兒子勇敢無畏地成長。
魏延政的故事,讓我們深刻體會到生命的脆弱與寶貴。
他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即使生命即將走到盡頭,也要勇敢地面對不留遺憾。
他的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們,讓我們學會珍惜生命,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夢想。
對于魏延政這位北大學子頑強抗癌的故事,你有什么看法?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想法和感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